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伶耕南国 牡丹花芬芳

2017-03-30 14:49王琴
粤海风 2017年2期
关键词:唱腔广东

王琴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是清朝时期从湖北、安徽、湖南等省流入广东的皮簧(南北路)剧种。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遵循中州音韵,以音乐唱腔优美动听著称。主要活动区域有广东潮汕、梅州、河源、深圳、惠州、韶关及赣南、闽西、台湾、香港等地区,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毛里求斯等国也有它的足迹。民国22年(1933年)改称为“汉剧”;1956年定名“广东汉剧”。

关于广东汉剧的源头,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出现了诸种说法,经进行反复的争辩和论证后,集中于“源于湖北汉剧”“源于安徽徽剧”“源于湖南祁剧”三种说法,体现了广东汉剧源头多元化的特点。

清朝中叶外江戏进入潮汕地区后,逐渐得到了上层社会和基层群众的欢迎,很快在潮汕地区扎根和走向发展。面对广大民众对外江戏的喜爱,同治末年,外江戏桂天彩、高天彩开始设立科班,招收12岁左右的儿童集中训练,以后各外江班相继设立科班。《潮州志·戏剧音乐志·外江戏》记载:“外江戏在乾隆末叶流入潮州,到光宣之际,风靡全境。……当时有上四班、下四班、童子班,还有咸水班,像雨后春笋,指不胜屈。”

随着“外江仔”的出现和成长,产生了由粤东本土人士(其中有个别闽南、闽西人)组成的外江戏班。科班出身的陈隆玉,从声腔上丰富发展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广东汉剧红净艺术,广东汉剧红净从净行中独立出来而自成一大行当。女须生黄玖莲在宣统年间出现,开创了广东汉剧男女同台演出的历史。他们之中,多数是讲潮语的人,部分是讲客家话的,所以当时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欲进外江班,先学潮州话。本地人组成的外江戏班出现,也产生了反映本地历史人物故事和华侨生活的剧目,如《揭阳案》《闹龙舟》《打破锅》《雪中贤》等一批广东汉剧独有的剧目。

与此同时,业余外江音乐社也相继出现,据《澄海县志》记载,清朝同治中叶,澄海涂城村就成立了清泰国乐社,这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外江国乐社”。《潮州志·戏剧音乐志·外江戏》记载:“当外江戏鼎盛的年代,潮州社会崇为雅乐,士绅阶级爱好这种艺术的颇不乏人。檀板歌喉,春风一曲,以为雅人深致。间或粉墨登场客串,像京班的票友。故儒家乐社的组织,云蒸霞蔚。儒家两字,在潮州的特解是风流儒雅之家,儒家乐社便是儒雅的业余剧乐组织,亦等于在京班的票房。”

广东汉剧班、社的发展和业余汉剧、汉乐(儒乐)组织在民间的普及,形成了人员互相交流和艺术上相互促进之势。一方面是戏班中的讲潮语的艺人,讲客家话的艺人,不断把他们熟悉喜爱的粤东民间音乐、小调、中军班音乐、庙堂音乐吸收融化进广东汉剧声腔音乐里。另一方面,潮梅等地的业余汉剧、汉乐组织成员,多是文人商贾,高级职员,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熟练的演奏技巧,且有较优裕的生活条件,他们弦箫鼓瑟,粉墨登场。两方面的相互交流汇合,促进了广东汉剧声腔的变化发展,使广东汉剧间奏音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既朴素淳厚、又悠扬典雅,有悲戚缠绵又有高昂悲壮,具有浓郁广东地方风味和特色的广东汉剧声腔音乐。

广东汉剧传统上分为七大行当:即生(小生)、旦(乌衣、青衣、花旦)、丑、公(老生)、婆(老旦)、净(红净、乌净)。在广东汉剧的现、当代发展史上,旦角艺术的戏苑里所呈现的承前启后的名伶,从早期的邱赛花,后来的黄桂珠、梁素珍,到如今的李仙花等,代代相传,不仅为广东汉剧赢得了“南国牡丹”的美誉,更扩大了广东汉剧在全国的声誉和影响力。

危境续艺传“吉派”谱新篇

1916年,黄桂珠出生在饶平县一个贫困家庭,10岁随养父学戏,12岁被来明先生赏识,收为女弟子,学青衣。黄桂珠曾经回忆自己幼时学戏的情景:“因为文化程度低,音乐基础差,台词曲子全靠死记硬背,练唱時,师公坐在上方,手拍板节,口念工尺谱,桂珠跟着一板一眼地唱,稍有抛音走调即要反复重来。唱的感情不合要求,也得重来。为了唱会一句曲,常常花费几天的时间,天不亮就到旷野里吊嗓子,复习唱曲,休息时又反复练习每节新教的内容。为了练好基本功碎步,来明先生要求我双腿夹着铜钱,时时日日,月月年年,直练到走的快,走的轻盈,铜钱不会掉下来为标准。”

勤奋出天才。黄桂珠12岁开始在舞台上扮演小丫头、书童,之后逐渐扮演赵京娘、王金爱、杜氏等角色。她演出的《血掌印》中“点犯”,在行腔中加入了弹舌的“花音”唱法。传统旦行唱腔中的“花舌”唱法,多用于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然而黄桂珠在此处把曲调转入中、低音区,在慢节拍中运用“花舌”技巧,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桂珠点犯”轰动潮梅,17岁的她已成为潮汕、梅埔一带戏班争聘的红角。黄桂珠先后演出了《孟姜女》《宇宙锋》《梁山伯与祝英台》《貂蝉拜月》《西厢记》《白蛇传》《昭君出塞》《秦香莲》《百里奚认妻》《林昭德》《打洞结拜》《红书宝剑》《齐王求将》等青衣、花旦戏,塑造了貂蝉、王昭君、秦香莲、杜氏、京娘、王金爱、钟离春等一批人物形象。

抗日战争期间,汉剧的演出大大减少,黄桂珠回乡耕种,同时参与当地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田汉有诗赞曰:“罢舞七年黄桂珠,不将衫扇媚东胡”。解放前夕,广东汉剧班社凋零,整个剧种濒于灭绝,黄桂珠和罗恒报等艺人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维系着广东汉剧的艺术传脉。新中国成立后,应人民政府的邀请,她与罗恒报、黄粦传、罗旋等组织了广东汉剧第一个职业“剧团民声汉剧社”。当时她既是领导又是台柱,并积极培育后起,曾受教于她的黄群、梁素珍、刘小玉、杨秀薇等,已成为广东汉剧的名角及文艺骨干。

1957年,广东省潮、琼、汉剧赴京汇报演出,黄桂珠和黄粦传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百里奚认妻》,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精湛的表演赢得了高度的评价,周总理赞誉广东汉剧为“南国牡丹”。田汉诗赞:“琶声激越穿云汉,琴声低徊泣鹧鸪”。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赞誉黄桂珠的表演:“黄桂珠同志以清亮圆润的嗓音,婉转凄凉的声调,感动了观众的心。她不用花巧的行腔来吸引观众,而是着重在表达剧中人千里寻夫的哀怨心情。”剧中的“思夫”“叹沦落”唱段已成经典。《齐王求将》饰演的钟离春,正旦跨武旦,演唱“博古调”和西皮唱腔,配与剑舞,遵循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塑造了一个能文能武、忧国忧民的古代妇女英雄。田汉观后赞誉:“百里歌残又几年,凤冠金甲写无盐。南山放马刀归库,今古齐宣并可伶”。

黄桂珠唱腔吐字清晰,感情细致,音色秀美,声情并茂,被人们称为“吉派”(黄桂珠小名黄吉),具有“清甜韧脆,珠圆玉韵”的特色。她在充分运用传统优秀艺术的基础上,改革了单调呆板的老腔,对上下韵句顿的安排有所突破,打破了汉剧七字句、十字句的程式,避免重复雷同,大大发展丰富了旦行唱腔。黄桂珠塑造的人物感情深邃细腻、朴实无华,她的表演干净利索恰到好处,字正腔圆、音韵甜润、行腔流畅、质朴淳厚是她的独创之功。

1973年梅县地区戏剧学校复办时,文革中被迫离开舞台多年的黄桂珠,担任戏校副校长,再次焕发出她的艺术青春,并将毕生的艺术造诣传授给下一代。黄桂珠德艺双馨,为人师表。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是传统艺术的继承者,又是推陈出新的改革者。她的艺术创作,推动了广东汉剧的发展,使广东汉剧从粤东、闽西一带乡村活动的剧种,发展成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并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具有了影响,黄桂珠成为广东汉剧史上的“一代名伶”。

一任年华侍牡丹 花开几枝并蒂莲

梁素珍是广东汉剧院第二代旦角代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于梅县松口镇,幼小能歌善舞,14岁进入福建永定木偶汉剧团任旦角演员,打下唱功基础。16岁(1954年)参加梅县艺光汉剧团,拜师名旦钟熙懿,主攻青衣、花旦,从《牛郎织女》《西施》中的小角色演起,1954年8月,粤东专区首届戏曲专业团体汇报演出,与大埔民声汉剧团的黄桂珠同演一出《昭君出塞》,同台竞艺,表演上开始展露头角,成为剧团重点培养的演员,一年多的时间演出了十多个剧目,她边演戏、边排戏、邊练功、边学习,实践的机会多,艺术上成长很快。师父钟熙懿(1955年去世)传授了梁素珍汉剧的四功五法,规范其汉剧的表演及唱腔,并传授《昭君出塞》《拾玉镯》《尼姑下山》《对绣鞋》等戏。剧团新排的戏《梁四珍与赵玉粦》,为梁素珍赢得了艺术声誉,成为剧团里的挂牌演员。

1956年大埔民声汉剧团与梅县艺光汉剧团合并,梁素珍因出色的表演才能,被调入广东汉剧团一团,在科学发声、行腔运气等方面得到黄桂珠老师亲自示范、指导、示唱,纠正了开口音发音不足的问题,嗓音有了较大幅度的穿透力,行腔流畅、字正腔圆,在唱功上得到飞跃性提高。在黄桂珠言传身教的指导下,梁素珍排演《二度梅》《花灯案》《蓝继子》《女审》等戏,直接在学习、模仿中领会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的特点。同时黄桂珠为人正派、朴实作风、爱惜人才的人品艺品也让梁素珍耳濡目染,深受感动。1957年,广东省琼、潮、汉剧团晋京汇报演出,梁素珍在北京怀仁堂演出《盘夫》和《店别》,受到首都观众的欢迎。得到毛主席、周总理、叶剑英元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汉剧的舞台上,梁素珍塑造了一系列端庄、秀美的女性形象,如《盘夫》中的严兰贞,《丛台别》中的陈杏元、《血掌印》中的王金爱、《花灯案》中的陈彩凤、《昭君出塞》和《王昭君》中的王昭君、现代戏《货郎计》的李曼萍、《一袋麦种》中的春梅、《人民勤务员》中的琼英等形象。50年代的代表作是《盘夫》,60年代的代表作是《丛台别》,这两个剧目已成为广东汉剧闺门旦的代表性剧目,也是“梁派”艺术的传承性剧目。《丛台别》中的三段表演,“摆四门”,上丛台叙别、界河别,三段戏,前两折感情戏、唱功戏,水袖功;界河别运用翎子、身段、马鞭。“摆四门”是汉剧的表演程式之一,上下左右四个角不同的造型,三段戏有不同形式的表演,既传统又丰富,唱、做、身段表演一气呵成。“摆四门”中的唱段“陈杏元坐车辇泪如雨点,朔风起黄叶落孤雁南飞。思家乡想爹娘不能得见,梅公子坐雕鞍珠泪不干。”运用了二黄慢板,丰富了汉剧的唱腔。界河别中的“三上马”“三回头”,陈杏元和番与恋人诀别,临别马上表演三回头,“‘单腿直串三翻腰,动作快速、干净利索,观众只见双翎弯作圈环在旋舞,要待动作停下来时,才能看出人。”这已成为广东汉剧旦角做工绝技。梁素珍的表演细腻,重内涵,有韵味。

70年代演出现代戏,《人民勤务员》成为省内服务行业必看的剧目。80年代的梁素珍表演艺术步入成熟期,擅长的青衣唱工,音色柔美、清丽婀娜、行腔平稳、如珍珠圆润、婉转缠绵。表演细腻,情感丰富。不仅如此,梁素珍还通晓乐理及广东汉剧旦行皮黄各板式结构,能根据剧情的需要独自创作自己角色的唱腔,经她自己创作的唱腔有:《春娘曲》春娘唱腔、《大脚皇后》马娘娘唱腔、《玉筝记》黄珍珍唱腔,《王昭君》王昭君唱腔,《丛台别》陈杏元唱腔、《盘夫索夫》严兰贞唱腔、《花灯案》中陈彩凤唱腔、《林昭德》中王金爱唱腔、《秦香莲》秦香莲唱腔。真正形成了广东汉剧“梁派”表演艺术,蜚声海内外。

80年代是拨乱反正的年代,更是百废待兴的年代,梁素珍因为艺德艺品被推到剧院的领导岗位上,除了艺术,她更多的从剧种和剧院的前途和未来着眼,考虑剧院人才培养问题。1978年,剧团进了一批梅州戏校的学生,她以戏带功,选剧目,让年轻人挑大梁,将新秀托举出来,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培养了五朵金花:刘孟慈、李仙花、杨秀薇、梁莲香、邹勇,1982年、1983年,带领她们到香港、新加坡、台湾演出,扩大了广东汉剧在海外的影响。鼓励李仙花到中国戏曲学院深造。在梁素珍的悉心培育下,李仙花(二度梅)、杨秀薇分别获得梅花奖。

“一个好演员可以把一个剧种推向高峰”,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大潮席卷、艺术媒介的多样化,很多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广东汉剧有了李仙花、杨秀薇便化危机为生机,有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生力量。这离不开梁素珍奖掖培养新人、心系事业,甘为人梯的品格和胸怀,这是她为广东汉剧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台上做戏,台下做人,梁素珍艺术人生戏品人品皆为上品,代表了新中国广东汉剧的进步和发展,是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新推进。2007年,梁素珍入选“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0年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南国牡丹颂岭南 花中魁首为仙花

李仙花是广东汉剧的第三代掌门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梅州五华县汉剧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汉剧便在心里扎下了根。1973年,梅州戏剧学校首届招生,10岁的李仙花在几百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正式踏入汉剧艺术殿堂。六年的勤学苦练,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广东汉剧院,师从汉剧表演艺术家梁素珍,工青衣、花旦,认真研习汉剧传统剧目、表演程式和唱腔。大量的演出实践,名师的传帮带,加上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李仙花迅速成为汉剧院五朵金花之一。其处女作《花灯案》反响强烈,被广东电视台拍成上下集电视剧热播,一时间家喻户晓。几年间,李仙花在省艺术节上频频斩获金奖,倍受专家赞赏、戏迷追捧,蜚声省内外剧坛,被誉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荣誉和掌声面前,李仙花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渴望在更高的平台上,汲取更多的戏剧艺术精髓。1991年,中国戏曲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首次来广东招生,李仙花带着九个多月的身孕走进考场,当时竟被门卫误作陪考家属拒之门外。考试结束,7天之后儿子出生,一个月后接到录取通知书,去与不去,李仙花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尤其是女性,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付出的不仅仅是血汗和泪水,还有对亲情的不得兼顾,母爱的割舍,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在中国戏曲学院,从本科到研究生,八年的求学,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恩师的鼓励,汉剧院和组织上的栽培。面对家人、老师、汉剧院同仁及组织的殷殷期待,唯有更加刻苦努力,方不负众望。

在中国戏曲学院里,一方面得到了京剧宋派传人宋丹菊、王派王小蓉教授,昆曲梁谷音、沈世华教授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对汉剧事业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使得李仙花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到近于自虐。1993年,带着检验学习成果,向前辈同行学习的目的,以一个在校生的身份报名参加第1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备战阶段困难重重、状况频出,单腿站立椅背顶部,练习“探海翻身”的高难动作时,从椅背上直接摔下,左腿关节韧带撕裂,当场昏迷。拒绝了医生的手术建议后,李仙花每天坚持坐在病床上练习唱腔、上體和手部的功法。即将比赛之际,意外得知儿子重病已住院三个月,消息似晴天霹雳如雷轰顶,此时,广东汉剧院80多号人全部到位,演出排期已经订好,只能如期演出别无选择。巨大的压力面前,急火攻心的李仙花病倒,嗓子塌了。演出当天,李仙花手上打着点滴、腿上打着封闭,坚定的艺术信念使她带着“倒也要倒在台上”的悲壮决心走向舞台,走向她的梅花奖。《百里奚认妻》《改容战父》《阴阳河》三个折子戏,李仙花的表演堪称完美,扁担功、椅子功等绝活儿让观众赞叹不已,全场掌声响起30多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第11届梅花奖比赛结果公布,李仙花荣居榜首。正是应了古人的话:梅花香自苦寒来。

推陈出新,是戏剧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每位真正的艺术大师都有责任负起这一神圣使命。在就读“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期间排练《蝴蝶梦》,李仙花萌生想法:把借鉴的力度加大,来一个“京、汉两下锅”。因为,京、汉虽是两个不同剧种,但在总体音乐唱腔板式结构上,二者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京剧作为传统深厚、一直在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的国粹大剧种,与汉剧合演,两者之间的借鉴与吸引,肯定更能激发演员表演上的提高,对汉剧舞台呈现创新极其有益。想法得到学院和省、市领导及广东汉剧院同仁的大力支持。在剧中,李仙花同时饰演扇坟少妇、田氏两个角色,充分展示汉剧花旦、青衣两个行当的功力,将人物角色演绎得尽善尽美,在中国戏曲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蝴蝶梦》突破传统的表演形式,在戏曲表演上开创不同剧种间的合作,被著名戏剧理论家郭汉城誉为“化腐朽为神奇”之作。1997年,《蝴蝶梦》一举拿下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七个一等奖,创造了广东汉剧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绩。李仙花凭借《蝴蝶梦》和《白门柳》再次登上了梅花奖的领奖台,斩获“二度梅”的荣耀。

2001年,李仙花婉言谢绝了多个中直单位的盛邀、重用,回到家乡梅州市主持广东汉剧院工作,担负起广东汉剧院党委书记、院长的重任。要改变广东汉剧院“一穷二白”的面貌,从根本上解决剧院的生存问题,必须从人才抓起。李仙花从湖北招聘了一批优秀汉剧演员,通过送训、请贤,“以老带新”的方式,为优秀青年演员的成长开辟快车道;开办“幼苗班”,招收了50名汉剧娃。同时李仙花广收门徒,通过悉心指导、倾囊相授,通过言传身教,为广东汉剧培养优秀的后继人才。有了人,就要出作品,李仙花策划、主抓了《蝴蝶梦》《白门柳》《尘埃落定》《黄遵宪》《金莲》等几部精品大戏,不仅使传统优秀剧目得到抢救、继承和创新,而且重振了剧院的影响。

四十多年的汉剧艺术生涯,李仙花以“守本求变、振兴汉剧”为使命,其汉剧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已自成一格。一是突破了行当约束,文武花旦、青衣胜任自如,塑造各类人物形象游刃有余;二是突破了程式的僵化,领悟程式化表演的真谛,“化”程式为性格服务,注重人物内心发掘,重视人物的“诗化”与“传神”,将人物的情感体验与程式表现融合得天衣无缝;三是突破了传统的声腔技法,在戏曲行声运腔基础上,融入美声、民族唱法的技巧,使音色更加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更加坚实柔韧、醇厚华丽。

李仙花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被专家誉为当代南粤大地“声、色、艺俱佳的广东汉剧第一名旦”,当选全国十七大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文化名家”称号。

艺术薪火 代代相传

广东汉剧的当代剧坛上,自黄桂珠开创的旦角表演艺术可谓是薪火相传,代代出人才。师从梁素珍的李仙花、杨秀薇、陈小平、李焕霞,师从李仙花的黄丽华、稽兵、廖雅鸣、梁思敏等,以及第五代管乐莹,在汉剧旦角的舞台上耕耘出彩,她们为广东汉剧事业奉献艺术青春,使“南国牡丹”芬芳艳丽,花开满园,香飘万里。

参考资料:

【1】陈志勇《广东汉剧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广东汉剧志》,广东汉剧志传承研究院编,2017年

【3】《“南国牡丹”一代名伶——黄桂珠》,广东汉剧院编,2004年9月。

【4】《南国奇葩——梁素珍图文辑》,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东汉剧院编,2003年11月。

猜你喜欢
唱腔广东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视觉
“粤来粤美”
话说大秦腔和秦腔舞台美术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芗剧传承与发展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
广东佛山雕塑院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