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迪

2017-03-30 02:49黄元海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农民工儿童农村

黄元海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论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迪

黄元海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发展的特殊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难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出现了学习乏力,厌学情绪严重;法制观念淡薄,是非观模糊;监护主体责任错位,忽视教育等问题,而所有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难题,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文章提出了改变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改革僵硬的户籍制度等具体措施.

经济发展;社会就业;留守儿童教育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发展的特殊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难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演变和改革的今天,留守儿童成为政府关注,媒体聚焦,百姓关心的一大热点话题.关注留守儿童改革与教育,不仅仅要着眼于教育内部系统,同时需密切关注教育外部改革的配套建设,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上,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功能,形成上下联动系统,在多方合力的影响下,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的学习生态环境,促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一步一步的解决.

1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最初是指因出国潮导致被留在国内由祖辈抚养的孩子,现阶段则主要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被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在有些书中,“留守儿童”又被称为空巢儿童和留守少年.还有很多学者认为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双方离开故土外出打工,由亲朋好友和祖辈父母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帮助照顾子女.少数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儿童.随着留守儿童队伍的逐渐壮大,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难题.对于大多数留守儿童而言,教育问题是一个不被重视的话题.2014年,我国教育部对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全国留守儿童交流会.当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极为不均衡,农村留守儿童有2271名,其中女孩的比例是男孩比例的一倍之多,重男轻女的现象极为严重.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不仅仅需要体验生活的辛酸,还存在着父母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遗失,被监护意识不足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留守儿童在生活、安全、心理上都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具体说来,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着以下问题:

1.1 学习乏力,厌学情绪严重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常是祖辈和亲戚,受教育程度不高,60%的人只接受过初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成长期,“三观”尚未树立,学习意识和叛逆意识较为严重.本应该在良好的家庭社会背景下的孩子,在学业上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临时监护人往往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监护作用.大部分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拖欠家庭作业、逃学、缀学等现象.因学习上产生的困惑得不到根治,或是由于跟不上班级的平均成绩,从而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这使得留守儿童在一定的挫败感后,成为辍学群体,过早进入社会.

1.2 法制观念淡薄,是非观模糊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感受不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呵护与关爱.农村儿童的成长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教育缺位等现象,很多儿童在道德和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指导.隔代教育又使得很多问题进一步被放大,农村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和道德评价上很容易受负面榜样所影响.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服管教,违反校纪校规.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经常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人员接触,在不良人员的诱导下,留守儿童不合法行为经常发生,学生常常于不知不觉中触犯了法律条文,不惜踏上犯罪道路.

1.3 监护主体责任错位,忽视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双方都外出打工,他们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在教育问题上,父母对于孩子学习上存在的困难,不能及时给与帮助和指导.当孩子学习效果不理想时,部分父母在电话中对留守儿童是一顿臭骂,不能帮助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更有部分临时监护人,只是负责孩子的温饱问题,忽略孩子的其他需求,在教育问题上不闻不问.监护主体将监护责任理解错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心理逐步错位,产生了憎恨、仇视等心态,随着时间推移,学生不合理行为愈演愈烈.

留守儿童教育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说到底,留守儿童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城市化发展优先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所导致的.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愈演愈烈.

2 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迪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留守儿童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发展的结果,造成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反差,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经济,全方位促进社会就业与发展.

2.1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与推进,户籍制度得到了很大的改革,随迁流动子女的教育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观,留守儿童在城区的就学条件有了一定的好转.当前,留守儿童在二元体制下,集中在农村,要从根源上治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促进“三农”建设,增加农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才导致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中国一直有安土重迁的习俗,大部分人并不愿意离开故土.只有当二元经济变成一元经济,“三农”问题和农民工问题,这才能从根源上进行根治.留守儿童的减少,将导致这一特殊群体逐步得到缓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将迎刃而解.第二个方向是退而求其次,统筹规划,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政府在进行顶层设计的时候,需要在城区进行规划,对于留守儿童的教学进行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2.2 建立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

从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的角度看,要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及其社会保障需求,尽快建立一套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保障体系,才能使得农民工的低级需求得到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要是最为基本的低层次需要,只有让个体在安全需要上得到满足,才能使的农民工的就业保障体系更加完整.具体说来,首先要建立适合农民工的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农民工的特点,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问题,降低农民工的风险和对疾病的担忧.其次,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没有失业保险,农民工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第三,逐步理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并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做到流动就业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及时转移,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只有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个体的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也将成为农民工留守儿童的坚强后盾.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来说,一旦自身身体安全出现问题和差错,必然会使得家庭的经济支柱崩塌,连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更谈不上自身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建立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这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后盾与支撑.

2.3 改革僵硬的户籍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本身,还给家庭、学校、社区和安全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从小处着眼,留守儿童教育给隔代监护人、留守老人、单亲监护人等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面对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出现的种种陋习,临时监护人往往感到有心无力,不能够正确的对其引导和帮助.从大处着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然会成为阻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降低未来人口素质的一股消极力量.因此,从现实的角度考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从户籍制度着手,加快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政府要及时的转变观念,对现有的户籍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弱化甚至取消相关城乡分离制度,拆除城乡二元差距,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其次,城市户籍与农村户籍,两者之间存在鸿沟,需要进行不断整改与优化.政府应该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构建平等的权益,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中国长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衍生问题,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产物,也是农民工问题的重要部分.从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的角度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城乡二元体制产物,也是二元户籍制度的后果.从历史角度看,特定的时期,必然是社会转型的成本代价.然而,这个代价和后果不应该由留守儿童来承担,更不应该由处于弱势的农民工群体来承担,这个代价需要社会和政府共同承担.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从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的角度出发,应该对问题的本质予以深层次思考,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治标不治本.政府应当提前发现问题并制定前瞻性的政策,促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能够真正得到解决.无论是经济问题还是教育难题,其产生的后果都不应该由农民自己来扛,更不应该让无辜的农村留守儿童深受其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儿童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刻不容缓的进行整改,期待着有未来有好的前景.

〔1〕周小骥.成都市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7.

〔2〕张晋太.二元工业化与城市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77.

〔3〕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蔡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10(12).

〔5〕迟希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12(10).

G632

A

1673-260X(2017)08-0084-02

2017-04-02

猜你喜欢
农民工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