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荣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2017-04-04 08:17李鹏飞
福建中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陈老温病急症

李鹏飞,吴 竞

(1.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扬荣传承工作室,福建 福州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陈扬荣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李鹏飞1,吴 竞2

(1.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扬荣传承工作室,福建 福州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陈扬荣;学术思想;温病急症;乙型肝炎;肾病

陈扬荣,男,1942年9月生,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福建省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创建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曾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等称号。陈教授曾任福建省中医基础理论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研究会顾问,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顾问。

陈教授1966年于福建中医学院本科六年制医疗专业毕业,同年8月开始中医临床工作,1977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中医研究班,该班由岳美中任班主任,任应秋、董建华、刘渡舟、姜春华、方药中、王文鼎、赵锡武等知名专家担任教学工作,为全国培养唯一一批高级中医人才。毕业后他专心研究中医,坚持读经典名著、名家医案,博采众长,注重古为今用,宗古而不泥古,创新探索,成为一个精中医、懂西医的临床优秀人才。陈老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深得病人的赞赏。

1 精研温病理论,宗古而不泥古

陈老常跟我们说“中医是有根的,中医根在经典”。他对经典有较深的研究,尤其在温病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提出了“血瘀是温病气分证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创立了“清热养阴化瘀法作为温病气分证治则”,并自拟清气养阴汤作为温病气分证治疗主方,填补了温病气分无血瘀理论的空白,丰富了中医对温病气分证的证治[1];他深入研究温病“清法”理论,从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等七个方面阐述了清法在温病中的应用,指出临床应用必须重视阴伤程度及邪正虚实[2];他创新了湿温治法三禁,认为需灵活应用,临证识变,不可一成不变[3];他指出肾有实证的临床证据,创立肾实证的立法、方药[4];他秉承古今名医的学术经验,立足临床,勤于科研,创立了“清气养阴汤、补肾清热毒方、陈氏降浊方”等一系列疗效确切的中药方剂,是我省著名的温病学专家。

2 重视急症,提出温病急症的辨证思维

在50余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陈老特别重视急症的处理。他认为中医强调急则治标,但最重要的还是辨证论治。对于温病急症的诊治,陈老提出了临床诊疗的三原则。

2.1 辨证因标本 中医讲治病求本,但对于病的某阶段而言,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治,皆为治本,这是中医治病总的治则。虽然温病急症多以高热、昏厥、谵妄并见,但病机、病位上恒多有异。白虎、承气、三宝之设皆各有所宜,故辨证求因,审别标本,而后对证下药,为治疗中医温病之要务[5]。

2.2 辨明病机,察邪正消长 温病急症都是邪毒与正气相争的结果,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应辨明病机,察邪正消长,做到先证而治。犹如兵家之先发制敌,用药制邪于病机变化之先,不使病邪有内传之机[5]。随着正邪消长及病变发展,温病急症的辨证论治,也从单一的治则,逐渐趋向益气、回阳救阴、开窍等治则,交叉联合应用。

2.3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在急症治疗中,陈老常从古代方药中筛选出高效的并以中医辨证为依据的古方加以引用或创用相应的新剂型[5],如对于温病三宝、白虎汤、独参汤等急救方剂剂型的创新,做到“简、便、廉、验”;衷中参西,根据西药的药理、药化、药效,从中医角度推断其药性,也可从西医药理理解中药药效;在急症的治疗中,或中西药单用,或中西药合用,以减少毒副作用或加强疗效。

3 致力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既有热毒内蕴,又有瘀血阻络,气血亏虚。陈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① 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基础;② 疫毒伏留是发病的首要因素;③ 阴液耗伤是本病缠绵难愈的重要条件;④肝络血瘀是本病病变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肝疫毒持续感染是其病理因素,正气亏虚、阴津亏损是其病理基础,瘀血阻滞是其病理产物。四者互为因果,直接影响本病的发生发展[6]。

治疗上,陈老根据其主要病机及证候分类,提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益气、养阴、活血、解毒”四大治法,创立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方。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该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但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并不能以一方统之,而应该注重分期,各有侧重,随证化裁。因此要时时注意病机之转化,谨守病机,知常达变,提高疗效。

4 温病理论指导肾病临床治疗

陈老尤其擅长在温病理论指导下诊治狼疮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等肾病。

4.1 慢性肾炎蛋白尿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脾不摄精,肾不藏精,清气下陷是蛋白尿的产生机理。另外,陈老认为湿热、痰浊、瘀血之邪在蛋白尿形成及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治疗中陈老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同时更注重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法的运用。

4.2 狼疮性肾炎 根据中医温病“伏气温病”理论,陈老认为本病发病是由内外多种综合因素而致,多由素体虚弱,毒邪内蕴,移时感受外邪或化热化毒,引而发病。陈老根据温病理论立法,认为肾阴虚为其病本。元阴衰惫,五脏失和,五脏之伤,又穷必归肾,如此反复,病入至深[7]。提出治疗当以补肾滋阴为前提,兼以清热解毒化瘀,创立“补肾清热毒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多年的科研研究,均证实补肾清热毒方在补肾扶正、驱毒祛邪、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着很好功效。

4.3 慢性肾衰竭 陈老认为慢性肾衰竭病机关键为肺、脾、肾三脏功能虚损,三焦气化功能失常以致水液等代谢产物排泄不畅而出现 “痰”“湿”“毒”“瘀”等一系列邪实的病理状态。治疗上,陈老擅从三焦辨治本病,创立了“疏利三焦、重视中焦脾胃调治、化瘀通络解毒”的三大治疗原则。强调三焦同治,但各有侧重,随证而治。提出虫类药在治疗中的应用,在辨证基础上选择适宜的虫类药以加强疗效。

在多年的肾病临床诊疗中,陈老不仅注重温病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更强调血瘀在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并创立了“补肾清热毒方”等多个新方药,为以后肾病研究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

(本文承蒙陈扬荣教授的耐心指导及修正,特此感谢!)

[1] 陈杨荣,戴春福,江明.温病气分证应注重活血化瘀[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2):11.

[2] 陈扬荣.清法刍议[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5):263-264.

[3] 陈扬荣.论湿温治法“三禁”及临证识变[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5(3):6-8.

[4] 陈扬荣.小议肾无实证[J].福建中医药,1991,22(1):52.

[5] 陈扬荣.温病急症诊治研究的辨证思维[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10(3):100,102.

[6] 陈扬荣.陈扬荣医论精要[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141-151.

[7] 陈扬荣,任文英,江明,等.补肾清热毒方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4,9(2):90-92.

R249.8

B

1000-338X(2017)06-0042-01

2017-09-13

李鹏飞(1993—),男,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肾病研究。

猜你喜欢
陈老温病急症
针灸疗法在院前急症救治中的应用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夜间急症多 千万别忽视
“老人越不动越不想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的长寿经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心态·读书·运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唤醒
陈伯老同志的“认真”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