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河灌区建山渡槽增大流量技术探讨

2017-03-31 09:43袁松涛
四川水利 2017年1期
关键词:渡槽水深矩形

袁松涛

(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管理局,四川 邛崃,611530)

水力计算

玉溪河灌区建山渡槽增大流量技术探讨

袁松涛

(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管理局,四川 邛崃,611530)

本文分析了建山渡槽未达设计流量的原因,提出技术改造方法,即加大上下游水位差,将位能转化为动能,加大流速,加大水面比降,以达到增大过水流量的目的。

建山渡槽 增大流量 技术方案 玉溪河灌区

1 建山渡槽基本情况

建山渡槽位于玉溪河引水主干渠的“咽喉”部位,直接控制灌区灌溉和经济效益。渡槽起止桩号为35+234m~35+533m,全长299m,设计流量为20m3/s,分为U形和矩形渡槽。主体结构槽身为6跨双悬臂加拉梁U形槽壳,长度为192m,每跨长度为32m;槽身设计尺寸宽为3.60m,高为2.40m,内半径1.8m,比降1/800,糙率为0.012。U形渡槽进出口为矩形渡槽,进口段长82m,出口段长25m,设计尺寸宽为3.60m,高为2.60m,比降1/800,衬砌材料为浆砌条石,糙率为0.013。U形渠槽下部结构为A形斜柱双排架,最高27.7m,矩形渠槽为重力墩,基础为混凝土承台,置于基岩上。地质条件为厚4m~7m粘土夹块石,基岩为粉砂质泥岩。

建山渡槽上游渠道为矩形断面,断面尺寸宽为3.90m,高为2.60m,渠道底坡为1/260,衬砌材料为浆砌条石,糙率约为0.013,设计水深为1.30m。下游渠道为梯形断面,断面尺寸宽为3.60m,高为3.50m,边坡系数为1∶1,渠道底坡为1/2500,衬砌材料为浆砌卵石砂浆抹面,糙率约为0.020,设计水深为2.60m。

2 建山渡槽存在的问题

建山渡槽设计流量为20m3/s,建成后实际流量为16.5m3/s。后经多次技术改造,改造后实际流量为17.5m3/s。主要改造措施为:

2.1 抹面减糙

原槽身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表面较粗糙,经过挂网砂浆抹面,糙率由原来的0.015减小为0.012,现糙率已满足设计要求。

2.2 加长U形槽身

将原来的进出口矩形槽身改为U形槽身,进口加长35m,出口加长25m,现实际U形槽身长度为252m。

2.3 改造出口渐变段

渡槽出口原始渐变段为U形断面直接过渡为梯形断面,长度不足,底坡不规则,且出口刚好位于下游渠道弯道处。后经改造,将渐变段加长为25m,增加矩形连接段,由U形断面渐变过渡为矩形后,再过渡为梯形断面。

3 建山渡槽过流不足的原因

3.1 槽身断面积偏小

建山渡槽U形设计断面尺寸为宽为3.60m,高为2.40m,内半径1.8m,设计水深为2.30m,过水断面积为6.81m2。现实际宽为3.45m,高为2.30m,内半径1.7m,正常水深为2.20m,过水断面积为6.31m2,减小0.5m2,按流速3m/s计算,减小流量1.5m3/s。

3.2 槽身底坡偏小

渡槽U形断面设计底坡为1/800。经实测,其中主体U形槽身第1跨为1/860,第2跨为1/1280,第3跨为1/2900,第4跨为1/1500,第5跨为1/600,第6跨为1/650,进出口总高差为0.20m,实际底坡平均为1/960,远小于设计底坡,对应水面比降偏小,且不均匀。

3.3 渡槽预留水头损失不足

经实测,U形渡槽进口段上游矩形渠槽底坡为1/800,根据设计水力要素表,上游渠道正常水深为1.95m,流速为2.67m/s,渡槽设计水深为2.30m,设计流速为3m/s。

如图1,在渡槽进口U形断面1-1和矩形断面2-2间,能量守恒定律为:上游总水头=下游总水头,即:

(1)

式中:h1为上游水深;v1为上游流速;p1为上游水面压强,等于大气压p;h2为渡槽水深;v2为渡槽流速;p2为渡槽水面压强,等于大气压p;Δh为渡槽进口渐变段底板高差;hj为渐变段水头损失;a为能量修正系数;γ为水的密度。

由图1可知,进口水头损失(水面降落)值z1=h1-Δh-h2,代入公式(1)得:

进口水头损失(水面降落)值为z1=0.10m,渡槽进口底板高程设计高差值Δh=h1-h2-z1=1.95-2.30-0.10=-0.45m,U形渡槽进口底板高程应降低0.45m,但实际U形渡槽进口和矩形渡槽底扳高差仅为0.10m。目前,上游100m处设计水深为1.30m,实际水深为1.70m,证明渡槽进口壅水严重。

图1 建山渡槽改造示意

4 建山渡槽建议改造方案

水力坡度I=hw/L,hw为总水头损失,L为渡槽长度。

均匀流时:水力坡度I=水面坡度=渠底坡度i。

目前,由于槽身已无法改变,断面积A已无法增加,水力半径R也无法增大,槽身糙率n已不能减小,相应谢才系数c也无法增大,槽身底坡i也无法改变。因此,可考虑加增大渡槽进出口水位差的改造方案,将位能转化为动能,增大渡槽水体流速,增大渡槽水面比降,增大过流量。因渡槽出口段水面比降已满足要求,重点抬高上游渠道水位。

改造方案设计如下:

4.1 渡槽流量、水深、流速初步确定

渡槽设计流量为20m3/s。考虑不利因素,以渡槽U形段进口段拉杆底为控制水面,将U形渡槽设计水深调整为2.10m。根据渡槽水力要素表,流速v2应达到3.46m/s,水面比降为1/550。

表1 建山渡槽设计水力要素计算成果

4.2 渡槽进口渐变段水面高差和底板高差确定

渡槽水面比降为1/550,渡槽U形段进出口水面总高差应为0.40m,对应渡槽底板进出口高差应为0.40m,原有渡槽底板进出口高差为0.20m,渡槽进口底板高程应在原有基础抬高0.20m。

U形渡槽进口渐变段底板总抬高为0.33m+0.20m=0.53m

4.3 上游矩形渠槽底坡调整

整治上游渠道160m,将上游矩形渠槽底坡由1/260调整为1/1000,可增加高差0.55m,满足要求。

4.4U形渡槽段进口渐变段改造

改造长度15m,扭曲面式,由矩形断面渐变为U形断面,保证水流平稳过渡。

通过上述改造方案的实施,建山渡槽水体流速增加,渡槽水面比降增大,达到了增大过流量的目的。

TV672.3∶TV

B

2095-1809(2017)01-0076-02

猜你喜欢
渡槽水深矩形
书法静水深流
浅谈水利工程渡槽基础承台施工
基于水深分段选择因子的多光谱影像反演水深
多波束海底地形水深注记抽稀软件对比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傍山道路泥石流渡槽设计
化归矩形证直角
袁晓峰摄影作品欣赏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
GPS RTK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