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划管理审批工作有效途径探究

2017-03-30 15:22侯会萍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2期
关键词:规划管理标准体系激励机制

侯会萍

摘 要:规划管理审批工作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对规划管理审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规划管理审批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规划管理;审批工作;标准体系;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2.052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也逐渐得到重视。规划管理审批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建设质量。目前,规划管理审批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如何有效加强规划管理审批工作也是规划管理單位需要重视的问题。

1 规划管理审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划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很强,对审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等,因此,在实际的审批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1.1 违反程序

通常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需要申请《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请需要经过房地、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审核,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有的工程项目还需要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如果在以上步骤有缺失或者审核的顺序发生混乱,工程项目得到审批之后,当工程出现问题时,就会有群众信访或者进行诉讼的情况,规划管理部门就会陷入很被动的位置。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审批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审核不认真等原因造成的。

1.2 审核失误

如果规划管理人员在对建筑的间距、面积等技术指标的审核上出现失误,导致审批指标与国家规定的指标不相符,项目建成后会对建筑的日照、通风等使用效果产生影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规划管理人员对业务以及国家的相关规定不熟悉,导致审核失误;另一方面是审批人员在进行审批时粗心,不仔细、不认真,导致审核失误。

1.3 内部不协调

在规划管理的审批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当涉及的某些问题,国家也没有相关的规定,也找不到可靠的依据时,审批人员就需要上报领导,领导要对其进行商讨和协调,然后再作出决策。但由于机构制度存在问题、责任不明确等原因,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这就可能耽误了标准的审批时间,对审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1.4 意识淡薄

一些审批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出现拖延审批、忽略人民群众的问题等。虽然只是部分现象,但是这直接影响了规划管理人员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也影响了政府部门的政风。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规划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对审批工作不重视,同时也有管理制度不严格、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

2 加强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2.1 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

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是做好规划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审批方面的知识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掌握牢靠的专业知识,就难以理解规划的意义以及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术语。所以审批人员还要熟悉审批工作的相关流程等,否则也无法进行正常的审批工作。另外,审批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以拓展自身的视野,增长知识。

2.2 规范审核内容,建立标准体系

为了保证审核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需要制订一套完善、科学的审核体系,让审核工作有可靠的依据。主要对资料、技术指标等方面的审核进行明确规定,内容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排列,将审核内容的共性部分进行完善,将制定的规定和条款进行整理和分类,以方便审批人员的查阅,提高工作效率。

2.3 分工明确,科学管理

规划管理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协作,除了审批人员外,还需要部门领导、单位领导等方面的配合与支持,才能让规划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其中,审批人员的职责是提高业务能力,按照规定对内容进行审核,对于审批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部门领导。部门领导的职责是确定本部门的工作目标,定期组织会议,对本部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及时对问题进行纠正。对于审批人员所反映的问题,召开会议进行探讨,并找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单位领导的主要责任是对项目审核工作进行管理,避免工作中一些问题的出现。单位领导应制订项目审核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通过制订科学的制度,可以有效解决某些问题,保障规划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可见,只有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协作,才能让审批工作顺利进行。

2.4 注重交流培训

规划管理单位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积极交流和沟通,相互借鉴经验,相互学习,不断促进自身规划管理质量的提升。

2.5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审批人员树立服务意识,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为单位树立良好的形象。管理单位要对审批人员进行道德素质培训,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培养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6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激励制度对审批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工作态度良好、业务能力强、成绩突出的人员应进行精神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以保持其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对于工作不认真、绩效落后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惩罚,促使其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3 结束语

规划管理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违反程序、审核失误、内部不协调、意识淡薄等。为避免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规划管理工作,主要的措施有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规范审核内容,建立标准体系,分工明确,科学管理,注重交流培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审批效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衔春,边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规划审批制度优化对策[J].规划师,2014(4):28-32.

[2]舒华,吴必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公示制度优化策略[J].规划师,2014(4):21-27.

[3]张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势下城乡规划管理的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112-112.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规划管理标准体系激励机制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讨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审核流程探析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面向标准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标准化信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