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

2017-04-03 00:22曹义静
关键词:体温保温研究组

曹义静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100)

探讨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

曹义静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100)

目的探究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防术中低体温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术中低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中实施预防术中低体温措施,能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低体温状况,维持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确保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措施;方法

由于手术时间通常较长,患者较容易在术中现低体温状况,发生率在50%~70%尤其是老年人与小儿患者。而一旦患者出现低体温,会导致各机体器官的代谢率减弱,并削弱麻醉药物代谢,引起苏醒延迟,导致凝血障碍的发生,进而形成心肌缺血,使得切口易受到感染,出现术后寒颤等并发症状[1]。所以,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维持其术中正常体温,有利于麻醉手术的成功进行,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研究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例,女60例,年龄15~81岁,平均年龄(47.5±3.07)岁;硬膜外阻滞麻醉46例,全麻插管80例。将其按照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行预防术中低体温措施。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列预防术中低体温及保温措施,包括:(1)调节手术室温度,将室内温度24℃~26℃,如用消毒液消毒时,要注意调高室温,并提醒医生缩短皮肤消毒时间;(2)尽可能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面,从胸部到脚部可使用尺寸合适的小棉被对其进行遮盖;(3)术中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一旦出现体位变化,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4)在血液、输液液体进行适当的加热处理。研究显示,静脉输注的液体加温至37℃可预防低体温的发生;(5)利用外部设施等对患者进行辅助提温,如充气保温疗法用充气式保温毯进行升温,研究表明,是目前认为最稳定且有效可行的方法。(6)手术贴膜的使用,提供无菌表面,防止细菌转移,提供无菌面,便于其他无菌巾的铺放,控制液体流向,利于医护人员执业防护。

1.3 疗效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及术后出血状况、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岁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共26例,占总数的41.27%;而研究组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共3例,占总数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3例,术后感染4例,术后发热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63%;研究组患者术后出血1例,术后感染2例,术后发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低体温主要是指患者体温低于36℃的一种临床症状,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常会出现低体温状况。而一旦患者出现低体温,对免疫功能造成直接的伤害,并增加创口感染的几率,减弱患者的血小板功能,进而导致凝血物质的活性受到影响,不仅影响到心血管系统,而且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率。尤其是体质虚弱,病情严重的小儿及老年患者,低体温的危害更是显著,低体温除了会导致机体耗氧增加,而且会使得心率加快,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需要采取系列的预防术中低体温措施,降低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提升手术治疗效果[2]。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通过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温湿度的调节,并将温度22℃~25℃,湿度50%~60%,进而大大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对血液、输液、胸腹腔冲洗液予以适当地加热处理,并对患者进行保暖物品的覆盖,也能够有效控制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手术切口消毒铺孔单后用3 L脑科手术巾,可利于收集切口渗血、渗液、冲洗液等,防止无菌巾浸湿,保护皮肤,减少皮肤散热,减少手术中潮湿的无菌巾对皮肤的冷刺激。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状况,并在不影响手术视野的前提下,用温盐水浸润纱布,覆盖暴露的内脏对手术器械进行擦拭,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患者由于体液蒸发所导致的热量散失[3]。充气保温疗法采用充气式保温毯,操作方便,重量轻、复温效率快,分为四个温度档次,可根据不同程度的体温持续维持所设定的温度,接触面积上半身达35%,下半身达36%,升温效果好,给予低温手术患者最佳的保温措施。从研究结果可看出,研究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手术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确保手术疗效,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1] 傅玉鲜,等.复合保温措施在预防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19):315-316.

[2] 王果艳.预防术中低体温对开胸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作用评价[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S1):336-338.

[3] 周学颖,赵 峰.复合保温对降低老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5):1113-111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

B

ISSN.2096-2479.2017.04.164.02

猜你喜欢
体温保温研究组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能“保温”的雪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保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