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2017-04-02 20:15李海燕
智富时代 2017年3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政策建议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 要】文化自古以来是中外交流的桥梁,在对外贸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在各方面支持发展文化产业,以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本文分析了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采用指标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用SWOT分析法分析影响我国文化贸易竞争力水平的因素,最后从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政策建议

一、引言

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的资源,为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部分发达国家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发达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公司体制等方面的优势,生产竞争力很强的出口文化产品,占据国际市场的有利地位。当前中国文化贸易中大部分是贸易逆差,竞争力不强,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就显得异常重要。

二、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及特征

(一)现状分析

1.贸易总体良好,文化贸易实力弱。

自从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长迅速,增幅20%左右。但是关于文化贸易我们却没有办法高兴起来。从不同的文化媒体的零星数据的统计,不难看出文化贸易的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文化贸易面临的现实问题,存在巨大的逆差。从整体看,文化贸易额不断增加,但是文化贸易额占比却没有明显改善,文化贸易整体发展欠佳。我国没有品牌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在在世界主流文化市场上立足。我国既没有美国式大片也没有能引领亚洲“韩流”,这与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不相匹配。

2.文化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结构不合理是我国文化贸易中的另一现象,文化贸易中文化工具和实物载体是文化硬件,例如胶卷、相机、录像机、摄影机等。他们的贸易额占到我国文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是第二大出口国。但是其贸易形式等同于货物贸易,获利少,在我国人力资本优势不明显时,其出口受限较大。文化服务是文化软件的主要组成部分,比如电影、文艺演出等。它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艺术性,会带来超高的额外利润。例如韩剧的流行为韩国带来巨大贸易收入,不仅带来影视收入同时带动与影视行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与偶像剧相关的服饰、音乐制品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文化贸易的特征

一是文化贸易主体较为单一,二是文化贸易商品结构不平衡,三是文化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四是文化贸易地理结构较为集中。

三、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SWOT分析

(一)S-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主要优势

首先,中国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次,中国的文化产品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从而有利于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

(二)W-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劣势

一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目前,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微乎其微,总体来看中国文化企业大部门规模较小难以利用规模效应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二是文化产业缺乏创新、输出渠道狭窄。目前在中国,文化产业缺乏创新,出口的文化产品大多为传统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附加值低且不能体现出中国文化产业具有的潜在价值。三是缺乏专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才。人才短缺严重地制约了文化资源经济效益的释放和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出口效率和效益。

(三)O-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机遇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发展背景以及文化交流平台的不断创新推动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四)T-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挑战

一是自由化贸易规则的制约,就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状况来看,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文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美国强势涌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国文化企业显得更加地弱小。二是国际市场竞争对手强劲,中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起步较晚,而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文化产业,在资金投入、市场运作、产品营销、技术创新和人才供给等方面都不够成熟,难以与文化强国抗衡。

四、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完善文化贸易政策法律制度

发展文化贸易首先要发展文化产业。第一,文化产业刚刚起步,需要在发展中进行外贸体制的建设。第二,基于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行业,特殊领域,需要我们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和文化管理体制。第三,完善国内文化市场建设和准入政策。政府应当发挥规范作用,打破文化产业贸易壁垒。

2.培养具有国际水平文化产业人才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发展文化贸易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对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对于管理者和经营者的选拨,可以从基层从事文化产业工作有经验的人员。对他们再进行培训,提升自己的业务和管理能力。二是可以发挥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作用,为文化贸易设定专门的专业。三是要吸引优秀的外来文化贸易人才,利用它们的从业和管理经验,问我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

(二)文化产业层面

1.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创新

我国对文化产业管理模式,是以事业单位形式进行管理,实行统包统管,缺乏灵活性和自主独立性。为了改变这种现有的不合理的体制,政府必须转变职能,从“办”向“管”转变,对文化产业经营减少干预,突出其管理职能,能够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的作用,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将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2.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产业形态

我国今后一段时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要不遗余力的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劳动力出现“刘易斯拐点”时,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已逐渐开始消失,人力成本提高,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必须转变发展方向,发展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独立自足研发新产品、提高创新水平和拥有核心技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企业层面

1.实施品牌战略,运用我国文化资源,打造知名文化产品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创作素材广泛,也能创作出象《白日焰火》、《英雄》这样的优秀作品,生产打造一批优秀文化作品,形成自身特色。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文化品牌的法律保护,为了品牌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環境,当文化企业的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时,要通过法律措施,并且要熟悉和利用国际则保护自身利益,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

2.明确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目标定位

定位目标市场是我国文化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中国文化贸易,不能急于进入发达的文化市场,需分步进行。首先把国内文化市场要紧紧抓住,在自己家门口站稳脚跟,保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其次,要就近在东亚或者东南亚市场寻求突破。因为这些地方据我国空间距离近、语言类似、属于同一类文化,便于展开文化贸易。

五、结语

文化贸易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意义,已经开始得到大部分国家的重视。因此,为了充分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市场,我国要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的导向战略,鼓励我国文化走出去,以提高我国的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从而发展我国的文化贸易。

作者简介:李海燕(1990—),女,汉族,河南人,硕士学位,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税务。

【参考文献】

[1]朱喆.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2009.

[2]赵志微.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SWOT分析[J].国际经贸,2015.

[3]张斌.国际文化贸易壁垒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政策建议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