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现状

2017-04-03 00:22钱桂香
关键词:护士质量护理

陈 雷,钱桂香*

(1.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上海 200010;2.上海市瑞金医院卢湾分院,上海 200020)

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现状

陈 雷1,钱桂香2*

(1.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上海 200010;2.上海市瑞金医院卢湾分院,上海 200020)

循环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现状

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健康服务需求,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护理质量改进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系统,它为持续改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工作框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是新时期医院管理发展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灵魂[2]。循环管理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护理管理领域,现就近年来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循环管理的概念

循环管理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3],它是指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循环过程[4]。四个阶段构成系统,缺一不可,循环反复,各个循环之间又彼此关联,反复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边计划,边实施,边检查,边总结,边调整计划,使得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5]。

2 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护理领域状况

2.1 国外状况

国外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运用PDCA循环进行医疗质量管理,至今已较为成熟,取得了较佳的成绩。如:美国迈阿密州的Mount Sinai医疗中心运用PDCA循环解决患者和员工满意度等临床实际问题,同时还详尽介绍了应用过程[6],既应用于改进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又运用于社区护理,护理教育等多个领域。

2.2 国内现状

近年来,我国一些医院的护理专家把PDCA运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结果显示,PDCA循环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理论知识水平,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也得到了有效提升,PDCA管理法现也已应用到护理质量的各个质控环节如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教学培训等,结果均提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全面的护理质量管理在我国护理管理中仍处于空白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运行体系。

3 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3.1 护理带教管理

临床带教是护理学必需而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循环管理的科学有效性在手术室、ICU、急诊、呼吸内科、产科等等各专科的临床带教工作中得到了验证。杨大会[7],将循环管理运用到护生临床带教中,将实习护生80名按入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发现运用循环管理带教的护生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方法的护生。证明了将循环管理运用于临床带教,对临床老师及护生都有着指导作用,可发挥护生的自控管理能力,强化老师的带教意识,使得临床教学更规范化、科学化。

3.2 护理培训管理

护理各级人员的培训是医院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才能保证护理管理的高效率。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要力量,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医院[8],为了让年轻护士长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掌握管理技巧,缩短磨合时间,充分利用循环管理模式,开展了“一对一帮扶导师带徒式”护士长培养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年轻护士长管理技能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方琴[9],在ICU低年资护士培训中使用循环管理方式,使得低年资、新入科护士在短时间内适应ICU工作模式,提高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工作能力,同时调动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业务水平及学习效果均得到了有效保证,对临床护理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ICU护士进行分层培训中[10],运用循环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ICU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服务内涵。

3.3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护理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邱梅等[11]采用循环管理程序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置管护理,结果发现穿刺部位感染率由原来的8.3%下降至3.3%,证明在小儿留置针使用中,应用循环管理的方法能够依据既往护理经验制定详细护理计划,然后实施置管护理,通过阶段性总结对留置针穿刺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不足作进一步评价,在后续护理中加以改进[12-13],使得小儿留置针穿刺部位感染率不断下降,起到了有效保护小儿安全的作用。张仑等[14]将循环管理方法运用至PICC置管患者中,结果发现无论是导管相关并发症或是导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从而确保了PICC置管患者的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4 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4.1 以患者为中心

护理工作应紧密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展开。明确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宗旨,以提高患者服务满意率作为工作目标,工作要求中需要充分体现出患者的需求和希望。

4.2 培养慎独精神

护士的责任是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护患者的健康。因此,要求护理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谨慎,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已。文国英[15]对护士的法律意识、差错事故纠纷防范及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慎独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这些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运用循环管理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的过程中需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改正。

4.3 鼓励全员参与

要想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必须转变护士的质量意识,她们才是真正的具体实施者,落实者,工作好坏与护理质量紧密相连。因此在正式实施循环管理之前,首先要鼓励全体护士积极参与,多宣传、多沟通、多教育,使得她们充分认识到自身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及作用。其次是加强循环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得每个人都能掌握循环管理的使用方法。

5 小 结

目前循环管理在我国护理管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于护理的服务满意度。还有利于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护理缺陷,保障患者安全等许多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便于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16]。可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形成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17]。但由于不同专科或不同管理内容都有其自身特点,程序化和标准化的循环管理会使人容易产生思维定式,陷入固定模式。同时与国外相比,我国护理科研相对落后,特别是社区护理更是我国护理的薄弱环节,这都是需要我们合理使用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持续改进的地方。

[1] 王文秀,张艳媛,张秀英,等.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5,21(3):370-372.

[2] 魏建红.护士长在PDCA循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73-2474.

[3]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5-187.

[4] 王 平,卢 岩,徐朝燕,等.PDCA循环在我国护理领域应用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47-49.

[5] Paul C. Palmes.Process Driven Comprehensive Auditing:A New Way to Conduct ISO 9001:2008 Intemal Audits [M].USA:ASQ Quality Press,2009:66.

[6] Redick EL,Applying Focus-PDCA to solve clinical problems Dimens Crit Care Nurs.1999Nov-Dec;18(6):30-4.

[7] 杨大会.PDCA循环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103-104.

[8] 白小芹,丁献菊,段文瑜,等.PDCA管理与导师制在护士长培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3):125-126.

[9] 方琴.PDCA循环管理在ICU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现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5):64-66.

[10] 余珍华,曾梅玉,魏彩虹,等.PDCA循环在ICU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167-168.

[11] 邱 梅,张 华.PDCA循环护理对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感染率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4):3772-3773.

[12] 黄连江,周惠宏,曾春嫦.应用PDCA循环在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体会[J].广西医药,2009,31(7):1058-1059.

[13] 张 欣.应用PDCA循环方法在持续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3.

[14] 张 仑,向 艳,战秀华.PDCA循环模式对PICC置管并发症影响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5):707-709.

[15] 文国英.PDCA循环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0C):2793-2794.

[16] 王 平,卢 岩,徐朝艳,等.PDCA循环在我国护理领域应用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47-49.

[17] 辛 敏,郑建中,李树峰.PDCA理论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8):712-714.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

A

ISSN.2096-2479.2017.04.191.02

猜你喜欢
护士质量护理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