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渗透

2017-04-01 17:30任惠霞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10期
关键词:虚拟化技术计算机系统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的广泛普及,虚拟化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之中,它解决了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些问题,拓展了计算机系统的内容,也使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了一个变革性的技术,它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利用和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建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发挥了最大的应用效能。

关键词:虚拟化技术 计算机系统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0-0236-01

虚拟化技术涉及的面较广,诸如:网络虚拟、存储虚拟、服务器虚拟、应用程序虚拟等,它借助于抽象层将物理硬件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相分隔,从而可以实现更为高效的IT资源利用率,极大地增强了计算机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它可以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扩容,对计算机软件进行配置优化,从而全面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元件运行功能,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全面变革与提升。

1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类型

虚拟化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服务器系统中,可以快速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加以保存、复制,服务器虚拟化的应用原理如图1所示。

目前,虚拟化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完全虚拟化。这是基于hypervisor软件的虚拟化技术,它通过捕获CPU指令,在裸硬件上运行,成为了一个具有主机操作系统功能的抽象层,它将操作系统直接安装于虚拟服务器之上,使其完全虚拟化。(2)准虚拟化。它不具有主机操作系统功能,只是在客户操作系统的核心层面作了改动,与hypervisor协同运行,适合于开源操作系统,如:BSD、LINUX,而不适用于Windows专用操作系统。(3)操作系统层虚拟化。它的服务器是相互独立的状态,没有独立的hypervisor层,只是在多个虚拟服务器之间进行资源的分配,它们必须运行于同一个操作系统之中,速度性能较高,而灵活性较差。(4)硬件虚拟化。这是深入到处理器级虚拟化的输入/输出技术,它将一些内存管理功能转移到了软件CPU微代码之中,并将虚拟硬件仿真内容转移到了硬件之中。

在上述虚拟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六大技术性能:(1)形成虚拟资源池的软件独立环境;(2)实现了隔离运行,使多个虚拟机在隔离的状态下互不影响和干扰。(3)封装抽象化性能。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在被封装成虚拟机的前提之下,得以实现对文件的备份、移动和复制。(4)硬件独立化,提供了虚拟機自由移动的良好平台。(5)兼容性高,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6)依循标准化接口的要求。

2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存储系统中的渗透和应用

计算机的传统存储系统主要是服务器或PC的直连方式,它归属于私有存储, 不利于计算机系统的集中统一管理、信息数据共享与扩展等管理,降低了计算机存储性能,因而,可以融入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卷映射、流数据定位、数据快照等技术,通过对众多异构的存储设备的屏蔽,提供统一而简单的访问方式,实现对计算机存储的统一管理和优化,解决不可预见的持续膨胀式存储增长的需求。

这种虚拟化技术在存储系统中的渗透和应用主要体现于三个层次:

(1)基于主机的虚拟化。它是嵌入到主机操作系统之中,无须特殊的硬件,只需要安装带有虚拟化功能的软件,即可以实现设备虚拟化,通过逻辑卷的方式,将物理存储设备映射为统一的逻辑性存储虚拟空间,实现多机间的存储共享。

(2)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这是将虚拟化的逻辑集成于物理设备之中,呈现直接、简单、透明的存储虚拟化管理状态,然而,这种技术还欠缺标准化和统一性,只适用于特定产品,而对于异构产品之间,则难以实现存储级联,使其存储的可扩展性降低。

(3)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这是当前主流的存储虚拟化技术,主要有网络附加存储和存储区域网络两种技术,它们基于体系框架、通信协议、数据管理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存储技术,例如:NAS采用的是以文件存储共享为前提的虚拟化技术;SAN采用的是以数据库应用为前提的虚拟化技术。

3 虚拟化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的渗透和应用

虚拟化技术被成功地应用于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之中,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渗透:

3.1 对异构资源的有效整合

虚拟化技术启动了异构资源整合计划,它应用于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之中,运用自适应超级计算的整合方式,将计算机的异构资源进行集成,集成标量、向量、多线程等计算技术,使节点层的异构处理技术更为透明,从而满足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处理功能。

3.2 优化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

虚拟化技术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建构一个虚拟化集群系统框架,运用多项技术,实现对资源的管理,如:VMM—bypass I/O技术;定制OS技术,它们支持虚拟化集成管理模块的作业运行要求,实现对物理资源的有效调度。

3.3 主动容错机制

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不断扩张的态势下,传统的容错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而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主动容错系统机制,则可以通过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对节点失效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启动容错机制,使其正常。

总之,虚拟化技术正在不断深入到计算机系统的应用领域之中,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有效的支撑,在逐步构建虚拟应用开发环境的条件下,正成为当前计算机存储虚拟化的主流技术,也必将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向多层次、多粒度的异构化方向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雯.云计算数据中的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5(10) .

[2]宁尚明.云计算环境中虚拟化技术的研究探讨[J]. 电子制作,2015(08).

[3]王国华.存储虚拟化分配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4).

[4]艾绍斌,魏娟.存储虚拟化的前景展望[J].信息系统工程,2014(08).

收稿日期:2016-09-13

作者简介:任惠霞(1977—),女,山西长治人,本科,讲师,现就职于华北机电学校学生处,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工程。

猜你喜欢
虚拟化技术计算机系统应用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分布处理计算机系统研究
MIMD 并行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定量分析
基于国产CPU的立方星星载计算机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