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对“全能记者”的塑造

2017-03-31 03:05潘文忠
新媒体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全景式全媒体转型

潘文忠

摘 要 全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最大程度地整合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颠覆了传统媒体业的运作模式。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媒体内容的多元化促使传统媒体必须加快向全媒体的转型,在这样的全媒体战略环境下,新闻的采集者与传播者——记者,不再只是简单地进行现场采访、拍摄、电话连线以及录音报道,而是要通过视频、图片、微博、微信、音频等多种形式,以全方位、立体化这种全新的报道形式为观众、听众、网友们呈现全景式的报道,向专家、杂家和名家的“全能记者”之路发展。

关键词 全媒体;转型;全景式;全能记者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4-0141-02

1 全媒体概念概述

科技的发展推动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互联网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受众对信息多元化的需求,催生了“中央厨房”融媒体大环境,全媒体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全媒体是一种全渠道获取信息的方式,声音、图片、文字、视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载体,延伸至各个终端,实现人们随时随地交流沟通、传情达意的目的,开启了媒体形式从有形时代向无形时代迈进的序幕。

全媒体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信息传播工具,还涵盖了视听触嗅等一切接受信息的感觉系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它还会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传播渠道与接收形式,实现专题的深度解析、服务的细致划分、途径的全面整合,达到全面覆盖、全息传播的最佳效果。

2 全媒体记者分析

1)全媒体记者的衍生背景。媒体记者是国外传媒界提出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它更多是顺应媒体环境进行的一种职业描述,是将采集、编写、摄影、摄像、录入等多种能力集于一身的职业。这项职业涵盖了一切传播渠道——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

在16世纪的欧洲,商业活动开始变得频繁,各项经济活动促使达官贵人和资本家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换信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了专门以采集和买卖信息为生的人,他们是记者的雏形。

最早的记者身兼编辑和出版工作,随着资本加剧聚集,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信息也成几何倍数的增长,逐渐分化出各种类型的报纸,也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一人身兼数职已经不能满足报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记者逐渐明确了行业界限。

20世纪末,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媒体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到21世纪,传统的业态被彻底颠覆,报刊、广播和电视这些传统媒介的优势不复存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威胁日盛,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全媒体发展的时代快步走来。为了生存与发展,新闻业开始广泛使用新生的电子产品,记者一方面需要迎接新业态的挑战,一方面也具备了转型为“全能记者”的物质基础。

2)全媒体记者的行业挑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站、视频网站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传播业的内部分工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连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拍摄视频、做直播等形式,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传媒业的门槛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低,这也直接造成了经营效益的微利化。从经营成本考虑,新闻业不会也不允许再同时派出多套人马对同一个新闻事件进行采集、拍摄、编辑与报道,记者必须身兼数职,不仅要做多渠道信息采集、还要写文稿、拍摄照片,甚至对所有相关背景以及拍摄花絮做出整理,要同时为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手机台等多种平台提供信息。如果说记者最初以全能的姿态出现完全是自身的追求与历练,那么当下的全能记者则是为了顺应融媒体发展的潮流,不得不学习、掌握的基本技能。

实际上,全媒体记者更大的困境来源于时代。以西方先进成熟的传媒业为参照,我们看到,越是顶级的媒体,其内部的岗位设置越是精细,其中岗位的分工和各自承担的职责也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说,行业发展对人的终极要求是专业而不是全才。由此看来,我国的用人机制还处在一个相当落后的阶段,每个人无法把自己的长项发挥到极致,因此,组织的价值也无法转化成为最大的效益。如果说,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记者的挑戰是显性的,那么传统媒体粗放型的用人机制是对记者职业根基最大的挑战。

3)全媒体记者的发展趋势。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受众所处的位置和需求。每一个社会人都可以更加快捷的获得大量的信息,并迅速的将其分享出去,信息发布者和受众已融为一体,个性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媒体必须放下身段,重构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确保媒体产品的内容和形式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受众的需求变化。因此,全媒体记者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担任策划、采编、撰写、拍摄、制作等全方位的工作,当好把关者的角色,帮助公众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准确的、有效的、价值高的信息。这就要求,作为融媒体环境下的全媒体记者,首先要有思维模式上的“破”,其次要有采编技能上的“全”,成为能够娴熟地运用多种新闻报道手段的“全能记者”或“多面手”,一方面站在信息源对其进行筛选、甄别、整理,成为一个资讯与信息的加工站与中转站;一方面能够胜任写作、采访、摄影、摄像,制作音频、视频,玩转网络、发送微博和微信等。而且这些报道手法经常需要在新闻事件现场同时使用,要求记者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方位能力。始终保持自己的核心技能与专长,使自己不至于沦为流水线上的“加工厂”。

3 全媒体记者必备素养

目前,面对传媒新生态、传播新局面,全媒体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而打造一支过硬的“全媒体记者”队伍,则是实现媒介转型、再造、升级的重中之重。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记者需要同时为报纸、电视、广播、网站、手机等多种平台服务,则对全媒体记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行业专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会根据各自的天赋发展出不同的特长,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侧重性的展现。著名记者的成功范例说明,专是做好新闻工作最重要的资本。无论是综合记者还是专栏记者,无论是传统媒体的记者还是全媒体的记者,其工作的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一片全能型的呼声之下,不放弃“专”才是正道。

在这里,专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的是需要具备专业的新闻传播学知识,能够熟练的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介质;第二层指的是需要成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的专家。集领域专家和行业专家于一身,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文化杂家。文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任何事情只要是有可能,都会尽量和文化沾上边。但是新闻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内的其他事情,它在受众的选择上是没有主动权的,也就是说,它是处于被选择的地位。而能够被选择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满足受众对于某个未知领域的探索与了解的需要。为此,记者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如果说专是核心,杂则是辐射,尽可能多地了解所在的行业,对于个人在行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巨大的。虽然是杂家,但也要杂有定法,首先要对和本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有涉猎,有研究,主要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学等,这些知识构成了杂的主体。其次,要不断学习,开拓视野、丰富头脑。在全媒体时代,琴棋书画似乎并不能对工作产生实际的作用,但是,恰恰是它们颐养着人的心性,使其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使其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能时刻保持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荡涤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能量,使新闻报道散发出人性的光芒和蕴含着穿透人心的力量。

3)职业名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每一次新的变革的出现总会带来社会关系的改变。在媒体领域,全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和人、人和社会、媒介和媒介、媒介和人、媒介和社会的关系。但是,变化中必然蕴含着不变,不变的是团体的合作,是对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学习,具备跨媒体传播的意识,培养多媒体报道的思维和理念,懂得不同媒介的传播效果,知道如何针对不同的媒介,将信息转化成不同的媒介产品。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这就是个人的职业素养,是个人在行业中,看待并对待变化与坚持的辩证关系的能力。尤其在全媒体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种能力愈加珍贵。如果说知识结构的建立是个人主动的选择,那么职业素養则更多地体现是一种品质的坚守。有了这种坚守,才有可能在众多从业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职业名家,改变行业现状。

全能记者既是全媒体的产物,又是全媒体实现的路径。全媒体赋予时代颠覆与创新的双重含义,恰恰是对全能记者践行职业秉性,实现职业本位的深刻启迪。

参考文献

[1]车永波.全媒体探索:全新的媒体传播模式[J].新闻战线,2010(3):79-81.

[2]姜慧梓.全媒体记者转型的创新路径[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3]郭培平.论全媒体记者的“专”与“杂”[J].青年记者,2010(15):77-78.

[4]陈一新.全媒体记者如何掌“全”[J].新闻战线,2011(2):80-81.

[5]詹新惠.正确培养“全媒体记者”[J].青年记者,2011(6):14-15.

猜你喜欢
全景式全媒体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峨眉武术全景式教学模型及智能实施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ll Spectrum Teaching Method in Office Oral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提高“全景式”教学法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全景式”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