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剑铸“剑”

2017-03-31 13:36王虹力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铸剑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作为现代作家的旗帜性人物,鲁迅先生以其锐利、诙谐的语言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沐浴在江南烟雨的朦胧,汲取着江南人文的荟萃,鲁迅先生为后世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于江南的柔美,鲁迅先生更多的展示的是一种凝立和坚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浪花淘尽,千古积淀依然厚重。鲁迅先生从小就喜欢阅读古代典籍,可谓深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在他的小说作品当中,特别是在他的历史小说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浓浓的传统气息和雄浑的文化积淀。本文就《铸剑》为切入,试图来窥探一下鲁迅先生文学创作与传统人文资源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铸剑;剑;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资源

1935年被鲁迅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铸剑》是一部极为精彩而独特的作品。它文笔谐趣与瑰丽兼具,整个小说始终笼罩着一种恐惧悲惨的气氛,从犹豫踌躇到成熟勇敢的眉间尺,到神出鬼没、智慧过人的黑色人,再到残暴冷酷的国王,构成了一组复仇关系。复仇主题是自古就有的,作为一部历史小说,《铸剑》在充分吸收传统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更是融合了鲁迅自身的诸多生命体验。先生以剑铸“剑”,锻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利剑”。贺麟先生说过:“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围里,现代决不可与古代脱节。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文化或历史虽然不免经外族人的入侵和内部的分崩瓦解,但也总必有或应有其连续性。”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剑,自古以来都是侠之大者的必备物件。在千年的岁月洪流中,它所蕴含的意义也日渐丰富起来。从单纯的兵器逐步演化为了军事势力,甚至成了一种政治权利的象征。正如我们在电影《英雄》中所看到的残剑在沙漠中书写的“剑”字一样,那是象征了一种统一的政治思想。《铸剑》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活在一个热兵器时代,鲁迅先生为何对“剑”如此热衷?先生选择了“剑”这一意象来结构本篇历史小说,其不单单包含了一种复仇的主题在里面,更是倾注了作者对于看客的深深仇恨,对于国民劣根性的冷酷直刺。小说《铸剑》中,复仇者、代人复仇者、被复仇者的斗争都围绕着“剑”而展开。鲁迅以“剑”作为武器,在写复仇故事由民间到宫廷再到民间的三个地点转移中,将尖刻的笔端对准看客。鲁迅先生从独特的观察视角表达了在绝望中抗争的独特生命体验。

剑,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自古道:“男儿立身惟一剑。”仁人志士们都将这把闪耀着青光的剑视为正义的化身,并且用它去评断人间的是非曲直,从而开拓自己的人生。“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这是具有无穷震撼力的历史回声。自然,武士看重的是“剑术”,所谓“百日刀、千日枪、万日剑”,因为剑乃百兵之王也。鲁迅先生是文人,他更看重的是“剑魂”,即从剑影中透发出来的精神与意志。

宋代陆游的诗最为鲁迅所喜爱,这位“少携一剑行天下”的绍兴诗人留下多少慷慨壮歌,让后人世代铭记。比如:“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醉中拂剑光射月,往往悲歌独流涕”(《楼上醉歌》)。文武皆备的陆游,借剑抒发自己不屈的斗志与报国的理想。从鲁迅先生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陆游的些许身影,他们都有着剑士的豪情和锐利。

读鲁迅先生传记,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先生自身与“剑”也有着不小的渊源。“戛剑生”这是鲁迅先生使用的第一个笔名。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鲁迅也是一名有着一腔热血的剑侠之士。作为一个由医生转变为文人的“剑士”,鲁迅怀揣着古代侠士的济世豪情,以笔作武器,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做着残酷的斗争。之于传统的侠道之士,鲁迅先生的“剑”之所指更为彻底、深刻,它触及到了整个黑暗统治的根基。“剑在,人在”,如同古代的执剑之士,鲁迅先生始终奋战在第一前线,并十年如一日。手中之剑和心中之“剑”交相融体,共同铸造着无坚不摧的大剑。

为了表达自己的昂扬斗志,《铸剑》应运而生了。《铸剑》主要是根據《列异传》的“三王冢”和《搜神记》的“三王墓”的故事写成,鲁迅将短短几百字的历史材料“新编”成万余字的小说。之于传统的狭义复仇,《铸剑》的复仇主题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个人的复仇升华到自觉地为普天下千百万被侮辱、受迫害的人民群众向反动统治阶级反抗战斗的重大主题。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女师大风潮”到“三·一八”惨案,鲁迅看到了反动派的凶残和狠毒,也亲眼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多少中国的脊梁在同反动派斗争时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坚强意志和殒身不恤的英雄气概。他们为苦难的中国流血牺牲,他们不是为了报私仇、报家仇,而是为了千百万劳苦大众的自由、幸福,奋不顾身地反抗腐朽反动的统治者。同时,鲁迅也亲身参加了向封建势力、军阀统治者的斗争。在长期斗争中,鲁迅树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为国为民向反动统治者复仇的思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座右铭。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鲁迅创作出了《铸剑》,为整个劳苦大众而依然拔出了复仇之剑。

小说中剑的锻造是因为王妃生下一块铁,国王便请最好的铁匠铸一把剑。为何要将“铁”铸成“剑”为何国王只要求铸一把,而眉间尺的父亲却铸成雄雌两把?“剑”成为一切事情发生的缘由,贯穿小说始终。因为剑,眉间尺的父亲被杀,剑又是复仇的工具,最后三个头颅在剑下相聚,于鼎中争斗。“剑”沾染着太多的血腥和戾气,积聚着太多的仇恨,拔剑出鞘的锐气势不可挡。国王要人铸剑,名义上是用来防身、杀敌、保国,可是成为“剑”的拥有者后却“常常要发怒;一发怒,便按着青剑,总想寻点小错处,杀掉几个人。一看见宫里面大家的愁苦的情形,便知道又是照例的祸事临头了”。此时,“剑”成为政治权利的象征,拥有天下独一无二的宝剑的国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但不为人民谋利益,反而随心所欲地杀戮解闷。这是眉间尺的父亲早已预料的事情,在接受任务时,他就预料到“剑”成之日必是身亡之时,因此将铁铸成雄雌两把利剑,并为将来的复仇留下了最有力的武器——雄剑。小说围绕剑来结构行文,又通过剑来表现主题,可谓以剑铸“剑”,将剑的深层含义一一彰显,并在传统的剑侠之道上融自己的生命体验于一体,形成了属于鲁迅先生自己的独特的“剑道”。

林语堂在《鲁迅之死》一文中说:“鲁迅与其称为文人,无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是足以语鲁迅。”鲁迅在《两地书》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改革最快的还是火和剑。”在吸收古代的侠义之道和“剑意”的同时,鲁迅先生更是融入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独特体验,以剑铸“剑”。从《铸剑》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一贯对愚昧、麻木的国民性的厌恶态度,他不断针砭那些如鸭伸长脖子的看客;不断暴露那些动不动则跪下去的“百姓”;时常鞭笞那些对统治者“很忠愤”、“咽着泪”的封建走狗、御用文人以及当时的迷信之风。

《铸剑》只是鲁迅作品的一个小小缩影,鲁迅以笔为剑,游走在充满混沌与迷茫的文坛上,他是一名真正的文坛“剑客”,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将传统的“剑侠”情怀继承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贺 麟. 文化与人生[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2] 鲁 迅. 《铸剑》出自《鲁迅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2:423.

[3] 林语堂. 《鲁迅之死》出自《林语堂名作欣赏》[M].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1.

[4] 鲁 迅. 《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与许广平通信第十封”[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9.

【作者简介】

王虹力(1990—),女,四川营山人,硕士学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铸剑中国传统文化
老铸剑师的秘诀
论《铸剑》的复仇母题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鲁迅《铸剑》中被解构的复仇者形象
小说《铸剑》中意象的融合
鲁迅与茅盾历史小说的叙事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