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尺目刮
——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

2017-03-31 02:37陈雨蕉首都博物馆
民族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傈僳族歌舞山羊

■陈雨蕉(首都博物馆)

阿尺目刮
——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

■陈雨蕉(首都博物馆)

在云南美丽而险峻的“三江并流”自然遗产保护区的腹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生活着8万多人的傈僳族人民。他们生活在澜沧江两岸雄伟的深山之中,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这个生活在大山中的民族不甚了解,这也给这个民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入到这片神奇美丽的傈僳族聚居地区,并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田野调查,特别是在维西县叶枝、康普、巴迪等澜沧江沿岸高山中的傈僳族聚居地带。

尤其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些傈僳族地区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民间舞蹈,名叫“阿尺目刮”的歌舞。这种群体性的舞蹈不仅舞步别树一帜,而且配有特殊的、模仿山羊声音形成的曲调。

■阿尺目刮的由来

“阿尺目刮”歌舞的来历到目前为止没有考证的结论。现有的资料都是来自于民间人们自己的传说。就此歌舞的来历我们也对当地老艺人进行了访问,据老艺人们讲述,“阿尺目刮”是傈僳语的称呼,意思是“山羊的歌舞”,又称为“倮当目刮”,“倮”是“箐沟”的意思,“当”有两层含意,一是“在”的意思,二是“装下”的意思,连起来是箐沟中在或装下的歌舞。“阿尺目刮”是他们的祖先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的,是当地人长期游牧生活中,模仿山羊的声音和动作而形成的一种相互间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羊是傈僳族最喜爱的家畜,他们对羊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的祖辈以大山为家,以羊为伴,世代在林间草地中牧羊生活。模仿羊的叫声和动作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今在“渴倮爪”的调子中许多唱词是以赞美山羊的诗句来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洛、新洛等地的傈僳族现在还保持着羊角挂在正房中央和大门上,以示祭羊的习俗。

这种模仿羊、以羊的声调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感情的歌舞,在其他民族中还是比较少见的。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歌舞还可能和这个民族的历史渊源有着重要的联系。傈僳族及彝语支的众多民族都源于氐羌族群。据方国瑜先生主编的《云南地方史讲义》上记述:“羌族最早时期,住居在黄河上游,现在甘肃、青海连接的山岳地带,《说文》:‘羌,牧羊人也。’是游牧民族,迁徙无常处。……云南羌语系氏族,是自北而南发展来的。……”按照傈僳族自己说法,他们的民族是“追赶太阳的民族”,其实也就是这个善于牧羊的民族逐水草而迁徙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追求。正是由于这种牧羊的历史传统,使得傈僳人民对羊有着特殊的感情,逐渐形成了模仿羊的声、形来表达感情的形式。

■阿尺目刮的特点

第一,“阿尺目刮”这种歌舞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同场地有不同的表现,无论什么时间和场合都可进行,也不因场地的大小和人数的多少而影响歌舞所表现的内容,只要人们高兴,随时随地都可以跳唱。人多人少或场地大小主要因人因事而定,它的队形也有十几种变化,如:“左倮邓”(圆环舞),歌舞者围成一个大圆圈,站时男女可以手拉手,也可以搂肩搭背,有时男女各站成一边,舞蹈时朝顺时针转动。“腊腊邓”的跳法则是舞者站成一个大圆圈,歌舞时朝里进四步一跺,朝外退四步一跺。“阿尺邓”(跳山羊),是由男领舞者或女领舞者带头,形成连绵不断的曲线运动。“搓玛邓”(对脚板)男女各站成两排纵队,舞蹈时相互对脚板,同时整体朝顺时针方向移动。“阿来几”(龙盘旋),由一人或二人领头走成二龙吐水队形。“别别玛”(舞旋风),参舞者手拉手,合着大家的脚步声走成“卷席筒”队形和“蝉退壳”队形,以示羊群下坡的风貌。“切勒涡制破”(磨盘旋转),歌舞时站成大圆圈进行相互穿花队形。“矣然邓”(迎宾舞),保持两大排队形相互插花碰肩动作。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的队形和场记,这就组成了“阿尺目刮”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

第二,模仿山羊的跳跃动作是“阿尺目刮”主要特征。舞蹈的动作主要是以转身大半圈“搓”“跺”“蹋”的摆跳、低头、抬头等的动作为主线,附合者手、眼、步法的密切配合,组成协调行的舞蹈动作。热烈粗犷的步伐和轻悠的摆闪,构成了“阿尺目刮”歌舞轻重缓急相并的风格。在整套舞蹈动作中,能清楚地看出模仿山羊动作的痕迹,配上模仿山羊的悠悠歌声,让人有一种穿透时空的震撼感受。

第三,悠悠长鸣的仿山羊歌声,是“阿尺目刮”歌舞的关键所在。这种歌舞没有乐器伴奏,以一人或二人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带头起音唱出引子为开端,尔后参舞者全体帮腔合唱,同时进行舞蹈动作,歌唱完一段后又由领舞者接着唱出引子,就这样依次轮回歌舞,时间的长短,主要是靠男女领唱者的唱词水平,如相互对答不上,歌舞将会停止。“阿尺目刮”歌曲主要表现山羊的声音和神韵,乐曲悠扬婉转,唱时多以颤抖音出现,尤其是开头的一句,无词的起音(称之为引子句),其声颤抖而悠长,宛如林野中山羊的悠悠长鸣,音调曲折多变,蕴含着丰富的感情,用当地老人话讲,是用羊的语言在跟自己心爱的动物——山羊,在进行亲切的交谈,整个乐曲以模拟山羊叫声为基调,听了使人如置高山牧场,引发丰富的联想。曲目歌词没有固定的段句,主要以舞蹈者所要表现的环境和内容,进行临时性编入的。

“阿尺目刮”的曲目有三类,一是“渴僳目刮”,这类歌曲由老人围座在火塘边唱,歌词内容大部分是以讲古为主。在没有文字的时期,老人就是以唱“阿尺目刮”向下一代传授天文、地理、历法、节气、种植、采集以及文学艺术、远古传说等方面的知识,青年人以帮腔、合唱的形式学会了这些知识。二是“色敌目刮”,这类曲调优美轻柔,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爱情调。傈僳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一般都采用对歌的形式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很少用语言表达的方式。三是“瓦器目刮”,这类曲调有缓有急,音符跳跃频繁且幅度较大,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受。

第四,古老的服饰穿戴是“阿尺目刮”的特殊表现。叶枝、康普、巴迪等地的傈僳族从语言、语音及服饰穿戴方面,与其它地区的傈僳族不同,他们琳琅满目的服饰穿为一体。如男服饰给人以剽悍勇猛之感,头戴“壳扒腊哄”(羊毡帽),蓄长发,毡帽边沿围绕一圈“洒捕涡湎”(用红丝线做成的镶边),内衣穿大襟白短褂,外衣穿自纺织的麻布或棉布做成的前襟开口黑白条纹长衫,腰以下开口分为左、右、后三片,腰系羊毛带子,左挎“花腊裱”,佩长刀,右背弩弓、箭包,裤子为大档宽口裤,裤长仅齐膝,打麻布绑腿(过去用竹片穿成的绑腿),婚后的男子左耳戴大耳环,头饰大多数用麦秆编织而成的缨络于发问(当地称为“耍俄朵缀”),前后两根络长至腰间,头顶插箐鸡尾,显示出傈僳汉子特有的气质。

女服饰以“普偏”(直径十公分左右的花纹图案银片)和“拉本”(大小不同的海贝)为装饰,显示出高山型傈家妇女的古朴典雅风范。女式服饰的装扮显得十分复杂,头戴一顶长尖帽,布满海贝,外缘订有由4~6个“普偏”制成的圆形花纹图案装饰。戴长约8公分的大耳环,头发辫子从背后拖至腰部,称为“抗贝仲”,在辫子上系满各种珍珠。胸褂“来俄马省”(五彩宾芬的珠子),上身穿麻布长衫,外穿紫红或黑色坎肩,下身穿麻布制成的百褶裙(壹罗),裙外系绣有花草等图案的围腰,系白色羊毛带子,右挎“花腊裱”,绑腿与男式相同,手戴金、银、铜手镯,右胯间带有用獐子皮制作而成的“平岁”,须边系着三股羊骨或獐子犬齿类骨头。

■阿尺目刮的传承与保护

现在,每次进行“阿尺目刮”歌舞表演时,傈僳族人都必须穿上这些美丽的衣饰,载歌载舞。绚丽而古朴的服饰,深沉而悠扬的歌声,雄健而粗犷的步伐,跺脚、弯腰、回头、转身处处模仿着山羊的动作,让人惊叹不已。这种极具特色的傈僳族传统舞蹈,不仅仅是傈僳人民淳朴、热情、热爱生活的美好心态的反映,也是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各种节庆,各种重大活动,如:嫁娶、丧葬、祭祀、庆丰收时都要运用“阿尺目刮”这种特有的歌舞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仅如此,很多“阿尺目刮”的歌曲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叙事长诗的形式,里面讲述了傈僳族迁徙、历史渊源、天文地理、历法、种植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传承自己知识文化的手段。

综上,无论是“阿尺目刮”歌舞的歌曲、歌词还是它的舞蹈形式,都包含着丰富的傈僳文化的信息,在更多人对它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对这种民族歌舞的保护和传承,使这株璀璨的民族艺术之花能长开不败。

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三江腹地德傈僳文化王国——维西.2005.

2.维西县提供.云南省迪庆州维傈僳族自治县“阿尺目刮”舞蹈的调查报告.2005.

3.维西县提供.云南省迪庆州维傈僳族自治县“阿尺目刮”乐曲的调查报告.2005.

猜你喜欢
傈僳族歌舞山羊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山羊受骗
一起歌舞吧
聪明的山羊
“咱们村来了傈僳族宣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