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创业研究动态评述

2017-03-30 09:05范正根米亚琼杨彦奇
科教导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评述高校毕业生创业

范正根+米亚琼+杨彦奇

摘 要 大學生创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做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从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创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当前的研究动态,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建议,以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创业 评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79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alleviat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done a thorough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nd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Based on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focusing on from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three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reveal the current dynamic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presence of, and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in order for the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somewhat enlightenment.

Keywords college graduates; entrepreneurship; review

0 引言

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可知,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2013年达到699万,2014,2015,2016年突破700万,分别达到727万、749万、765万,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却一直徘徊在70%左右,待业人数逐年增加,依据初次就业率数据和截止时间计算,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待业人数34.2万,2013年达到196.4万,12年期间平均每年增加15.7%,加上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拉动效应减弱,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完全匹配,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要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好就业问题,除了各级政府和高校积极寻找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外,还应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

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积极采取了有效措施,推行了一系列优惠减免政策;不少企业也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创投基金,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启动提供帮助;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创业氛围的营造。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大学生创业环境在不断地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创业。但是由于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从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创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的解决方法进行思考。

1 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动态

Krueger(2000)将创业意愿定义为潜在创业者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于创业的态度和能力的一般描述。是否具有创业意愿对大学生今后是否会走上创业之路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意愿研究比较多的集中在创业意愿的“构成维度”与“影响因素”两个方面。

1.1 创业意愿的构成维度

Bird(1988)认为创业意愿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创业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市场等的意愿;二是理性的和直观的维度。Krueger(2000)等将创业意愿分为三个维度,包括前瞻性、创新和冒险精神,并探讨了创业环境对三个维度的影响。国内学者李永强(2008)将创业意愿分为责任性承担的创业意愿和无责任性承担的创业意愿。刘志(2013)归纳出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包括创业行为倾向、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三个维度,并提出了创业意向构建的国家框架、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与项目扶持、实施分类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等三项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措施。

1.2 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Brockhaus(1980)指出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以及父母角色模型都会影响个体的创业意愿。Bird(1988)认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能力共同决定创业意愿。Luthje(2003)等对MIT的工科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创业态度是影响工科学生创业意愿最重要的因素。国内学者李俊(2008)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创业准备、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等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论是:大学生创业对自己的创业能力和品质评价较高,而实际创业准备不足,最终导致创业意愿缺乏。王华峰(2010)等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包括朋友的支持,风险承受力,领导能力和创业教育等,其中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段利民(2012)等通过调查问卷对GEM模型进行检验,并指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教育和培训、研发转移和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等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陈文娟(2012)等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探讨了创业特质、创业认知、创业态度以及创业环境等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关系,得出大学生创业意愿更大程度上决定于创业态度。类似的研究还有:王满四等,冯磊等,蔡颖等分别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2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研究动态

2.1 国外关于创业胜任力的研究

国外关于创业胜任力的研究比较早,无论是在研究广度还是研究深度上均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胜任力”(competency)最早在1973年由McClelland(1973)博士提出,他直接把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及行为特征称为胜任力。1993年Chandler和Hanks提出“创业胜任力”概念,其定义为识别、预见和利用机会的能力。Lans(2011)等对荷兰348个农产品小企业主进行了创业胜任力调查,得出创业胜任力的核心维度包括分析能力、追求能力和网络能力。Omrane和Fayolle(2011)以创办新企业为载体,把创业过程分为新项目发布、创业者承诺、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且从认知视角对不同阶段对创业者胜任力的不同要求进行了分析。Obschonka(2011)等发现,青少年时期的创业胜任力会对日后取得创业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2.2 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从不同的维度对创业胜任力进行划分,通过实证研究,从而确定不同因子所占的权重,进而提出提高创业胜任力的有效对策。王沛,杨景峰和木志荣结合调研数据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木志荣(2008)所收集的调研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统计检验,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而王沛,杨景峰(2010)所选取的被试样本的代表性不强,样本数量也较少,不足以构建出信用效度较高的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吴孝颖(2010)等确定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主要维度和创业绩效的主要指标,研究了创业胜任力和创业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熊花(2011)指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主要包含智商因素、情商因素和健康因素三个维度,提出除了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多方面的要构建支持系统以外,学生也要从自身出发提高创业胜任力。陈建安(2013)等指出创业胜任力是指创业者成功完成创业任务所需具备的能力,并从特征观、环境观和过程观三种不同的角度厘清创业胜任力的概念,然后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划分了创业胜任力的结构维度,分析了创业教育与创业学习对培养创业胜任力的影响,并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的方法。

3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动态

对于大学生创业环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环境概念界定与要素划分两方面。

3.1 创业环境的概念界定

Child(1972)认为创业环境属于企业自身感知的客体。Desai(2003)等提出创业环境是一种制度环境,包括标准系统、调节系统和认知系统。国内学者苏益南(2009)认为创业环境是指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和实现创业理想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能够利用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张帆(2010)认为创业环境实际上就是人们创业的内外部条件,它是由综合因素构成的整体。

3.2 创业环境的要素划分

国外最具影响力的创业环境要素划分研究成果包括两个:一个是由Gnyawali和Fogel(1994)于1994年提出的5维度模型,分别是创业和管理技能、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支持以及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另一个是GEM模型,该模型将创业环境分为政府政策、政府项目、研究开发转移、教育和培训、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金融支持等9个方面。另外,S.Shane(2000)指出,创业的环境方面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但是在可衡量性方面还缺乏相应的工作积累。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苏益南(2009)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将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教育与培训环境、融资环境、社会文化环境5个维度,指出我國当前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缺乏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不完善、创业融资困难等主要问题。张帆(2010)认为创业环境包括时代环境、地域环境、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四个方面,并从人才培养环境、政策、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提出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的对策。朱永跃(2012)等从支持主体的视角将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为政府支持环境、高校支持环境、金融机构支持环境、创业培训机构支持环境和社会网络支持环境等五个部分,并运用实证分析法,提出了完善某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4 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4.1 创业意愿方面

(1)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创业意愿的测量模型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创业者内在与外在的系统化研究体系。

(2)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多受外界创业环境的影响较大,在现有的研究中基于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同时,系统性考虑创业环境中各因素对创业意愿作用的差异性的研究更少。

(3)大多数的实证研究多是通过对某一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行调查,但是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极大的国家,不同地区(如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愿也会有较大差异。另外,不同就业形势的高校的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应该也会有所差异。因此,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2 创业胜任力方面

(1)关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数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以某个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但是社会发展背景是动态的,因此,大多数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前瞻性和综合性。另外,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维度的划分主观性较强。

(2)有不少学者是通过调查获取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因素的重要程度的,但是调查对象的选取多数是在校大学生,缺乏实际创业经验,只是凭主观意愿选择其认为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可能与其有所出入。另外,即便是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很多并未真正取得创业的成功,创业胜任力因素在创业者身上的绩效很难区分优劣,在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缺乏细致的划分,导致研究结果在科学度上不足。

4.3 创业环境方面

(1)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创业环境模型,但是对于创业环境的维度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学者对于创业环境的维度划分随意性大,缺乏科学依据。

(2)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多数是简单的理论阐述或现象描述,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运用定量分析的研究还很少。

5 对策与建议

(1)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研究:在模型构建方面,应该综合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使构建的创业意愿模型尽量完善、科学;在研究内容方面,应该注重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系统性地考虑创业环境各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便于实际操作中有意识地注重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较大的因素,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在调查对象选择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与高校间就业形势的差别。

(2)对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研究:在研究角度选取方面,应根据不同形势下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要素的要求不同进行动态研究;在模型构建方面,应结合国内外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模型,构建尽量科学的研究模型;在研究对象选择方面,应该对不同创业阶段的大学生进行区分,是否具备实际创业经历对创业胜任力要素的认可程度是不同的。

(3)对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在模型构建方面,应该在国际上具有权威的模型基础上进行构建,跟随时代需求,不断完善模型,使其能够充分反映实际情况,真正能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方法方面,由于我国关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但是为了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应与科学的定量分析相结合。

6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1)创业胜任力维度划分应当根据不同地区院校特点,区别对待,划分适合某一类高校或专业学生的维度,值得进一步研究;(2)创业意愿与环境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找到真正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微观因素,这一方面可以借鉴行为经济学与心理经济学分析的理论;(3)创业胜任力研究应当更着重于系统性,不单一研究大学生创业的的胜任力,与胜任力有关的其他影响应当加以研究,以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前提下研究大学生胜任力才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中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在日渐增长和不断深入。大学生创业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其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渠道,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也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社会财富,因此,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仅是大学生自身意愿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大学生有创业意愿,并且不断提升自身创业胜任力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应该是政府、社会、高校等多方面努力的重点。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会不断攀升,创业人数也会不断增加,对社会的回馈效应也会越来越大。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5年)规划项目(编号:15JY26)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在线.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EB OL]. http://www.eol.cn/html/c/16dxsjybg/index.shtml.

[2] 严佩升,邓天丽.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机制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45-147.

[3] 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53.

[4] 陈子彤,李娟.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92-294.

[5] Krueger J R,Norris F.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5(5):411-433.

[6] BIRD B.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the case of Inten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3):442-453.

[7] 李永强,白璇,毛雨,等.基于TPB模型的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5):122-128.

[8] 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35-40.

[9] Brockhaus RH.Risk Taking Propensity of Entrepreneur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0.

[10] Luthje,C.,Franke,N.The making of an entrepreneur.Testing a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 among engineering students at MIT[J],R&D Management,2003.33(2):135-147.

[11] 李俊.大學生创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1256名大学生为样本[J].现代大学教育,2008(6):96-111.

[12] 王华峰,郑珠,牛晋泽.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人力资源,2010(11):83-86.

[13] 段利民,杜跃平.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兼对GEM模型的再检验[J].技术经济,2012(10):64-97.

[14] 陈文娟,姚冠新,徐占东.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86-90.

[15] 王满四,李楚英.基于6因素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广州的调查[J].广州大学学报,2011(1):90-95.

[16] 冯磊,曹英,王蕊.创业技能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人力资源,2011(3):75-80.

[17] 蔡颖,赵宁.基于主成分回归方法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J].高教探索,2014(4):160-165.

[18] 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19] Chandler G N,Hanks S H.Founder competence:the environment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77-89.

[20] Lans T,et al.Analysing,pursuing and networking:Towards a validated three-factor framework for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from a small firm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11.29(6):695-713.

[21] Omrane A and Fayolle A.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nd entrepreneurial process:A dynamic approac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Globalisation, 2011.6(2):136-153.

[22] Obschonka M,et al.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hip as developmental outcome: A path model from a lifespan perspective of human development[J]. European Psychologist,2011.16(3):174-186.

[23] 木志荣.创业困境及胜任力研究——基于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考察[J].厦门大学学报,2008(1):114-120.

[24] 王沛,杨景峰.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特征模型建构及其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10(3):50-55.

[25] 吴孝颖,罗鄂湘,周懿.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结构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5):126-128.

[26] 熊花.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82-85.

[27] 陈建安,金晶,法何.创业胜任力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9):217-218.

(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68页)

[28] CHILD J.Organizational structure,environment and performance;the role of strategic choice[J].Sociology,1972(3):1-22.

[29] DESAI M,GOMPERS P,LERNER J.Institutions,capital constraints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 dynamics:evidence from Europe[R].NBER Working Paper,NO.10165,Issued in December 2003.

[30] 苏益南.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结构维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35):117-121.

[31] 张帆.中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比较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2):112-115.

[32] Gnyawali D R,Fogel D S. 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key dimension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J].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1994(4):43-62.

[33] 高建,姜福彥,李习保.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基于2005年数据的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2006:1-4.

[34] Shane,s,& venkataraman,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le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35] 朱永跃,胡蓓,孙鹏.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2(3):97-101.

猜你喜欢
评述高校毕业生创业
浅析智力资本的测量评价方法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研究评述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