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节能观念协同推动节能工作
——以东华大学为例

2017-04-02 03:50阎林平张克兢朱卫东
上海节能 2017年4期
关键词:东华大学中央空调校区

阎林平 张克兢 朱卫东

东华大学

基于“校本”节能观念协同推动节能工作
——以东华大学为例

阎林平 张克兢 朱卫东

东华大学

在对高校“校本化”节能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节能管理工作应因校制宜,形成自身的“校本”化特色;在节能工作制度上应协同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教育节能的作用;在节能工作实施上应体现服务师生等“四个服务”的核心目标。

校本;节约型校园;节能管理;协同

我国高校人员聚集、功能复杂、能源消耗体量较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建筑规模、师生数量不断扩张,科研、教学以及生活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端化,致使高校能源消耗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必须进行合理调控。

高校作为用能主体,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学校节能特色;如何协调整合校内外资源,争取节能实效;如何深度构建节约型校园,打造正能量的校园节能文化,这应是每个高校积极思考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高校节能工作观念上的“校本”化

1.1 “校本”化概念

所谓“校本”乃是一个借用的教育学概念。“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是“以学校为本”或“以学校为基础”的含义。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应该说,“校本”化概念对于高校节能工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这不仅是因为高校的教育性质使然,也因为节能工作“校本”化的概念比以前运用的“因地制宜”更加全面和具体。最重要的是,从实践来看,纵观国内外节能工作做得较好的高校,无一不是将节能管理思路建立在现实的国情、校情、教情、学情之上;各高校在严格遵循主管部门的规则约束和硬性指标调控的前提下,都十分强调通过学校自身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1.2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制度建设

以东华大学为例,学校坚持节能工作“校本”化的观念,首先体现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把握住重点,充分重视问题的预判与解决流程跟踪。在制度建设上,对标上级部门的各类能源统计、能源审计、水平衡测试、各类专项规划和创建工作的要求,参照和学习先进高校的规划思想和具体举措,各项制度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东华大学能源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为核心的10余部节能工作规章制度。另外,学校还对校院二级管理大背景下的能源定额管理,特别是考核指标中的能耗指标体系框架进行了多年的调研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1.3 根据校情特点,突出节能重点

我国各高校由于地域差异、办学规模、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差异,导致用能情况千差万别。若机械唯上、唯书本,将会南辕北辙,南橘北枳。东华大学位于上海,有松江大学城和延安路两个校区,校区建筑年代差异极大,水电是学校能源消耗的主要项目。随着学校科研情况和学生类别的变化,研究生、留学生占比日益扩大,寒暑假留校进行科研的师生逐年上升,对于用能来说,除春节假期之外,暑假和双休日基本上照常供冷(暖),能耗周期性变化已经非常不明显。中央空调的春秋季常规检修时间也一再缩短,其中中央空调电力消耗大约占学校年度电力消耗的27%。再深入细分发现,全校电力消耗节能潜力最大的是松江校区中央空调系统,节水工作则主要和管网系统有关,这两项工作就成为东华大学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和维护上,一方面是注重采用新技术。2010年6~10月,学校投资近100万元在延安路校区图书馆书库建设了节能高效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空调面积约1 500m2。该系统节能效果良好。与空气源热泵及溴化锂直燃机相比,冬季减少能源消耗35%~50%。夏季节约40%~50%。此项目完成后运行效益良好,获得市科委科研基金追加资助40万元。另外,学校还曾经采用过冰蓄冷、溴化锂等较为节能的中央空调技术。

另一方面,做好中央空调的精细化维保工作。以松江校区原有的冰蓄冷中央空调为例,该系统2002年启用,体量大、设备陈旧、维保难度极大。它原本的设计原理是希望夜间能充分利用谷时电价政策进行蓄冰,同时在分量蓄冰基础上还采用周蓄冰运行策略,即考虑双休日用电低峰期也运行蓄冰,设计日总负荷116 011 kWh,蓄冰负荷35058kWh,转移比例为30.2%。随着学校科研教学节奏的变化,夏季和周末已经不再是休假,近来年上海夏季天气炎热,学生在学习、生活、科研、实验等过程中都对空调开放有着强烈需求。这种情况导致冷冻机房的片冰机在白天也不得不长时间开启工作弥补冷负荷的不足,不仅不节能,且成本很高,无论是从用能效率还是从经济角度评价,都已不再是设计工况时的初衷了。为此,学校加强维护,对系统运行不断进行微调,在确保使用效果的情况下,2011年中央空调能耗较2010年下降了18%,节约电费70多万元。2015年,利用中央级普通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600余万元,进行松江校区中央空调机房改造,原有4台冰蓄冷片冰主机更换为4台麦克维尔直冷式冷水机组,总制冷装机容量为7000kW,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加上根据人群集聚时空特点进行比较精确的调控,2016年中央空调制冷能耗仅为2014年的1/3,中央空调耗电占全校总耗电量也下降至19%,节能效果显著。

在节水工作中,针对松江校区沉降严重、管网破裂现象比较严重状况,学校引进专业公司做好管网检测工作。5年来共查出漏水点112个,仅2015年就查出修复漏水点 23个,经专业公司分析,每天节水量达到150 t/d。延安路校区储水库和供水管网严重老化,普通查漏已经不能解决问题。

2013年,学校利用资金350万元,对延安路校区北区供水系统进行了彻底改造,极大促进了学校的节水工作。松江校区还积极利用校内湖泊水进行绿化灌溉,积极推进节水型洁具改造,均有力提升了学校的节水工作,学校被评为“上海市节水型学校”等光荣称号。

2 协同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教育节能“三驾马车”

2.1 技术节能

在技术节能层面,东华大学侧重开展2个方面工作。

(1)利用大量应用新技术。从地源热泵,到冰蓄冷空调,溴化锂空调,金太阳光伏发电站、新建建筑环保功能设施乃至节能灯具改造技术,都频繁出现在新建用能方案中。事实证明,新技术确实起到了节能生力军的作用。

(2)着重进行旧设备改造和绝热保温。对已有设备及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高校技术节能的重点。在松江校区5号学院楼新建工程、延安路校区教学大楼改造工程、研究生大楼改造工程,环境楼改造工程,均采用了外墙保温与中空玻璃。特别是延安路校区教学大楼改造工程,外墙保温采用3 cm厚EPS聚苯乙烯泡沫板;外窗采用中空钢化玻璃,规格为:6 mm断桥隔热low-E(低辐射)玻璃+12 A+6 mm断桥隔热low-E(低辐射)玻璃;淘汰原室内中央空调,废除风机盘管,采用高能效分体空调机,局部采用VRV空调。该项目涉及节能改造经费为840万元,因节能效果良好,被列为2010年上海市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并申请到中央建筑节能专项扶持资金133万元。

2.2 管理节能

在管理节能层面,东华大学切实抓好3个层面工作。

(1)健全完善现有的节能组织网络。在学校节能减排领导小组领导下,节能减排管理组织网络化进一步完善。各学院、部门节约小组的节能责任和义务得到明确和强化。

(2)有效落实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促进节能。目前已完成了全校所有二级管理部门、大型仪器和场馆、训练中心等的用能测算工作,为逐步实现“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的节能规定,促进能源的合理使用打好基础。为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实时化和准确性,2015年,学校开展能源管理监管平台建设。校园能源监管系统涵盖了学校所有的建筑,其中10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定期进行能源审计和公示。系统监测点总数为1 376个,总投资420万元。

(3)利用上级部门的审计、创建等活动,对标先进标准,提高管理节能水平。学校在进行能源审计工作时,虽然能源审计结果中单位面积能耗、生均能耗、生均水耗等核心指标比较理想,但学校还是根据审计结果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提高了节能实效。

2.3 教育节能

在教育节能层面,东华大学连续多年开展了特色鲜明的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为增强全校师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学校每年均开展“节能减排月”大型节能宣传培训活动,对提高全体师生能源节约意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每年举办“绿色生活微调研”、“上海市大学生绿色生活研讨会”等已经成为上海市绿色校园建设的品牌活动,日益彰显正能量。全校师生的绿色消费观念、环保观念、可持续消费、低碳出行观念深入人心。以绿色生活微调研为例,在学校节能管理部门的支持下,该活动已经连续开展3年,共有12个项目获得优秀奖。

3 以“四个服务”为核心目标,做好节能工作实施

3.1 服务师生

在服务师生方面东华大学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想法设法改善师生生活条件的同时兼顾节能工作。2009年9月~2011年2月,学校自筹资金和引进社会企业投资共1 600余万元,安装了太阳能加空气源热泵热水淋浴系统,建设淋浴位900余个,基本解决了8 000名学生洗澡足不出楼的问题。与传统锅炉房供热方式比较,该系统自控程度较高,操作、管理、维护简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热水淋浴系统仍维持公共浴室的价格,对同学收费为4分/L,生均2.5~3元/次,降低了洗浴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做好学校教学科研场所的用能保障工作,提供较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2014年1~6月,学校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度大等重重困难,斥资4 000多万元在松江大学城宿舍区率先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延安路校区也克服重重困难如期安装。为了给暑期留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自2014年暑假开始,在教学楼开辟空调自修室专区,实行专门管理,即满足了学生自习需要,又节约了大量空调用电。

(3)做好服务育人和管理挖潜工作。为了实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联动效应,学校节能部门和多部门联动,争取学生处、教务处和研究生部等多部门的支持,联合进行节能宣传,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宿舍,到图书馆、学院自习室和实验室进行自修、实验等。

3.2 服务教学科研

作为多学科性大学,教学和科研用能比重都比较大。2011年9~12月,学校与机械学院教授团队合作,利用新建的轻质复合材料实验车间的屋面,建设总装机容量314.9 kWp光电屋面构件建筑创能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为用户侧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安装了235 Wp多晶硅电池组件1340块,利用屋顶面积2 420 m2。此项目被列入2011年国家、上海市金太阳工程计划,申请到国家补助资金283.41万元。项目建成后,由教授科研团队继续进行维护和延伸科研,取得了节能和科研的两方面的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东华大学在坚持多年开展了特色鲜明的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充分发挥学校既有节能设备的优势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目前学校的中央空调系统、光伏电站、太阳能热水淋浴系统以及配电房均为学院师生实习观摩提供和作为教学的第一现场,成为相关学院最受欢迎、最方便的校内节能科研的直观见习场所。

3.3 服务社会

高校的基本价值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有一个回馈社会的巨大责任。这方面除了常规的环保技术的产学研合作,还体现在学校在各项工作中彰显社会责任的点点滴滴。如在松江区环保局的支持下,学校于2015年5月,对松江校区第一、第二食堂的23个油烟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接入松江区环保局在线监控平台。另外,学校还每年举办环保作品大赛、节能环保创新大赛、环保摄影比赛等竞赛,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社会环保活动。

除了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研发节能产品和技术外,还突出体现在学校的环保社会积极参与校外的环保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各类公益活动。以东华大学“绿手印”环保社团为例,自1999年创办至今,他们连续18年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公益实践为拓展,联合校内外各界环保公益人士,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明星社团、上海根与芽最佳小组、“必胜客环保小超人”全国最佳小组等,并获得国家级实践奖2次,上海市表彰5次,校级表彰5次。

4 结语

高校节能工作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各高校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有益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的良好局面。东华大学近年来节能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校园节能文化初步形成。其中 “校本”化节能工作观念的树立,注重发挥技术、管理、教育节能的协同作用,铆住“四个服务”目标不放松等经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未来的各高校节能工作在节能工作“校本化”理念上内容将会更加务实,内涵将会更为丰富。节能减排工作的个性化、智能化、网络化将更为显著。在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及能源管理机制的精细化、精准化,能源统计分析大数据利用,能源利用规划的前瞻性等均任重而道远。未来高校节能工作绩效的衡量标准仍会坚持很多的核心价值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服务社会的目标和功能将会成为高校节能工作的新视野和广大高校节能工作者实现职业价值的新舞台。

Based on ‘School-Based’ Energy Saving Idea and Coordinated Promote Energy Saving Task -Donghua University as Example

Yan Linping,Zhang Kejing,Zhu Weidong Donghua University

The article carries out analysis based on university and college‘school-based’energy saving idea and puts forward university and college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task according to self-condition to realize‘school-based’characteristics. Author suggests we should coordinate functions of technology energy saving,management energy saving and education energy saving and reflect core goal such as serv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c‘four services’through implementing energy saving task.

School-Based,Energy Conservation Type Campus,Energy Saving Management,Coordination

10.13770/j.cnki.issn2095-705x.2017.04.006

猜你喜欢
东华大学中央空调校区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东华大学开发出全纤维结构智能电子皮肤
高层建筑中央空调送风系统的节能措施分析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探讨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节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