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附睾粘液腺癌1例临床分析

2017-04-03 17:12李涛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附睾探查睾丸

庞 聪,李涛甄,景 波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河北 廊坊,065000)

病例报告

原发性附睾粘液腺癌1例临床分析

庞 聪,李涛甄,景 波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河北 廊坊,065000)

2010年10月-2015年10月作者收治原发性附睾粘液腺癌l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78岁。因右侧睾丸坠胀不适3月余,于2015年3月8日人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入院前曾行抗炎治疗2周,症状无改善。查体:阴茎阴囊发育正常,双侧腹股沟无肿大淋巴结,左侧睾丸附睾未见异常,右侧附睾肿大,质硬,睾丸附睾界限不清,轻度触痛,精索无明显增粗。常规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血AFP,HCG正常,EKG、X线摄片及肝、胆、脾、胰、双肾B超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盆腔CT未发现淋巴结肿大及肿瘤改变。

于2015年3月l2日在腰麻下行右侧附睾肿物探查,术中睾丸组织正常,附睾紧贴睾丸,粘连紧密,术中冰冻回复示:右侧附睾腺癌,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l周后拆线。

病理报告提示为右侧附睾粘液腺癌,输精管切缘未见癌残留。免疫组化示:CDX灶(+);CK(+);CK8/18(+);Ki-67(+约占30%);PSA(-);P504S(+)患者拒绝放疗及化疗,于出院胸腺肽免疫治疗。术后8周出现大量腹水CT提示肝脏转移瘤,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衰竭,于2015年8月死亡。

讨论: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附睾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恶性附睾肿瘤更是罕见,约占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的2.5%。附睾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30~50岁,良性肿瘤多发于20~40岁,本例病例发病78岁,统计少见。

诊断附睾肿瘤缺乏典型症状,术前影像学及实验室诊断困难。应同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表现为生长缓慢,病程长,表面光滑,与睾丸有明确界限,边界清楚且多无症状。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常无疼痛表现,侵犯周围组织后或合并感染,常伴有疼痛,容易误诊附睾炎,且肿瘤质地不均,与周围组织关系不清,呈浸润性生长,但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故附睾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诊断。附睾恶性肿瘤恶性度高,最终多发生转移甚至开始即有转移。

临床对于判断附睾肿瘤的性质难于确定,附睾腺癌等恶性肿瘤,具有与睾丸肿瘤相似的腹膜后淋巴转移途径,易向腹膜后转移。附睾恶性肿瘤预后差。临床怀疑附睾肿瘤的患者首选手术探查,术中怀疑恶性果断行快速冰冻切片定性。一旦确诊需行根治性睾丸附睾切除术。虽然没有盆腔,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证据,也应当考虑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必要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放疗及化疗,本例患者术后拒绝放化疗于免疫治疗,肿瘤较早出现远处转移,故对附睾肿物临床医生要有足够的认识,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探查。

猜你喜欢
附睾探查睾丸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橡胶树miRNA 探查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人附睾蛋白4(HE4)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高频超声对附睾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高频彩超在睾丸扭转诊疗中的价值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
采用附睾内注入氯化钙法进行公畜去势的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