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理学家序跋中的美学思想

2017-03-31 23:25董洁
青年文学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理学家序跋美学思想

摘 要:宋代理学兴盛,理学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其所创作的序跋不同于文章家所撰序跋。本文从宋代理学家的序跋中分析这一群体独特的美学思想和文艺观。

关键词:序跋;理学家;美学思想

作者简介:董洁(1992.10-),女,云南昆明人,山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01

理学是儒家发展到宋代产生的新的思想形态,宋代理学是以“理”或“道”为思想核心的儒家思想学说。理学家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进行融合改造,建立起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实现了儒道佛三教合流。它把儒家的伦理纲常上升到了世界观的高度,建立起哲学本体论,把以传注经书为主的传统儒学,改造为以精巧的哲学思辨阐发心性义理为基本内容的性理之学。

一、理学家群体序跋中审美静观与主体心态的涵养

宋代理学家强调人格美,重视道德的涵养,倡导主静或主敬的涵养方法。从理学家的序跋中可以看出一些倾向,如朱熹崇尚平实自然、明白晓畅的文风,周敦颐提出主静和去欲,程颐主张自静与涵养,通过涵养达到内在的中和状态,情感发出后自然而然合乎中和的规律。

理学家所提倡的主静和涵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平淡自摄”与“以物观物”。

“平淡自摄”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自然”很相似,二者都不仅是一种风格和人生境界,还是一种创作方法。作为创作方法,“平淡自摄”强调随感而发,自然而成;作为人生理想,“平淡自摄”是一种超越名利荣辱等现实价值规范的人格境界;而作为艺术风格,“平淡自摄”是诗文创作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平淡自摄”一直是宋代文学家的审美追求。北宋张耒在《贺方回乐府序》中云:“文章之于人,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孙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情性之道也。”[1]在此,张耒提倡文章应不事雕孙而自然道出。南宋何梦桂在《题方山翁牧歌樵唱诗序》中云:“余每爱牧歌樵唱之出于人心自然之韵。蹄阳出没,烟雨阴晴,时听欸乃之发于柳边竹外者,声若出金石,是岂世间宫商之所能宣,丹青之所能绘哉。”[2]在此,何梦桂强调情感应自然流露而不造作。理学家对于平淡自然之美的追求相对于纯粹的文学家来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代理学家的重要代表之一魏了翁在诗文创作中平淡自摄的文风也非常突出,追求语言之朴实无华。魏了翁在其序跋中主要以自然无华作为评人、品文的一个标准,从而体现其“平淡自摄”的审美追求。魏了翁自然无华的审美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推崇创作主体淡然的人生境界。魏了翁对创作主体平淡自然精神的追求在他的序跋中多有体现。 其次是提倡自然为文的创作方法。魏了翁提倡一种不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的创作方法,在其序跋中多次用到“肆笔脱口”一词,如“其片言寸赎得诸脱口肆笔之余”。下笔写作文章时情感应自然流露,而非苦吟也不是字斟句酌,这样形成的创作状态可谓行云流水。这种创作状态形成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创作主体立足本心。魏了翁在其序跋中提倡一种自然为文的创作方法,同时认为作文时能给人以“平淡自摄”的艺术效果归根结底是创作主体有所“本”。

魏了翁在其《费元甫注陶靖节诗序》中云:“《风》《雅》以降,诗人之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物观物而不牵于物,吟咏情性而不累于情,孰有能如公者乎”。魏了翁对陶渊明“不牵于物”、不累于情,一切出于自然的自由创作状态予以充分肯定。先儒所谓经道之余,因闲观时,因静照物,因时起志,因物寓言,因志发咏,因言成诗,因咏成声,因诗成音,陶公有焉。魏氏的这段话与邵雍自序其诗集中的言论又是何其相似,这说明魏了翁心中的陶诗与邵雍那种平易浅近的风格极为相似,同時这段话也提到另一个重要的观点:“以物观物”。

邵雍《观物篇》中提出“以物观物”的原则,“以物观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排出“我”的因素,也就是关照主体的主观因素,不带情感观物,人的心性也就不会被情感蒙蔽了,以纯粹的心性去把握外物,心性明澈,把握事物的本质,达到与外物本质性状的契合。同时邵雍也提倡“以理观物”,这二者的区别在于“性”与“情”的不同,“性公而明,情偏于暗”,也就是说“以物观物,情也。”

二、宋代理学家序跋中所体现的道德伦理化倾向

宋代理学家在论述文道关系中,突出强调“道”的地位,认为“道”是文章所应该表现的根本内容,而文则处于从属地位。他们所提倡的“道”可以理解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北宋周敦颐和南宋朱熹都提出过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出自《通书·文辞第二十八》,这里以车子的载物之用和轮辕的美饰来比喻文与道德关系,周敦颐认为,对于文与道德关系,文饰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周敦颐认为文章是表现道德的工具,这样就把文章的内容限定在狭小的范围之内。这种思想认识与古文家的观点有着根本差别。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家的集大成者,在有关文道关系问题上主张文道合一,这在他的序跋中也有体现,朱熹的文论,其核心是“文”与“道”的关系。对于朱熹的文道观,有一种看法认为,朱熹作为理学家,继承他所崇尚的二程提出的“作文害道”观,是重文轻道的。

总的看来,理学家序跋中关于文道关系的讨论沿着主张道德义理的理学思路深入了一步,但是也体现了重道轻辞、重理轻文的思想倾向,甚至出现了“作文害道”,力图以道黜文的主张,从而走上了取消文章创作的主张。

注释:

[1](宋)张耒集卷四十八李逸安、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755.

[2](宋)何梦桂题方山翁牧歌樵唱诗序曾審庄、刘琳全宋文第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擞教育出版社,20026:111.

猜你喜欢
理学家序跋美学思想
“格物致知”与“以物观物”——两宋理学家咏物赋创作探赜
《潜夫論》版本考述及其序跋題識輯錄
明清戏曲序跋研究笔谈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民国理学家群体的政治认同及其嬗变——以灵峰精舍为例
论日本咖啡店的元祖及其历史功绩
邹著序跋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