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中故事性语言运用初探

2017-03-30 14:37梁仲娥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比喻南京教学

梁仲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64-02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新的课程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 一个环节。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学生学习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如何使课堂“活”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被调动起来?许许多多的教师都进行了研究,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它“时,却又发现很多隐藏在“美丽”背后的一些问题。 有的老师的课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有的却味同嚼蜡,区别就在于课堂上语言的运用了故事。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故事性语言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教学中巧用比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喻在文学创作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大有用武之地。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都如饿虎扑食一般向中国袭来,简直是群魔乱舞。对此,当时就有爱国志士画了一幅《时局图》,把这些国家分别用不同的动物来比拟:俄国熊、英国虎、法国蛙、德国肠(蛇?)、日本鬼、美国鹰,十分形象和贴切,在教学中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拿破仑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中国是头睡蛳,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蛳,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蛳逐步醒来,就像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歌所唱的那样:国人渐已醒。这样在学习戊戌变法时就不妨以渐已醒的睡狮来比喻当时的中国。戊戌变法之后就是辛亥革命了。如果把辛亥革命的兴起比喻为“风起于青萍之末”,把辛亥革命的发展比喻为“山雨欲来风满楼”,把辛亥革命的高潮比喻为“黑云压城城欲摧”,把辛亥革命的结局比喻为“今日尘埃终落定”,效果肯定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同样,对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用比喻法教学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袁世凯是怎么把最高权力捞到手的呢?答曰:一靠耍阴谋,二靠拳头硬。北洋军阀统治建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袁世凯排斥异己(唐绍仪)刺杀对手(宋教仁)镇压革命(二次革命)大权独揽终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的过程。先是从临时大总统当上正式大总统,再是从正式大总统当上终身大总统,最后从终身大总统当上了中华帝国的皇帝。梦做的是太美了,没想到他的美梦激起了人们的反对,护国运动因此发生,到头来搞的众叛亲离,被迫取消了帝制,落了个噩梦一场。把袁世凯称帝的过程描述为做梦的过程,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学生能较为顺利地接受,应该说一个可取的思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称之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春天一般很少打雷,如果在这样的积季节里平地响起了一声春雷,那是颇令人振奋的。新文化运动不就是这样的一声春雷吗?古代两军交战,进军的时候总是以鼓声为号。这样的鼓我们叫它为“战鼓”。击鼓的人我们叫他为“鼓手”。古往今来,鼓的用途决不止于交战。古代谁若有冤屈,到衙门告状,要击鼓鸣冤。当要庆祝什么的时候,我们往往敲锣打鼓。新文化运动我们叫它是“春雷”,而在这声春雷过后,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又响起了阵阵战鼓。这鼓是当时的青年学生率先敲响的,接着就是工人阶级唱主角。如此比喻,五四运动不就栩栩如生教学中如在目前了吗?

2、教学中运用反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在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道光帝的儿子咸丰帝创了一个历史之最:割让中国领土给外国的最多的一个皇帝。多少?100多万平方公里呢!你说这是奇耻大辱,我却说此乃“丰功伟绩”。咸丰帝的有哪些“丰功伟绩”呢?一曰割地,二曰赔款三曰开放通商口岸,四曰在外国公使进京、外国军舰航行、外国人士传教及准许华工出国等问题都大大满足了外国人的要求。此外,咸丰帝在圆明园被毁问题上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成就咸丰帝“伟业”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英法联合发动战争。没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咸丰帝想丧权辱国也没机会呀!二是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进行。如果说外国侵略对清朝皇帝来说是皮肤病,那么农民起义就是心脏病无疑。孰轻孰重,咸丰帝把握得准着呢。所以“忍辱负重”,不惜民族利益的受损,好腾出手来镇压太平天国。不用说,咸丰帝“伟业”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福音”,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就是“硕果”之一。用此反讽手段,对教材进行陌生化处理,教学中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3、教学中巧设悬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极大影响。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都开始遭到严重破坏,有许多名词都不容易理解,如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怎样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这些概念呢?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达到目的——

問题1、1844年的一天,有一个英国人乘坐某某号远洋客轮,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要在中国做进出口生意。最初他想在南京设立一个总公司,但南京的中国官员却不准许。请问这是为什么?

问题2、等这位英国商人到了准许开业的某城市后,当地中国官员试图向他收取相当高的关税,他不答应,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最后以中国官员受到上级申斥而收场。请问这又是为什么?

问题3、这位英国人不在中国好好做生意,飞扬跋扈,为非作歹,欺男霸女,最后竟然发展到了杀人放火。按照大清律历,此人当斩,但实际情况却是人家一点事也没有,逍遥法外,悠哉游哉。请问其间的奥秘何在?

问题4、这位英国人继续在中国做生意,又是租土地房屋,又是开医院建教堂,越来越大发。请问他为何有这么多特权?

问题5、英国人可以这么做,法国人、美国人等可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

要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就必须研究《南京条约》开放了哪几个通商口岸。《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南京当时并未开放。该英国人想在没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南京做进出口生意,南京官员自然不能也不敢准许。要想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就必须研究《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商进出口货物怎么缴税缴多少税。《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既然要同英国商定,英国商人自然不会同意中国收过高的关税,硬收,哪有不碰钉子之理?要想回答第三个问题,学生就必须研究领事裁判权是怎么回事?要想回答第四、五个问题,学生就必须研究片面最惠国待遇。由这五个问题引发的悬念,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

采用故事性语言是新教育理念,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兴趣,激发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享受课堂主体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比喻南京教学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南京·九间堂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