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女性视角下的森林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2017-03-30 02:49李济任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温泉森林旅游

李济任,许 东

(沈阳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基于女性视角下的森林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李济任,许 东

(沈阳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女性休闲旅游市场日益凸显.为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本文基于女性休闲视角,采用文献回顾法,分别对社会性别和女性休闲理论进行研究,针对森林温泉旅游开发现状提出顺应市场的开发模式.

女性;森林温泉;旅游

在大众旅游时代的背景下,旅游成为大众日常的消费,旅游业已然成为我国的战略型支柱产业.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逐渐从观光型转为个性休闲型和体验型.而森林温泉旅游不仅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顺应健康旅游的趋势,逐渐成为休闲度假的主要选择方式.我国温泉旅游资源丰富,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温泉旅游产业投资的增长速度为每年10%,以森林为依托的温泉度假村不断涌现,森林温泉旅游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与此同时,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增加等影响因素,女性旅游市场潜力越发受到关注.根据途牛旅游网监测的数据显示,2016年,途牛服务的女性用户占比为52%,是出游的主力军,携程报告显示,2016年出境旅游者中,56%是女性,44%是男性,女性比男性高12个百分点.由此看来,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前景广阔,以休闲养生、禅修美容旅游为主,同时为满足女性“安全性”额需求,需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方式.

但现阶段森林温泉开发模式仍然处于简单粗放型阶段,对于女性旅游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针对性开发,影响森林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女性视角出发,分析森林温泉的发展现状,提出森林温泉旅游的开发模式,以期为女性森林温泉旅游提供动力并延长森林温泉旅游的发展生命周期.

1 相关文献综述

温泉的起源于古罗马的公共浴场,主要活动为温泉医疗和温泉康复疗养等形式[1].法国是温泉疗养文化的主要代表,主要的温泉疗养胜地有“依云温泉”.日本提出汤治文化,同样配备温泉疗养系统和养生服务.但对于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大多其中在日本和欧洲,日本学者德村志成在2002年对温泉旅游资源及其结构进行了开发研究[2].在第39届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中提出,温泉旅游是温泉产品开发的主要发展趋势.Callgari William针对温泉旅游的特征,提出温泉产品设计的主要框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国外学者大多从宏观层面讨论了温泉旅游的影响因素,缺乏微观层面对温泉开发内部条件的研究.国内学者王艳平2003年在其专著上介绍了温泉的利用情况以及定位现状,并以辽宁温泉为例,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国温泉旅游的发展策略[3].王华、彭华采用文献梳理法和实证研究对温泉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开发选址和开发特色是影响温泉旅游发展的重要要素[4].王华、吴立瀚在2005年采用实地调查和对比研究法,对温泉模式进行研究,提出温泉区位、旅游功能和温泉风格都是不同开发模式的主导因素[5].王艳平在马斯洛需求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其与温泉开发具有“同质”关系,提出了温泉开发需满足多层次的需求[6].总体来看,学者从微观、宏观以及不同角度对温泉旅游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对温泉旅游起到了重要指导意义.针对以森林为依托的温泉旅游开发仍处于发展阶段,陈晓磬、王艳平在规划的立场,提出森林温泉的核心情景是秘汤性,提出清香类、自然探索类和森林浴是森林温泉开发主要产品类型[7].

女性休闲最早提出的是在卡拉·亨德森,博拉·拜尔列席基的《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专著中,并提出了女性与休闲之间的关系[8].相较于男性,女性休闲更注重于社会的追求,更具有特殊性[9].国内对女性休闲的研究逐渐深入,主要从哲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研究,胡金凤根据我国女性休闲的的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10].顾雅青在其硕士论文研究理论女性旅游者的休闲旅游行为研究,并提出针对女性旅游市场的产品开发路径[11].蒋素梅在主客环境中评价女性在旅游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12].

从以上综述来看,森林温泉旅游的研究较少,而且国内女性休闲旅游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特别是以女性的休闲视角,森林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处于空白,因此针对女性森林温泉旅游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

本文选取文献分析法,针对女性休闲旅游和森林温泉分别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温泉旅游市场转型升级.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社会性别是区别于女性的主要理论,女性休闲价值、内容以及时间是影响女性休闲活动的主要因素.

2.1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理论起源于美国女权主义学者凯特?米莉特的博士论文,20世纪初期迅速向欧洲及全球扩展,20世纪末姐发展阶段,成为社会批判知识的显学.社会性别主要表现形式为权力关系、社会建构、制度安排及文化观念[13].

性别权力关系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强制控制和柔性控制.强制控制为男性不会顾及女性的意愿,要求必须如此;柔性控制是寻求文化和心理上的认同,并实现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承认社会性别是权力关系的同时,不是强调女性权力的薄弱,而是更注重性别平等,平衡两性的权力关系.社会性别强调建构性别规范和性别观念,主流的社会规范将男女对立起来,构建成一个不同于真实世界、强制性的性别秩序.而在真实世界中,两性社会中的角色并不完全绝对,都具有重叠性.在建构社会性别的过程中,建构者往往会传递性别观念,如否认女性能力等问题.女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停的表达方式和代表意义,21世纪,女性意识逐渐明显,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2.2 女性休闲

女性在社会中演绎着多种社会角色,主要是其在家庭中承担家务活动占据女性的休闲时间,女性独立后工作女性成为社会常态,工作也是影响女性休闲活动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受教育程度以及身体健康情况都是影响女性休闲活动的主要因素,并且呈正相关关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教育程度及地位有所提高,但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显示,女性文盲比男性文盲多出一倍之多,且相较于男性,女性身体情况较差.由此可见,女性的休闲活动时间少于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法定节假日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女性的休闲活动有了很大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参加休闲活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女性在休闲活动中主要诉求是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养生禅修等方面,寻求休闲活动对本身带来的好处.根据前人的研究表明,女性对休闲活动的质量上,更注重规定时间范围内,休闲质量最大化.在休闲内容上,更注重“软休闲”的体验.

插入一条新的时态 RDF 数据 (s,p,o)[start,end],考虑存在的不一致性类型,对不存在的s、p、o,在操作执行后还要建立新的URI,节点o和节点p的生命区间也要计算添加。

休闲活动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乐趣,而且有助于人们强健体魄,同时对多种疾病有预防的作用.女性受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影响,相较于男性,心理疾病发病率较高,因此休闲活动对于女性有更大程度上的心理调节作用.而且女性在休闲活动中,更追求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享受.通过对女性消费意识的研究,表明女性本身有很强的消费意识,且休闲性的消费几乎是女性消费的全部,而购物是女性休闲的方式,这种消费的心理和习惯是女性在社会中地位提升的主要表现[14].由于女性的特点,消费更感性化,易受产品营销的影响,由此可见,女性市场占市场份额的重要地位.

休闲活动可促进群体之间的交流.相关研究表明,夫妻同时从事休闲活动可增进感情,对婚姻满意度较高.休闲活动的价值可以延伸到夫妻关系以外的范围.女性对感情联系的需求强于男性,通常对朋友产生依赖性,休闲活动不仅满足了女性的基本需求,也满足了其被尊重等需求,从而提高女性在社会中地位,也增进了群体之间的融洽交流.

3 开发现状及模式

3.1 开发现状

3.1.1 森林温泉处于新兴阶段,群众意识不足

温泉旅游是一种新兴业态,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温泉旅游成为现今追求健康绿色消费者的最佳选择.但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森林资源需群众的共同保护,在呼吁绿色环保的同时,也要注重群众的绿色养生意识.尤其针对女性市场,森林温泉旅游认知不足,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引导.

3.1.2 森林温泉旅游发展模式粗放,忽略细分市场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阶段,森林温泉旅游已经从单一、粗放型转化为多元化、复合化.随着女性意识的提高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女性对休闲活动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在开发森林温泉旅游过程中,缺乏对市场的细化,导致森林温泉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

3.1.3 森林温泉旅游质量有待提高,缺乏品牌形象

森林温泉主要内容是以森林环境为依托,以体验自然、感受温泉文化为基础,从而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近年来,森林温泉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业规范,出现温泉市场混乱等问题.与此同时,缺少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引导,导致产品质量低等问题.而且缺乏针对性,针对女性市场的森林温泉旅游甚少.

3.2 开发模式研究

根据对女性休闲的全方位分析,考虑森林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顺应现今旅游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市场消费特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森林温泉旅游产品.本文结合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和女性市场,提出相对应的开发模式.

3.2.1 实现N+1、1X森林温泉运营模式

森林温泉旅游的开发及运营由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居民等相关利益群体组成,为实现森林温泉旅游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需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将品牌、文化精髓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注入开发过程中.因此,在开发模式需考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文化辅助三位一体的联动开发模式.同时也实现多方统一服务温泉旅游“N+1”模式.

为打造森林特色的温泉旅游产品,同时提出“1X”开发模式,以森林丰富的环境为背景,X为旅游产品具体的吸引物,即温泉旅游.针对女性易受品牌营销影响的心理特点,森林温泉开发应更注重女性的心理对养生、禅修等需求以和女性社会团体参与的规划,不仅可满足女性自我实现的需求,且使得森林温泉旅游取得积极的社会影响.

3.2.2 实现1+N森林温泉产品模式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升级转型阶段,从观光型旅游转向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类型,消费者更倾向于休闲娱乐、养生康体、深度体验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森林温泉旅游顺应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构建旅游休闲度假的综合体项目.因此,构建一个核心,多个辅助产品的体系是实现森林温泉旅游的首要模式.

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中的温度、湿度、高度、洁净度、优产度以及绿化度、负氧离子浓度等进行检测,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打造康体文化温泉系统产品.产品不仅吸引更多层次的消费群体,而且丰富了温泉旅游产品,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在打造静谧、清新、养生养颜的温泉综合体,满足现代女性对自身美和释放自身压力的需求,在负氧离子浓度高的地区进行温泉调理,也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休闲体验最大化的目标.

3.2.3 实现1+1森林温泉细分市场

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也要有敏锐的了解市场的变化趋势.需针对消费者营造经济体验,并形成满族消费者心理的体验产品,才能准确的获得目标市场.对于女性休闲旅游市场的需求,根据女性对旅游要求的特殊性,以森林温泉为核心,打造养颜、放松、静谧、安全的系列女性温泉产品,形成女性独特的温泉品牌,实现“1+1”开发模式.

在这种开发模式下,温泉旅游产品开发逐渐精品化.森林温泉旅游精品化的开发模式不仅在产品类型上显示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打造了专属女性的旅游产品品牌,而且满足其休闲联络感情的需求.在传统的温泉基本功能基础上,深度挖掘其对女性身心的作用,打造精细化、品质化产品.

4 结论

森林温泉旅游仍处于新兴阶段,且对于温泉旅游的开发模式可通过多维度进行分析,本文只选取女性视角对森林温泉开发研究进行分析.针对女性不同年龄、心理特征等方面结合地域特点对温泉旅游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孙阳静.以温泉养生为主导的温泉会所建筑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2〕郑耀星,李明亮.基于女性休闲视角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以福州市温泉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150-154.

〔3〕王艳平.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J].旅游学刊,2006(01):59-63.

〔4〕王华,彭华.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旅游学刊,2004(05):51-55.

〔5〕王华,吴立瀚.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2):109-112.

〔6〕王艳平.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温泉地的公益性建设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报,2005 (05):67-71.

〔7〕陈晓磬,王艳平.旅游规划视野下对森林温泉的框架性认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06):68-71.

〔8〕卡拉·亨德森,黛博拉·拜尔列席基.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0.119-145.

〔9〕Leaman O,Carrington B.Athleticism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gender and ethnic marginality.Leisure Stud-ies,1985,4(2):205-217.

〔10〕胡金凤.女性休闲现状及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07):136-138+165.

〔11〕顾雅青.女性旅游者休闲旅游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12〕蒋素梅.休闲旅游的特征及女性休闲旅游吸引策略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02):64-66.

〔13〕李慧英.论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观点[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5(02):1-5.

〔14〕吴芳.掌握女性消费心理 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J].商业研究,2006(12):195-197.

F590

A

1673-260X(2017)08-0132-03

2017-05-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4)

猜你喜欢
温泉森林旅游
KAI BEPPU温泉酒店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
哈Q森林
旅游
哈Q森林
哈Q森林
露天温泉
哈Q森林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