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的工商管理本科生人才培养研究

2017-04-02 22:50方凌娟
智富时代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人才培养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工商管理作为一门传统专业一直在经济学科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形式与公司格局的改变,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各大院校原来的培养模式也逐渐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工商管理的本科生培养该做一个反思与变革,紧跟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社会需求;工商管理本科生;人才培养

一、社会需求

今天,中国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一般需要”的占51.9%,“较需要”的占23.1%。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与趋势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企业必需的大众化专业,始终保持着较大的企业需求。因此,其市场需求具有稳定、长期的特点。同时,在企业需要的工商管理人员的类型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占57.7%;“具有娴熟专业知识的操作层的管理人员”占34.6%,以及少数的高层管理人员。而中层管理人员作为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其市场需求是非常有潜力的1。

从工商管理的需求层次来看,不同企业对于工商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服务业需要中层管理人员拥有良好的服务建设能力與团队协调能力;而科技领域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技术操作能力与专业知识。另外工商管理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可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等,只是在不同企业同一职业也是有不同要求。

二、本科生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在各大高校或者专科院校的开设率都相当高,而且开设的都呈现大一统的情况,缺乏特色,缺乏针对性。

(一)培养目标趋同、模式相似

工商管理不管是高校还是一般院校都是培养企业高管人才,开设的课程基本相同,内容广泛但都学不精,因此学的比较空洞,专业性也显得很缺乏。教学模式基本通过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高中式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需求。把一系列理论知识不断灌输给学生,通过应试教育考试,显然这样的教育有待于改变。

(二)缺乏针对性

工商管理的培养太偏向于“全”而忽略了“专”。学习了各种财经方面的课本,各方面都涉及了最后却发现该各方面也看不透,因此也造成了管理会缺少专业知识,没有前瞻性,缺乏创新。

(三)社会适应性差

多数院校的工商管理毕业生一般须在企业工作很长时间才能适应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能力不强。以下是对用人单位的调研统计。

注:1.“排序”为用人单位反映学生能力缺陷的评述统计量从多到少的顺序;2.“比例”为评述统计在102个单位中所占的比例;3.表1是笔者根据东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整理所得。2

(四)信息掌握不及时,忽略环境变化3

“管理无定式”,追究其原因就是环境随时在改变,所以对于环境变化必要的敏感是管理者的关键能力之一。尤其是在现代大数据的时代,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系统。

三、对现代工商管理教育的思考启发

(一)特色型教学

各大财经类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定位重新设立方案,像一些定位高的财经学校注重高等管理人才,像地区性学校可以定位于为安徽特色培养目标或者为二线三线城市培养人才。另外,定位时一定要考虑本校的师资力量与硬件是否配套。

(二)分层次教学

现代管理分为:高层管理者——把握战略全局,要求知识和经验技能必须全面;中层管理者——分管某一职能部门或具体项目,要求同时具有专业技能和整体视野;基层管理者——作为中高层的后备,执行具体职能工作,应有扎实过硬的专项工作知识与技能。所以大学教学应依据不同培养目标分为三层进行培养。,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4但是毕竟是本科毕业生,学校要把技能培训作为一大主要任务。

(三)注重实践能力

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理论得与实际相结合才显得有意义。教学多以案例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实践活动并督促学生参与或者以老师带领学生开发项目的形式。或与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友好往来关系,争取学生参与企业管理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一方面使学生发现管理或行业专业的知识体系或能力的缺陷,激发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更能理解理论知识的真谛,不断刷新基础知识,有助于理论创新,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5

(四)课程方面

(1)突出专业课。外界以至于本专业学生老师对工商管理的评价都莫过于广而不精四个字,所以一定让大家意识到工商管理确确实实是一门很“专业”的专业!例如管理学、财务管理、国家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这类专业课应该着重学习,加设课程。

(2)选修课要有针对选择性。全校统一普遍的选修课已经让选修课成为修学分的一种强制性要求,渐渐失去选修课的初衷,也越来越少的学生会因兴趣而选课程,故选修课面临改革。依据实际情况,选修课因按院的专业性不同设计不同的课程,尽量与本专业是有相关性的,或者拓展本专业视野的课程或者有意义的活动。但其他方面选修课课程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蹭课听课,开展激励措施,主要为培养学生丰富的课外兴趣爱好。

四、总结

面对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各大高校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创造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专门管理人才,才能够说服事业单位,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肯定。探索出一条合适的教学道路,培养优秀的毕业生,真正解决学生找工作难的窘境,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方凌娟(1996—).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学历:在读本科,现在安徽财经大学。

注释:

1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经济与管理.2009,(01).

2杨辉,李翠霞,张永强.论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

3张向群.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4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J].经济与管理.(2009),(01).

5余晓钟,范霞霞.基于行业适应性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07).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人才培养
关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研究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