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协同创新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步伐

2017-04-01 01:32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业链资金科技

本刊编辑部

全面协同创新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步伐

本刊编辑部

破局者,以改革塑造时代气质;开路者,以勇毅跨越千难万险。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针、主旋律。面对经济形势的日趋严峻、老龄社会的日趋明显、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开出了坚持创新的“药方”。创新思想已全面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之中,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是全领域覆盖的,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

理论创新。问题意识、战略思维、辩证分析、人民立场、求真务实和大众话语是理论创新的六个重要特征。面对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国正在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没有现成的、完全适用的理论作为指导,因此中国应该大胆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当前,制度改革滞后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相关部门必须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合理、完善的制度体系。

科技创新。谁牵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面对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我国亟待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必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文化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国需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断发扬光大,并吸收国外先进文化,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和展现形式,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创新是全环节覆盖的,包括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研究表明,目前我国5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科研成果3万项,但其中能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20%左右,形成产业规模的则仅有5%,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可以高达70%到80% 。因此,我们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政产学研相结合,尤其是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其他部门要为企业创新提供各种完善的服务,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创新链。现在的创新并不一定是个别领域的单军深入和单点突破,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目前,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比较薄弱。中科院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基础研究重要成果产出能力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势在必行,要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力量,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资金链。对产业链、创新链的重视程度,最直接反映在资金链上,反映在创新资金的分配上。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的研发资金规模庞大。但是,中国研发资金的分配欠合理:一是基础研究占比低;二是企业占比低。面向“十三五”,调整和优化资金链是提高我国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以全球创新助力我国的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国际大科学大工程和计划、“一带一路”战略、国际组织、创新型全球公司、全球创新中心为抓手,提升全球视野,开阔全球胸怀,更灵活地运用全球性思维,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结合,以全球创新助力我国的自主创新。

从全球来看,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俄罗斯是中国需要加快布局的五个战略支点。目前,中国已在这些支点上建立了创新中心。通过这些创新中心,中国将与世界联动起来,建立全球创新网络,实现没有距离、没有时差的点对点链接,打造全球创新体系。

面向未来,全面创新、全链创新、全球创新将引领中国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步伐,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产业链资金科技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