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2017-03-30 08:04丁侨一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

丁侨一

摘 要:随着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的提出,形成了2014年基于“一带一路”建设下的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构想。近几年,中蒙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政治可信度不断提升,产能合作潜力巨大,尤其是对贸易互补性的相关研究给予三国深化合作巨大动力,对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中蒙俄经济走廊;贸易互补性;战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 F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140-03

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中,俄罗斯与蒙古国在北亚沿线一带具有极其特殊的战略价值。中蒙俄三方战略决策的也表现出高度的契合性,2014 年 5 月 29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订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蒙古国于2002年提出建设“草原丝绸之路”重大项目,以便将俄罗斯与中国的过境运输公路连接到一起。“中蒙俄经济走廊”正是基于国家自身发展战略而衍生的产物,不仅同能源输出、资金及技术支持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利益契合,同时可以重塑国际战略新格局,打造一体化经济走廊。

一、贸易结合度分析

贸易结合度可以衡量两国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数值越大双方在贸易方面联系越紧密,其计算公式为:

2003—2014年间,中国作为出口国的中俄贸易结合度均大于1,而俄罗斯作为出口国的俄中贸易结合度除2003年外均小于1,这说明我国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要远高于俄罗斯对我国的依赖程度。

中国作为出口国的中蒙TCD均大于3并逐年攀升,而蒙古作为出口国的蒙中TCD更是居高不下,说明蒙古国对中国经贸合作与进出口具有严重的依赖性。但也不排除蒙古经济体量小、结构单一导致对外贸易结构畸形,有限的产品出口大部分流向中国,致使贸易结合度分子较大、指数偏高。

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衡量某国某一产业领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指数,一般公式为:

日本贸易振兴会将RCA指数的大小依照其强度分为极强、次强、中等、较弱等4个等级。若RCA>2.5,则该产业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若1.25

中国在SITC0-SITC4的RCA均小于0.8,即初级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有弱化趋向。SITC6和SITC8的RCA指数保持在1.25和2.5之间,体现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传统优势,但近几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正受到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有力竞争,RCA指数连续波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成品即SITC5及SITC7的RCA指数逐年攀升,尤其SITC7在2006年首次突破1.25,进入到较强的比较优势产业行列。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生产技术的升级,机电产品生产成本和质量在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增强。

俄罗斯在SITC2、SITC3、SITC6 和 SITC9 四大类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SITC2(非食用原料)和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原料)类商品都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正体现了俄罗斯资源型产品储量丰富的生产要素禀赋特征,说明能源出口在其对外贸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SITC9 类商品含有武器、弹药等军工产品。作为世界传统的军事大国,俄罗斯军事技术先进,RCA较高,竞争力强劲,但近年来欧美对俄罗斯予以制裁,使其军工产品出口下降。

蒙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2类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等粗材料。另外,除8类和9类呈现出不稳定的相对优势外,其余大都表现出较大劣势。与俄罗斯类似,蒙古国在第9类特殊产品上RCA指数一直较高。这主要归于9类下的97-金,非货币(不包括黄金矿砂及其金矿)出口量迅速增长。蒙古国正加大黄金开采量和出口量,矿产资源的出口在整个蒙古外贸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综合来讲,蒙古国的出口结构比较初级且单一。

三、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贸易互补性指数是用来衡量两国贸易互补程度及其发展潜力的指标,主要以一国某种产品出口衡量的比较优势乘以另一国该产品进口衡量的比较劣势进行测度:

指数越大,说明两国在该类产业上贸易互补性也越强,反之则越弱。当两国间有多个产业存在贸易往来时,还可以把各个产业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加权,计算得出两国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即 。当 >1,说明以i国为出口国,j国为进口国的两国总体上贸易互补性较强,反之较弱。

中俄贸易方面,以中国为出口国,结果显示,6、7、8类产业互补性指数较高,即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新兴的机电项目对俄罗斯的出口形势大好,双方充分互补;0—5类及9类产业贸易互补性较低,其中初级产品0—4类呈现比较明显下降态势。从综合TCI指标看出,除2003—2005年略小于1以外,其余年份均大于1,说明双方合作呈良好态势。以俄罗斯为出口国的计算显示,2、3类上贸易互补性尤其显著,历年TCI指数都在2.5以上,个别年份已达5以上,数字充分说明了俄罗斯矿产丰富与中国发展经济亟须资源引入的契合。綜合TCI指标虽大多数年份小于1,但大都在0.8以上,并呈现出稳定持续的提升状态,这充分说明了以俄罗斯为出口国,两国在总体上贸易互补性也不弱。

中蒙贸易方面,以中国为出口国可以看出,中蒙在第0、6、7、8大类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尤其体现在第8类产业逐年增强的趋势上,即蒙古国对中国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品需求正日益提升;而以蒙古为出口国的贸易互补性只显示在2类产业上,其余产业互补性较弱并呈现下降趋势。通过两国综合TCI指标可以看出,以中国为出口国的TCI相对偏低,但大体也都保持在0.8以上,这主要归结于蒙古国内人口总量较少导致其消费能力有限,中国的优势产业在蒙古市场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而以蒙古为出口国的蒙中贸易互补性较强,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提高这表现为中国与蒙古的优势产业相互重叠部分极少,两国较强的产业互补性为进一步展开贸易打下基础。

四、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意义

(一)能源资源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资源能源短缺时代,而俄罗斯和蒙古国恰恰与我国形成了有利的互补。蒙古国拥有世界上最大铜矿和煤矿,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储备以及所拥有的森林资源则更为雄厚。若三国共同进行资源勘探、采掘、开发和利用,那么无论在开发成本、运输距离、来源稳定性等诸多方面,都将为我国带来更大的优势。这不仅可以使我国获得更稳定的原料及能源供给,也能使我国降低对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

(二)联通欧亚经济大通道

目前来看,俄罗斯、蒙古国与我国联通发展的瓶颈在于三国之间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布局,可为推进三国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集聚区奠定基础。2015 年5月29日蒙古国启动的“扎门乌德-乌兰巴托-阿拉坦布拉格”高速公路项目,及2015年6月中俄双方正式签署的莫斯科至喀山段高铁勘测设计合同,都致力于推动中蒙俄三国过境运输合作,建立公路运输走廊。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欧亚大陆桥”的建立起到关键性作用,其中内蒙古的呼包鄂中心占据了与华北发达地区及华中、西北等内陆地区相联结战略枢纽位置,是通往蒙古国与俄罗斯的最新欧亚大陆桥的一个最佳平台。

(三)“北水南调”

蒙古国的中北部地区水资源相当丰富,基本保持了水资源的原生态。而离蒙古国边境200公里的俄罗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极为清澈,能直接饮用。从俄罗斯贝加尔湖调水,经过蒙古国进入中国北部地区的“北水南调”工程,不仅可以改变中国北方严重缺水状况,而且也可惠及南部严重缺水的蒙古国。当然,作为“北水南调”的源头,俄罗斯已从之前的“自己消费”态度转变为希望“得到相应的国际经济需求的回应”,这意味着三国迎来“北水南调”的新契机。中蒙俄经济走廊恰恰为三国开展水资源区域国际经济合作搭建一个战略平台,可借此来切实推进三国“北水南调”的合作大项目。

(四)东北经济发展

我国东北地区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经济发展动力正逐年衰减。如今,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的提出将打破“东中西”的板块划分,实现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的全面转型升级。东北三省正联手内蒙古自治区打造升级版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省提出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辐射俄罗斯及欧盟,对内辐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辽宁省则提出具体策略,加快以锦州市、丹东市为起点,经蒙古乔巴山到欧洲的“辽蒙欧”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吉林省则增强对俄贸易实力,为企业到俄罗斯开展经贸活动提供支持。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加快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等国家重点开放试验区的建设,加大口岸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

(五)即将到来的“北冰洋通航”时代

北冰洋的冰山正以破纪录的速度融化,(下轉150页)(上接142页)若北冰洋航道全面开通,世界经济格局将因多国争夺北极主权而发生深刻变革。尽管中国远离北冰洋,但西线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使得中国中西部地区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联结起来,通过新欧亚大陆桥直通北冰洋出海口。若北冰洋成为世界又一海洋大通道,则将使中国占据一个有利的战略位置。所以,目前正在积极开拓的北极航道一旦取得进展,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意义将不可估量。

猜你喜欢
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构建中国文化传播体系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定襄沿革考略
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