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护理进展

2017-04-03 00:22
关键词:皮炎鼻咽癌放射性

冯 萍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磁共振科,广西 梧州 543002)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护理进展

冯 萍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磁共振科,广西 梧州 543002)

鼻咽癌;放射性皮肤;优质护理

放射性皮肤反应是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副反应之一,按RTOG(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放射肿瘤协作组)将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分为:0级为皮肤无变化;Ⅰ级为红斑:放射野皮肤微红,有时瘙痒;Ⅱ级:色素沉着,皮肤稍有色素沉着微黑,有时伴有毛发脱落,刺痛;Ⅲ级为干性反应:皮肤明显色素沉着,发黑,干燥,有皮肤裂纹及干性脱皮;Ⅳ级为湿性反应:重度色素沉着,皮肤水肿、水泡和渗出等,可有破溃[1]。如发生Ⅲ级及以上放射性皮肤反应者将被迫中断放疗。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又影响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放射性皮肤反应,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放射计划的顺利进行,是肿瘤医护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护理进展,旨在为同行们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循证依据。

1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1.1 心理护理

有文献报道证明,国内鼻咽癌患者在确诊及放射治疗前即存在心理障碍。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焦虑、忧郁、绝望、悲观的不良情绪[2]。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因此,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积极与患者沟通,与其家属取得联系,争取家属的关心、支持、配合,并分析患者主要的心理顾虑,作好合理解释,让患者多与朋友或有放疗经历的患者联系,达到解除或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刘景霞等[3]认为放疗前的心理沟通,能够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李艳[4]调查报告提示,采用先进的调强放疗,可有效减轻患者负面心理,减轻放疗皮肤反应。

1.2 健康教育

放疗前做好健康教育,及有效干预,给予患者放射知识宣教,皮肤禁用肥皂、碘酊、乙醇、沐浴露及刺激性消毒剂,局部不可粘贴胶布、外涂刺激性的化妆品和油膏,放射野皮肤避免冷刺激、热刺激,外出时避免紫外线照射和强烈阳光暴晒,应带遮阳用具,穿着棉质低领或无领易吸汗的宽松衣服,以防粗糙衣服及其他物品摩擦。放疗期间如出现皮肤瘙痒,不可用手搔抓皮肤,注意剪短指甲,护士每周检查督促,以免患者夜间熟睡出现皮肤瘙痒时抓伤皮肤。有干性脱皮时,勿用手撕扯,同时加强皮肤保护指导工作。

2 饮食护理与休息活动的指导

指导患者放疗时每天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泄。加强营养,增加皮肤抵抗力。饮食中应摄人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含量高、易消化的软烂食物。由于放疗后期合并咽部重度反应,患者进食困难,营养低下,应给予输液以补充高静脉营养,如氨基酸、白蛋白、维生素等,必要时输入血浆或新鲜全血,以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适时给予抗炎治疗,以增加机体抵抗力。边丽等认为放射性口腔炎护理对患者营养及放疗皮肤有正性影响[5]。指导患者放疗期间合理安排休息,暂停工作,放疗后卧床休息1~2 h,可以行室内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如游泳、爬山、跑步等。避免长时间不休息,如看电视、打牌、上网等,以减少身体的能量消耗。

3 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分级护理

3.1 Ⅰ级皮肤反应的护理

有研究认为[6],出现轻度红斑或皮肤潮红,伴有轻度瘙痒感,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护士应经常在晨间护理检查和提醒患者自查局部皮肤变化情况,特别是皮肤皱褶处,有皮肤异常或皮肤不适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及时对症处理,以免加重皮肤损伤。石才娣[7]护理经验认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放射性皮炎有效果。对皮肤瘙痒严重者,嘱患者勿自行抓挠或涂擦止痒药膏,教患者学习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散步等,必要时按医嘱指导涂2%冰片、痱子粉等。常规清洁创面后喷肤疾散于创面,I级损伤者每日3~4次[8]。任浙平等[9]报道,比亚芬在临床应用后可延迟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减轻放射部位皮肤的损伤。清洗局部皮肤时,应用软毛巾湿沾洗,不可摩擦式擦洗,以防皮肤破损[10]。钟文欢等[11]认为放射皮肤保护剂能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程度,提高皮肤对放射的耐受能力,有效减少皮炎的发生。要求患者放疗前把头发剪短,特别是长头发的女性患者,解释说明头发多影响戴头罩,从而影响放疗定位的准确性,而且放疗后脱落的头发中的细菌容易引起皮肤的感染。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局部刺激,禁用肥皂、毛巾擦洗,切勿用手抓挠。

3.2 Ⅱ级皮肤反应的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衣领等粗糙物对照射皮肤的损伤,宜穿宽松无领柔软的上衣,按医嘱予羊毛脂,薄荷粉止痒,天气炎热时使用空调降低皮肤温度,以保持皮肤干爽,使患者增加舒适度。有研究[12]认为芦荟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丰富活性酶,有利于皮肤吸收,具有良好的皮肤保护作用,芦荟中含大量人黄素甙,具有抗炎抑菌、杀菌功能[13]。指导患者放射局部的皮肤可不用水洗,以免干燥皮肤湿化后破损,加重皮肤反应,甚至出现化脓现象。若放疗过程中出现Ⅱ~Ⅲ级皮炎,表皮破损<30%、少量渗液的会将EVOSKIN (爱分肤)的涂抹厚度达到2~4 mm,以保持创面的湿润[14]。熊锐华等[15]认为,rh GM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是一种有效治疗鼻咽癌急性放射性(Ⅱ级)皮炎的方法。袁海珍等[16]认为,安尔舒治疗Ⅱ期、Ⅲ期急性放射性皮炎能提高愈合速度及治愈率。陈曼娜等[17]将康复新液用于治疗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显示能促进皮肤的恢复。

3.3 Ⅲ级皮肤反应的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穿着低领或者无领衣服,暴露破损处的皮肤。对损伤皮肤面积小、散在完整的小水疱,张力只要不太大,可保留疱皮,可外涂碘伏,使小水疱自行吸收、干瘪。对于皮肤损伤面积较大或张力较大的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并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疱内液体,在破损处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收敛生肌和结痂等功效的湿润烧伤膏直接均匀涂上,厚度不超过0.5 mm,观察皮肤好转情况,2~4次/d,直至结痂[18]。局部有脓液的,可用生理盐水清洁后涂芦荟液。有实验结果显示皮肤防护剂外涂对鼻咽癌放射野皮肤能起修复作用,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受损的细胞再生修复,增强皮肤组织再生能力,从而降低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反应发生率[19]。损伤皮肤加重的应停止放疗。黄梅芳等[20]认为紫草油可有效预防严重放射性皮炎。胡建萍等[21]观察结果发现,放疗专用抗菌乳膏可治疗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尽量保持局部干燥、暴露,切勿覆盖包扎,外出注意防晒;皮肤出现结痂、脱皮时禁用手撕剥,防止继发感染。

3.4 Ⅳ级皮肤反应的护理

如果出现这期皮肤反应,应该停止放疗,1次/d给伤口予换药。王华君等报道,对放疗皮肤Ⅳ度反应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多爱肤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多爱肤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多爱肤是一种亲水性的敷料,又有消炎作用,因此能吸收伤口的渗液,形成凝胶,加快损伤处愈合,并能减轻伤处疼痛[22]。由于有自溶作用,可促进伤口处皮肤洁净,因为伤口渗液中含有对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不可缺少的生长刺激因子,利于皮肤伤口早日愈合[23]。李玉军等报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能明显促进皮肤损伤的愈合,具有促进皮肤与黏膜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的DNA、RNA、羟脯氨酸的合成,加速创面中的肉芽组织生成和上皮细胞增殖,缩短创面的愈合过程,从而缩短伤口愈合时间[24]。欧国萍等报道,深度皮肤烧伤极少出现,应禁止再次接触射线,损伤皮肤面积大时,需会诊外科手术植皮[25]。如果伤口轻度疼痛,也可以通过读书、欣赏音乐、看电视等转移注意力,通过神经的刺激阻断疼痛反射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通过心理暗示,谈话,和朋友散步和冥想等方法来缓解疼痛[26]。郭艳红等[27]认为,美宝湿润烧伤膏能有效地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有效保护放射野皮肤。

4 小 结

通过查阅多方资料、学习。了解了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护理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技巧,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尤其是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护理,起到积极作用[28]。根据放射性皮肤反应分级、临床表现,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使更多患者得到优质护理,减轻患者因放射治疗反应诱发的痛苦。

[1] 赵新华,张宜生,张 华,等.MEBO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60.

[2] 朱 红,胡 媛.浅谈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9):5909-5910.

[3] 刘景霞,安 静,温智红,等.36例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皮肤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8):37-38.

[4] 李 艳.鼻咽癌患者普通放疗和调强放疗期间的心理状态调查及其放疗反应[J].护士进修杂志,2015,01,30(2):131-134.

[5] 边 丽,李宝英,王立坤,等.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23(2B):73-74.

[6] 韦艳华,黄宝芹,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67-69.

[7] 石才娣.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放射性皮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3,13(21):2737-2739.

[8] 洪金花.放射治疗皮肤保护剂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8,9(3):38-39.

[9] 林光惠,梁建博.皮肤护理液预防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21):40-41.

[10] 任浙平,李先明,吴超权,等.乙醇胺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5):870-871.

[1] 孟晓燕.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皮肤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9,9(3):80-82.

[12] 钟文欢,冯惠霞,蒋红花,等.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1,8(4):864-865.

[13] 吴春艳,王林娟,张 平,等.放射治疗致皮肤损伤的防治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6):680-682.

[14] 刘 颖,龚小丽,曹 熙,等.芦荟治疗寻痤疮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1998,16(2):40.

[15] 孟建华.芦荟联合硫酸庆大霉素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陕西医药杂志,2011,2(2):32.

[16] 熊锐华,龚震宇,田秀荣,等.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因子对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治疗[J].肿瘤,2015,8(35):911-914.

[17] 袁海珍,杨水秀,程丽红,等.安尔舒治疗II期、III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8(8):51.

[18] 陈曼娜,叶云婕,陈 丽,等.康复新液用于治疗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J].2011,4(6):82.

[19] 李秀玲,郭立欣,许春华,等.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45例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60.

[20] 吴爱真,王丽华,辛培玲,等.三乙醇胺乳膏防治鼻咽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28(5):374.

[21] 黄梅芳,侯兴兰,邓省益,等.紫草油及微波热疗防止严重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3):618-620.

[22] 胡建萍,马骁洁,高 茜,等.放疗专用抗菌乳膏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3):2220-2221.

[23] 王华君,汪晓林.多爱肤敷料在放疗皮肤四度反应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32-2333.

[24] 汪晓琳,彭 娜.多爱肤敷料治疗诺维本所致皮肤反应1例[J].护理研究,2005,19(9B):1806.

[25] 李玉军,岳 洁,刘 莹,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防治乳腺癌放射性皮肤反应临床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3,23(1):7-9.

[26] 欧国萍,王婵华,黄雪珍,等.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509-1510.

[27] 吴庆彩,王亚彩,甘韵娜,等.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皮肤反应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4):130-133.

[28] 郭艳红,史来婷.鼻咽癌使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炎[J].中国实用医药,2011,3(3):115.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73

A

ISSN.2096-2479.2017.04.193.02

猜你喜欢
皮炎鼻咽癌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