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什么态度,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

2017-04-04 19:16伊姐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7年3期
关键词:串串恋人葫芦

伊姐

最近我的工作特别忙,回到家都很晚。

有一天,我回家晚上11点,葫芦突然从姥姥房间冲出来(他平时的睡觉时间是10点),说,妈妈,我要看ipad,要看粉红猪小妹,现在。

我很惊讶,但很快理解到,我长期不在家,葫芦内心积郁了愤怒和不满。

我说,好,我们看1集,然后睡觉。

1集看完,葫芦说不,我要再看8集。

这个举动也是反常的,从小到大,我们非常重视葫芦的“承诺意识”,在他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说好的事,他从来可以执行得很好。

我意识到,现在,他情绪很不好。

我说,可以。可以看8集。

姥姥和爸爸都表示了抗议,因为,动画片不要看超过20分鐘,也是我们家潜在的一个规则线。何况,那时候,已经11点半了。

我用眼神制止了姥姥和爸爸,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看到第3集的时候,葫芦情绪已经很稳定了。看到第5集,眼皮打架了。没撑到第6集,他说,妈妈,我要睡了。

我紧紧抱住他:妈妈这周末哪儿都不去,就陪你去看儿童剧,还约你的好哥们儿一起去划船好吗?

葫芦是带着甜蜜又得意的笑入睡的。

我跟葫芦之间的关系,真的像恋人。好的恋人是怎样的?精神上无障碍相通。爱的最高价值不是约束,而是理解。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很理解葫芦的妈妈,因为我相信——自由的孩子,才是自尊的孩子。

我大可以用妈妈的权威,把葫芦限制住:马上睡觉!不许看超过20分钟!不要无理取闹!

但我知道孩子的所有无理取闹,背后都有不能被完整表达出来的情绪诉求,解读好这个诉求,才真的解决问题。

所以我不喜欢对葫芦说很多的不,我喜欢先说,好,然后再商量,你也退一步,是不是比较合理。

表面看来,先说“是”,还是先说“不”,只是语序的改变,事实是——我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孩子会有很感激、被尊重的感觉,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不信任,就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现。

靠控制维持的爱,到底可以走多久?

因为物资匮乏、对儿童心理认知的局限等多种原因,上一代的父母,很多是让我们在恐吓里、威胁里,甚至小小的武力里长大。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很喜欢幼儿园门口的麻辣烫,妈妈觉得脏,每次都用“放着家里那么多好吃的不要,你就是爱吃垃圾,简直不是我女儿”来严厉限制我。

有一次我偷吃被发现,她当着同学面,把串串扔到地上。

其实也许让我吃一下,我真的生病了,也就不吃了;甚至,我吃到后,觉得根本没想的那么好吃,很快忘记了。

但现在,我还很喜欢吃串串,成了一种瘾。

因为,越被压抑的欲望,在合适的土壤,越会无法控制地蔓延。

身为父母,我们有时会用收回对孩子的爱为代价,来调整孩子的行为。当他们吃了青菜,放弃零食,收起玩具,他们才是“可爱的”“听话的”“值得爱的”。

反之,“妈妈不喜欢我们了”“妈妈不要我了”“我不再是妈妈的好孩子”。

自尊感匮乏的孩子,不是天生缺少自尊心,而是他的自尊心已在前面的生活中被严重磨损了,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就是损坏的外因。

即便是一个孩子,他的感情也非常复杂,会有自相矛盾,会有失落伤心,会有无法表达的痛苦,而父母给予体恤,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迷信专家,而是相信自己的感觉,给予他真正的尊重——这才是爱。

爱是自由的,即便在亲子关系之中。

控制不是教育。控制是缠绕在孩子心灵上的绳子,有的粗,有的细,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原本天然的情感,在这种缠绕中慢慢失序,他们会变得懦弱胆小,或者逆反暴躁,有了自主意识后,谎话连篇,成年后,刻板狭隘。

让孩子变好的真正动力——给他自尊。

猜你喜欢
串串恋人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红歌串串烧
完美恋人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CC
宝葫芦
购婚房加上恋人名,结婚不成房产如何分割?
恋人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