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的国外经验与启示

2017-04-02 02:47何伟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物流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启示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电子商务》课程立体化综合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G2015392)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物流应用模式选择经验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选择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经验,从而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合理选择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因而文章从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国外跨境物流选择现状出发,分析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其经验及对我国跨境物流模式选择的启示。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物流模式 经验 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国提升国际贸易交易规模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物流模式的选择直接关乎跨境电子商务的用户满意程度及发展水平。由于各个国家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环境不一致,因此这就直接影响了各个国家选择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经验及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

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球网民数量已经超过30亿,而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使用者已达到13亿人,电子商务占全球零售市场的5.9%,总体达到1316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成交规模以年均15%的比例持续上涨,未来消费者规模也以年均21%的规模持续上涨。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及跨境贸易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也将日渐蓬勃发展。下文将对全球各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如图1所示,2014年,北美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3961亿美元,亚洲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3382美元,欧洲地区交易规模达到4948亿美元,拉美地区交易规模为540亿美元,中东地区交易规模为276亿美元,非洲地区交易规模为53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30.1%,亚洲地区占全球交易总额的25.7%,欧洲地区占比为37.6%,拉美地区占比为4.1%,中东地区占比为2.1%,非洲地区占比为0.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欧洲地区、北美地区及亚洲地区为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贡献最多。

(二)全球各地区国际包裹流量现状

在图2中,依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全球分为发达国家、亚洲及大洋洲、转型经济体、拉丁美洲及非洲。而在2014年这些地区国际流量占比情况分别为:发达国家占比59.4%,亚洲及大洋洲占比23.9%,转型经济体占比7.4%,拉丁美洲占比6.9%,非洲地区占比为2.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包裹流量比例为59.4:40.6。而在所有发达国家之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及日本其跨境物流规模及其跨境物流发展环境都颇具优势。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现状

(一)应用较为普遍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邮政包裹、国际快递、专线物流、海外仓、边境仓及第三方物流等物流模式是每个国家使用范围最广的物流模式,这几种物流模式各有其发展优缺点,因而各有其市场范围。

如邮政包裹模式,受益于KPG及万国邮政联盟,邮政网络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是渠道最丰富及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模式,但其时效性及稳定性差。如国际快递模式,由全球四大国际快递公司(联邦快递、UPS、DHL及TNT)牵头,利用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地自建网络,其时效性强及物流体验优,但其价格较高。如专线物流模式,就是用航空运输的方式运到国外,然后在目的国进行物流派送,现今的中东专线、澳洲专线、南非专线、欧美专线、俄罗斯专线等属于此模式。专线物流模式的特点在于货物集中度高,但其费用则高于邮政包裹而低于商业快递。如海外仓模式,这种模式物流配送效率高且物流成本低,但海外仓建设成本高昂,且海外仓对货物的库存周转率则有极高的要求,因而资金实力不强的跨境电商企业及库存周转率低的商品不适合使用海外仓。如边境仓模式,该模式为了满足跨境电商业务需求所设立的海外仓库,只不过边境仓设立在目的国邻国,海外仓则设立在目的国之内;边境仓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区域贸易政策,还能够规避跨境电商目的国的政治、法律及税收等风险。如第三方物流,由于其具有价格优势、时效优势及派送范围优势,因而广受青睐。但现今第三方物流只在发达国家发展的较为成熟,至于发展中国家则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技巧

美国邮政包裹运输一般是运用USPS及美国e邮宝进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根据配送区域远近一般需要7-10天,但由于USPS及美国e邮宝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及通关结汇金融等优势,因而对没有时效要求的消费者而言其使用范围较广。国际快递则主要由联邦快递、UPS、DHL、TNT、CH Robinson、Penske等进行跨境业务派送,时效性较强,全球配送一般需要2-7天,包裹安全性稳定性较高;此外美国国际快递这种第三方快递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积累的经验也较为丰富,因此颇受中高收入人群青睐。而美国也在欧洲、澳洲、亚洲、南美、南非开通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专线,这些专线物流为美国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中最为突出的优势主要在于时效、价格、服务及运营等。此外,美国也设立了美东新泽西仓、美西安大略仓及美东旧金山倉,这些海外仓的设立为就近发货、调拨补货、缩短物流时间创造条件。

跨境电子商务模式选择也因地制宜。比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等新兴电子商务市场,有些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却并不适用。如巴西,其海外仓费用高且运作复杂,其税收政策十分严格,因而海外仓模式在巴西并不适合;如在俄罗斯,同样也存在着清关费用高、关税及增值税高的特点,同时俄罗斯消费者通常更倾向于购买重量小价格低的商品,再加上俄罗斯消费者对物流时效要求不高,因而海外仓同样不适合俄罗斯,依据俄罗斯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其更适合使用边境仓。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前文所述可知,发达国家几乎适用所有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而发展中国家却仅仅适合几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而选择何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则与多种因素有关。

第一,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是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的直接因素,比如中高收入人群可能不在意商品价格,更在意商品物流时效性及安全性,这时候就需要选择物流时效较强的跨境仓及国际快递等;而一些消费人群则对物流运输速度不敏感,这时候则可选择邮政包裹等价格较为便宜的物流模式。

第二,跨境卖家规模。对于规模较大且有固定销售市场的外贸平台,其有充足资金及优秀的管理方案扩展海外平台,因而可以选择物流时效性较强的跨境物流模式,从而为提升物流体验及快速占据市场奠定基础;对于规模较小的商家,如C2C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则由于其资金有限,可选择邮政包裹、专线物流等相关物流模式。

第三,交易频率及批量。交易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又影响着跨境物流模式的选择。故对于交易频率不高的消费者,可采用退换货有时效保证的海外仓;而对于有着较高交易频率的消费者,可采用邮政包裹等时效性较低的物流模式。物流模式选择与商品交易批量有关,对于品种少批量大的商品,由于其周转速度快,则海外仓较为适宜;而对于品种多批量小的商品,由于其商品性质较易产生库存增大问题,则不太适合使用海外仓。

第四,商品属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时其感知能力也有大有小,而商品感知能力取决于商品属性,这也是影响物流模式選择的因素之一。如家具、电器、定制化商品等,属于消费者感知能力较低的商品,因而对于这类商品可采用海外仓及国际快递等时效较高的物流模式,方便消费者退换货;而对于书籍等感知能力较高的商品,则可以采用邮政包裹等时效较低的物流模式。

第五,经济发展及政策环境。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则离不开相应的政策环境,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政策法律环境,可对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资源整合、促进各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充分发展、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效率及降低其成本,对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发达国家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之所以较高,其完善的政策环境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发展经验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选择都具有其显著的特征,而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选择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国外物流服务较为注重物流体验,个性化物流服务彰显其物流服务竞争力。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不仅仅追求高效快捷,更追求良好的个性化物流体验。如在欧洲,物流配送往往有四种方案,即经济快递(没有时间限制)、当日达快递、限日快递及限时快递,这几种物流配送方案凸显了细分市场的完善性,同时后两种配送方案则体现出欧洲物流服务个性化特点,因而现今欧洲地区物流配送服务整体水平较高。

第二,第三方物流在欧美地区已经逐渐成熟,其业态凝聚度高。第三方物流作为新型物流模式,其在物流价格及物流时效上都颇具优势,但由于第三方物流对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物流人才及企业结构等因素要求较高,加之第三方物流其投入实践历史较短,因而发展中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其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在2014年,全球范围内第三方物流总规模为7507亿美元,占全球物流产业的11.2%。北美地区第三方物流约为物流产业市场份额的58%;欧洲地区则为78%;我国在2014年第三方物流总规模仅为物流产业的20%,巴西为12%,俄罗斯为18%;因而在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国外发达国家其产业发展水平及产业凝聚度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第三,国家层面制定及完善相应政策及法律,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良性发展。发达国家关于跨境物流的相应政策及法规极其完善,其中主要表现在对跨境物流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及指导,提升土地利用率;制定跨境物流行业标准,颁布相应法律。在合理指导及规划上,英国在物流行业尚未全面发展时,就已经十分重视物流中心布局及其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和谐性,即其物流中心建设需要与已有的铁路、公路及水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相融合,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其次选择需离市中心稍远,便于日后发展。在跨境物流行业标准之上,如德国的跨境物流标准涉及基础设施、物流工具、物流技术及相关物流流程行业标准超过1000条,这为德国跨境物流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法律法规上,美国则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跨境物流效率以推进物流产业现代化程度。在发达国家,其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及现代化上。产生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国外经济体制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发达国家通常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现代物流技术及物流设备的研发生产。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法规政策,促进跨境物流现代化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立法亟待完善。在我国多数情况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措施仍依据普通物流法律法规所展开。比如由交通运输部门所颁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的通知》,这份文件所设置的目的在于启动物流联网工作,实现物流跨区域及跨部门协同,而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建设上也参照此份文件;由商务部等多个部门联合颁发的《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也多用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园区的规划及建设。

虽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属于物流的一个分支,应用物流相关法律法规无可厚非,但针对跨境电商物流立法仍属空白,对跨境物流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毕竟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与一般物流有着显著区别。因而应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相关法规政策为借鉴,全面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相关立法,从而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明确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重要性、加大对跨境电子商物流资金扶持力度、提升跨境电商物流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性、促进跨境电商物流园区合理化建设、统一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标准规范、提升海关监管通关效率等,从而建设适应各种物流模式发展的物流体系,从根本上增进物流效率。

(二)注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选择匹配的跨境物流模式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知,第三方物流在欧美地区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其物流产业凝聚度及发展水平较高,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仅为20%,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总体低下的原因在于:第三方物流技术水平低及管理水平有限、第三方物流供需不平衡及物流行业集中度较低、第三方物流发展差异较大及两极化特征趋势明显、第三方物流相关人才匮乏。这就需要完善第三方物流法规政策,政府方面制定全面的物流规划发展方案;企业方面需要引进相关技术以提升物流效率,革新管理措施以改善物流管理水平,完善培养机制以储备物流人才等。

由于在跨境电子商务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跨境物流模式,因而应根据跨境交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比如在欧美国家,由于物流模式选择得当,故其所选择的物流模式都较适应市场需求。笔者提出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如果客户对物流时效要求不高且对物流价格敏感,可选择邮政包裹模式;如果客户对物流时效及物流消费体验有较高要求,可以选择海外仓、边境仓及国际快递;而对物流时效及价格要求一般的客户可选择专线物流,第三方物流及国际快递等。除此之外,物流模式的选择也应结合国家政治經济环境及消费者意愿,如专线物流对于商家而言可起到规避清关风险的作用,故针对巴西客户而言,可采用专线物流;如俄罗斯消费者不太在意物流时效,因而可结合跨境企业自身实力选择邮政包裹、专线物流、国际快递及边境仓等。

(三)提升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率,加快物流行业现代化进程

实现物流信息化及现代化,需要做到两点,即大力开展物流技术研发及加大先进物流技术引进。在仓库保管上,应配置自动化仓库、自动调温系统、自动消防报警系统、照明控制系统及通风换气设备等;货物分拣上,应普及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等,也可以效仿美国采用电子追踪技术以识别对运输及储存不利的高危商品,也可以采用光谱检测商品以避免假冒伪劣商品;从物流车辆追踪及地理信息导航上,应加强GPS及GIS等技术的运用;物流管理上,应使用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及信息系统以搜集物流信息及客户物流需求,以便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及更好的开展个性化物流服务;同时在预防由于企业信用所产生的风险上,可以效仿日本建立自动化风险管理系统,以便更准确的对风险指数高的企业进行评估及加强后续审计等。

(四)注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个性化服务,全面提升物流水平

物流个性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增进物流服务竞争力及物流行业经营效益。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开展跨境电商物流个性化服务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在实施个性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过程中,则需要从这些方面做起,即:以客户为中心,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并在提升客户物流满意度的基础上为客户创造物流效益;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包括客户交易明细、客户偏好物流模式、客户相关物流投诉、客户物流售后管理及客户满意度等,而完善的管理系统有助于决策人员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进而优化客户物流体验;不断完善个性化服务内容,比如个性化物流配送时间、个性化物流配送服务、个性化增值服务及其他满足消费者额外需求的服务等,从而基于个性化视角全面提升跨境物流水平。

综上所述,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之上,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分析发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的经验,可总结出国外在跨境电子商务立法、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个性化及第三方物流发展上具有的显著优势,而这些优势也为我国跨境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姜爱英.国际贸易电子化进程中的物流瓶颈[J].中国市场,2007(2)

2.拱宪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探究[J].科技向导,2012(29)

3.王斯雅.论跨境网购背景下的快递服务发展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3)

4.曹淑艳,安然,李昊彤.基于SWOT 分析的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研究[J].电子商务,2013(11)

5.雷杨,王淑琴,蒙立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践与发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3(26)

6.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

7.赵广华.破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难的新思路:第四方物流[J].中国经贸导刊,2014(26)

8.冀芳,张夏恒.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5(6)

作者简介:

何伟(1984.9-),男,汉族,浙江诸暨人,硕士,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港航物流、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物流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启示
汽车售后备件物流服务体系研究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