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早期介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研究

2017-04-01 12:13李明辉张鹏松李波
关键词:专业硕士角色定位产学研

李明辉+张鹏松+李波

【摘 要】产学研早期介入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即用人单位在学生入學时介入学生培养,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然而在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摸索过程中,一些关乎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角色定位,产学研发展的法律保障、管理体制、科技等制约因素都需要亟待改善和解决。

【Abstract】The early involve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full-time postgraduate training, that is to say, the employing unit is involved i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 However, in many years of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a number of issues related to the depth of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university rise to the surface gradually. The role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eg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constraints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resolved.

【关键词】专业硕士;产学研;角色定位

【Keywords】 professional master; industry university;role ori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70-02

1 引言

我国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产学研早期介入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将用人单位需求及时介入学生的专业调整、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及设计等各个环节,将市场需求和高校的研究平台转化为学生的需求驱动,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而由于目前对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不成熟,对市场需求缺乏前瞻性的考虑,这种现状对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紧迫而现实的任务。政府、企业、高校在产学研过程中应该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探索产学研早期介入企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产学研法令保障及合作各方的角色定位

在产学研合作中,需要操作法令规范分歧主体的行为,呵护合作各方的正当权益,确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洽处分配,措置合作中可以呈现的各类纠缠。企业应该规避产学研行为短期、知识产权所有权不清晰的合作行为发生,从而减小高校的教学风险,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学校作为产学研合作方的沟通主体,要加强多方信息沟通,同时加强保护高校及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企业在发挥业绩考核引导作用,推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时,高校研究生应严格遵守企业规定,端正学术态度[1]。

3 产学研合作的限制因素

3.1 缺乏成体系、清晰的法规和政策

将高校创造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然而目前存在对于产学研相关的知识产权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产学研奖励制度纷繁复杂,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项目审批和结题审查不够严谨,对企业科技项目、专利申报缺乏鼓励与引导的问题。

3.2 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技术创新不能形成合力

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的科技研发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多年来一直属于“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集中了主要的科技资源,50%~70% 的科研经费由政府提供,科技人员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所属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这种情况说明中国科技创新的源头主要在企业的外部。企业作为技术的需求方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的核心,目前企业的主体作用尚未体现。大多企业希望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过多地将技术的开发与创新的过程交给高校与研究机构,人为地割裂了产学研合作的系统性。

4 产学研发展的应对策略

4.1 完善成产学研合作的体系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

应该从国家层面制定专门法律对各种原则性问题进行规范,而后各部门、各地区必须在这一法律框架内进行细化,形成相应的规定与配套措施,这样一部法律体系将更能有效地规范产学研联合,促使产学研联合进入良性循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成功经验,建立专项资助计划以及利用国家科技计划来推进产学研合作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教育部于2012年下发有关通知,提出在中央部门(单位)属高校和地方高等学校各选择30所左右确定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据悉,此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于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4.2 开拓创新,走有特色的产学研发展之路

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深入发展产学研早期介入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的培养方案,依靠“以产养研,以研促产,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方式,以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程度,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现场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在研究生入学之前就进入合作企业,了解产业需求,对工程实际有一个直观认识,从而制定学习计划。理论学习后学校可以建立教师进驻企业制度,加强双方信息沟通,研究生进入企业与工程人员一起解决工程难题,加大企业专利申报、技术引进和吸收的投入。让研究生更多地介入企业生产,在实践中找到技术不足,工学交替,从而提高企业及研究生实力。2010年陕西科技大学申报的国际技术合作项目——节能环保置换蒸煮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合作研究项目,利用产学研合作,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与细微测控共同完成了造纸置换蒸煮DCS系统的研究,并将研究技术成果运用于四川银鸽竹浆纸业有限公司的185ADMT/D溶解浆置换蒸煮项目,成功实现了研究成果向产业的转化。研究涉及对置换蒸煮系统的建模分析等,对生产实践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对我国引进置换蒸煮系统,但仍然处于初始消化吸收阶段的市场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应用前景。所以在产学研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勇于开拓创新,以先进的培养方案为大纲,使合作各方长期受益[2]。

5 结论与展望

总地来看,各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发挥的效用不同,各合作主体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政府宏观引导、企业突出主体、高校研究生结合工程,深入研究的角色定位,探求用人单位提前介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最终要将论文写在产品上,将研究做在工程中,将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从而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能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祝东伟.国外产学研合作典型模式的研究与启示[J].中国科技产业,2006(12):78-81.

【2】 徐亚丰.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8,12(12):42-43.

猜你喜欢
专业硕士角色定位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