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前瞻与思考

2017-03-30 02:49席亚凤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学校

席亚凤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健康中国背景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前瞻与思考

席亚凤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健康中国背景下对我国学校发展的积极影响与作用,并从影响的角度出发揭示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未来健康中国背景下发展的学校体育寄予前瞻与展望.

健康中国;学校体育;发展

2016年5月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国家站在振兴民族繁荣的角度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和发展方式做出了重要的变革.在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同时学生身体和心理协调统一发展才是国家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同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健康中国的大环境下首次将健康引进教育的领域,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大学校与健康教育相联系的发展模式是现当代的首要内容,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义务[1].本文将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运用到学校体育的现代化建设中,正确的将改革创新协调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在健康中国背景的带动下,对构建我国学校体育健康的发展理念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现代化建设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1 健康中国背景下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1.1 健康中国背景下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国民的健康水平是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基本保障.建国后,国家各层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工作规划与安排,持续不断的颁发有关文件,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健康水平关乎国家的兴衰,《意见》中指出加强学生课堂体育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相互关联,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兴趣爱好,重视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改革水平,丢弃应试体育教育不正当的体育观念,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体能和智力情况,便于以全新的姿态、健全的体系、注重体质发展的学校体育的新兴发展格局的形成与转变.

1.2 健康中国背景下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每年国家和教育部定期拨款,实施青少年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测试计划,定期测定青少年的体能和体质健康状况,根据每年的检测结果,为学校体育制定更合适学生的体智能计划做充分的准备.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到2030年我国各学校体育设施场地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为保证学生每天课上课后的体育运动顺利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做出必要的保障[2].健康中国2030中提到要重点强化健康学校建设,不仅强调学生身体健康,还要加强学生有关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合理完善学校的食品安全规划,为学校体育的优化发展又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1.3 健康中国背景下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文化基石

健康中国的重中之重是学校体育,而学校体育将健康中国中的健康思想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其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融通的联系,健康中国作领头,学习体育作引子.健康中国提倡要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要求基本保证学生至少掌握1项以上体育技能或运动,要求每个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学校体育将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发展目标,将“健康第一”的观念传承到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上,使学校体育不仅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而且发挥体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培育现代化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思考

2.1 现当代学校体育中的体育课是否缩水

就现当代社会来看,90后00后的孩子娇贵无比,长辈及父母很少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连体育课的体能能力课都坚持不下来,很多孩子乘机逃课撒谎请假延误体育课,加之父母的宠爱使得现在的孩子厌恶体育课,体力和体质健康测试水平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许多家长认为把时间花在体育课上是浪费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故此体育课的上课质量和教学情况不很理想.多年来,学校体育课都是每周两节,目前很多老师认为文化课相对于体育课尤为重要,固将体育课该为文化课的现象比比皆是.本来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就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再缩减体育课,学生锻炼的时间就更不够了.新课标背景下,目前教育部改革中考体育制度,加大体育成绩占录取成绩的比例,在这种政策的鼓动下,多数家长又提高了对体育课的热度,鼓励自己的孩子认真接收体育老师的指导和安排.课后还为孩子报各种加强体育技能的辅导班,目的是让孩子在中考体测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考上心中理想的学府.各家长举手投足之间都体现了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科歧视的观点.学校体育没有缩水,各家长反而重视体育科目.环境和政策的指令下观念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进一步想,家长到底是为了体育成绩分数高还是想让孩子的身体健康得到发展呢,这是令人争议的问题,我想,孩子的健康尤为重要吧,相信广大家长也不要一味的追求成绩,多为孩子的健康考虑点吧,做到健康也要,成绩也好这样的选择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2.2城乡之间的学校体育文化差异是否拉大

相比于城市来说,农村学校体育比较落后,出现“一师多带”的情况.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水平达不到教育部的教学水平,一门科目的老师要带多门科目的教学内容,使得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严重下滑[3].偏远山区的孩子可能连体育课是什么都不知道,对于教学环境和体育器材更是陌生无比,体育课的进展很难维持下去.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是城乡拉大差距的原因.因此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如果对于地域的环境和设施偏差很大的话,难以将健康体育的思想传达和继承下去,在资源共享充满朝气的时代,我们同处一个地球,将城乡差异缩到最小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2.3 学校体育中体育教师的待遇是否公正合理

很多人认为学校工作中最轻松的就是体育工作者,认为他们不用批作业,不用备课,认为体育教师就是让学生在操场跑两圈学生出汗就行,这样的错觉已经蔓延到千家万户的心里.殊不知,学生的体质健康担在他们的肩上,他们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耐心讲解.其实,体育教师也要备课,也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还要维持组织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内容,体育成绩和体能水平的高低不是立竿见影就能看到效果,而是平时点点滴滴,一朝一夕的成果.很多家长因此觉得体育课的存在似乎无所谓,将体育锻炼弃之不顾,对体育老师的态度更是置之不理.因此,体育教师在时代的召唤下,能否受到和其他科目教师同等的待遇是我们学校体育发展顺利的力量之源.体育教师是指导锻炼,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源泉,将体育老师放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思维和观念去审视,是十分棘手的问题,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需要我们去据理力争,体育教师的位置是否正确,决定着我们未来学生健康水平的发展状况.用合理的心态去评价这个健康体系势在必得.

3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前瞻

3.1 树立健康正确的学校体育发展观念

按照大脑活动规律,在每天课后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既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又可以合理科学的使用大脑,提高学习效率.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让人体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得到极大的解决.常言道,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兴趣爱好直接激发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的行为也会促进孩子的认识能力,所以父母要有锻炼的意识和准备,让孩子从父母的身上看到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将健康的理念发扬光大.

3.2 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发展氛围

有调查显示中美教育之间最大的差别,大概就是:体育.深切落实党中央的有关规定,加大宣传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学校体育的发展落到实处,完善学校体育的设施设备,保障学生顺利完成体育教学活动计划.尤其对农村比较落后的地域,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教学水平和教学设施,慎重考虑到城乡差异,完善乡村的教学环境,加大投资力度,不容忽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不能让农村地域的学校体育落后于城市,不能将农村体育教学弱化,在青少年成长的高峰期,脑力、体力开发、锻炼都需要我们教学环境的给予与支持.将弱化的体育设施实行资源共享,让阳光体育走进农村,走向校园.校内校外建立体育锻炼计划,制定体育课后作业.消除城乡之间的体育教育文化差异.体育工作人员要身担重任,将健康中国的责任与义务传承下去.

3.3 为健康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健康与国同步,未来与每个同行.未来15年,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是经济稳步增长,人民健康持续上升的发展时期,消费结构为发展健康理念开拓道路,科技创新为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4].

青少年体育教育和体育改革是两会讨论的热点话题.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健康则国健康.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未来中国发展趋势的走向.始终将学校体育作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依托,以机制改革创新为最新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中国梦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当代青少年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国梦的核心思想发扬光大,青少年定不辱使命,肩负起历史重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1〕马明兵、汪庆波.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98-100.

〔2〕李洪川.对近20年国家出台学校体育法规政策的梳理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9):1-5.

〔3〕王健、潘凌云.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体育科学,2013,33(11):17-26.

〔4〕张文鹏、王健.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政策的演进:基于政策文本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2):14-23.

G807

A

1673-260X(2017)08-0173-02

2017-06-09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学校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