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人格特质词及人物性格的分析研究

2017-03-30 18:39郭自安
学周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人物性格人格特质

郭自安

摘 要:语文教材在民族文化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此进行学生道德品行的教育。而且,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这对于小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小学语文教材中人格特质所具有的特征以及价值取向和优质人格的建立,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人格特质;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55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健全人格的建立,教育的本质诉求在于人格的塑造和对人性的探索。而教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可以展开对整个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同时,教材对于学生价值观、处事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生的基础教育中,语文是一门主要的科目,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价值观念,对学生成长有着强烈的影响。在对语文教材中人格特质词和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对人格特征进行归纳,对人格教育观和人格价值观进行更多的揭示,可以找出培养健全人格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人格特质所具备的特点

在人的稳定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构成中,人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所表现出的任何一个特点都可以与一个词相对应,和人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关系越紧密的特点,对它的表述就会越详实。所以,越看重的人格特点,描述它的词在各种媒介中出现的次数就越多。经过了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研究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人格教育观和人格价值取向与语文教材的人格特质词、人物性格等内容是紧密相连的。

1.人格特质词可以对人或者动物等的身上所具备的特征进行描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人物特质词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分别是人格特点术语和表情情绪术语,且它们的属性基本上是肯定的。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和人格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

2.民族文化深刻的蕴含于语文教材中,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在语文教材中所描述出的人格特质,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特性。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中西方人的人格结构也是非常不同的。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精明干练、严谨自制、外向活泼、淡泊诚信、温顺随和、善良友好、热情豪爽;而西方人的人格结构包括了五个方面,分别是外向性、愉悦性、公正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那么,在中国人的认识中,什么样的人格才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特质呢?德行和才能是中国人认为的理想人格特质中所具备的两个最重要的内容。德行是中国人最注重的人格特质,在语文教材中对于这方面的描述非常多,突出了个人的优秀品质。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中对于个人创造性及思路开阔的程度也进行了展现。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开始突出创新、探索的重要性。

3.在语文教材中,男性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出女性,在教材的描写中,男性人物大多是真实的,女性基本上是虚构的,家庭妇女在描述的女性中占了大多数,可以看出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在男女职业的描述中,男性的职业类型要比女性的职业丰富很多。男性的人物形象和人格特征是更加丰富的。

二、价值取向和健全人格的建立

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人的思想情感状态。在语文教材中,实现了两者的相互作用,一方面通过语言来展现人格,另一方面通过语言的影响力实现人格的塑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关于人物的描写,将人性直接展现给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充分发挥语言的影响力,利用语言来展现人物的人格特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1.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现代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意识非常重要,这对于现代化人格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目标在语文教材中进行充分的展现,在人格词汇的运用中融入更多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人格特征。在现代化人格的建立过程中,不要忽视优秀传统人格的继承。

在男女平等观念的树立上投入更大的力度。小学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的性别观念正处在建立的初级,打下什么样的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这个时期就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小学生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内容观点总是保持充分相信的态度,因为他们批判和辨别的意识和能力还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通过教材将男女平等的观念传达给他们是非常必要的。

2.道德人格的培养是中国人非常注重的一个内容,建立道德、理性、审美全面发展的人格结构是当下非常迫切的一个课题,这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在对道德进行肯定的同时,也对理性和审美进行了肯定。具体来说,健全人格包括了道德、理性和审美多方面的内容。

培养小学生柔性和刚性结合的人格特征。柔性说的是增强小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过其中存在的弊端就是容易造成软弱个性的形成。所以,教师要将柔性和刚性结合起来,做到充分的互补,帮助学生树立完善的自我,朝着这个人格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小学生的语文教育中,教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将相关的内容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给学生。

除此之外,健全人格的建立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理念与人格建立的理念有很多互通的部分。比如,民族文化中讲究山水自然,山的品格和水的智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近山水,领悟其中的奥秘。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性,在学生价值取向和健全人格的建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人格特质词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语文教材对于理想人格建立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并将其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完善,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将现代化人格的要求和传统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推动小学生价值观和人格结构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吴正英.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J].才智,2014(35).

[2] 姜亞南.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研究——以人教版五年级教材为例[J].好家长,2015(8):49-50.

[3]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9-40.

[ 责任编辑 张翼翔 ]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人物性格人格特质
歌剧表演中的“移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效果透视——兼谈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达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话语情态与人物性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