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运用重剂黄芪治疗慢阻肺缓解期经验*

2017-04-04 08:42马嘉蓉刘永刚姚慧青赵永祥
陕西中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熟地补益中焦

马嘉蓉,刘永刚,韩 玉,姚慧青,赵永祥

1.青海省中医院 (西宁 810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咸阳 712000)

·名老中医经验·

吕华运用重剂黄芪治疗慢阻肺缓解期经验*

马嘉蓉1,刘永刚2△,韩 玉1,姚慧青1,赵永祥1

1.青海省中医院 (西宁 810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咸阳 712000)

慢阻肺的发病率较高,在缓解期积极治疗能够预防急性发作。吕华主任医师认为慢阻肺缓解期以脾肾亏虚为基本病机,治疗以补脾益肾为基本法则,使用重剂黄芪以培补脾肾,理气泄痰,疗效卓著。开郁纳气之品用量不宜过大,并列举黄芪常用的药对,为临床提供参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3位致死的重大疾病,将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1]。急性发作期出现咳喘、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呈进行性加重,在缓解期积极干预是预防急性发作的重要方法。吕华主任医师是青海省名中医,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注重调治中焦脾胃,补肾固本,善用大剂量黄芪,且配伍灵活,疗效颇佳。

1 对慢阻肺缓解期病机的认识 慢阻肺属于中医“咳喘、痰饮、肺胀”等范畴,因多种慢性肺系疾患迁延失治,肺气虚损,卫外不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痰湿内阻,久则脾肾俱伤,元气不足,致使本病反复发作。《灵枢·百病始生》曰:“此必因虚邪贼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虚相得”是《内经》对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的概括。慢阻肺起病于肺,病变过程逐渐影响脾肾等脏,病在肺者尚轻浅,脾肾俱病者较重。古人有言“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喘”。慢阻肺病患因经年反复咳嗽,耗伤肺气,肺气虚损,招致风寒之邪外袭,肺气郁闭,久病中焦脾土虚弱,肺气生成不足,难御外邪,痰湿内生,阻滞肺脏气机,气郁而不得宣畅,《丹溪心法》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久病入络,络脉瘀滞,肺气胀满不舒。《灵枢·本输》云:“足少阴属肾,肾上连肺。”肺气源于肾阳,肺气的宣发有赖于肾阳的温养;肺阴根于肾阴,肺阴得益于肾阴的滋养,肺阴的布散有赖于肾气的蒸腾。若肾阳亏虚,温化失司,蒸腾气化无权,水道不通,水湿内停,则聚湿成痰,水寒舍肺,《仁斋直指方》载:“肾气亏虚,下元不固……阳虚水泛为痰,上逆于肺致咳致喘也。”故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肺肾二脏母子相关,脾肺气虚日久,必将及肾脏,肾气虚损,摄纳不及,元气亏虚,故咳嗽日久难愈,喘促难息,吸气困难,动则加重。慢阻肺的起病和发展,往往病程较长,形成痰湿、水饮、瘀血等多种病理产物,上行损伤肺脏而致病情加重,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虚实相结,脾肺肾气虚而痰湿瘀血阻滞。

2 健脾补肾以固其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病必求于本”,在临证时须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吕主任认为慢阻肺稳定期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主,而以脾肾为其本,故在本病的治疗方面多以脾肾为着眼点,培脾土、补肾气,扶正以固本,兼以开郁祛邪。脾土健运,化生血气,肺气自能充旺,即培土生金,肺气足自能抵御外邪,中焦运化的气血精微亦能补益先天肾气;温补肾气,则能温化水饮痰湿、摄纳肾气。基本方药:黄芪30~120 g、枳实10~30 g、白术20~60 g、茯苓30~60 g、半夏15~40 g、熟地20~30 g、防风6~15 g。本方重用黄芪,旨在补益中焦脾土,培气血生化之源,也体现了“重脾胃、贵元气、主升发”的思想。脾气健运,饮食入胃,运化生成水谷精微,先输于脾,上归于肺,补益肺气。大剂量黄芪升提而温通,配以枳实行气豁痰导滞,其气下行,使气机先降后升,一降一升,寓升于降,升降有序,补气而不壅滞,降气而不伤正,合白术补益中焦脾胃,《本草求真》中曰:“白术,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使得中焦得固。茯苓健脾祛湿,《本草正》:“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伤寒明理论》载:“渗水缓脾”,《药品化义》称:“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茯苓为消补兼施之品,故使用重剂茯苓可泄中焦之痰,利水饮而泄肺气之实,中焦得固,生血气而益肺金。半夏,《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本草纲目》:“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也,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谓辛走气能化痰,辛以润之是矣”,祛痰利湿,理气以宣通,痰湿去,则肺气得以宣展。半夏与茯苓相配,其性主于滑利,利痰湿以健运中焦。熟地滋腻厚重,补肾以摄纳肺气,培补中焦,对于痰多胸闷者,仍不忌熟地,方中配伍少量行气快膈之品,如木香、砂仁。少量防风清宣肺气,疏风散邪,开肺气以宣通上焦,黄芪佐以少量防风能升提中焦脾气以上达,宣展宗气,以畅达胸中气机。全方重在滋补脾肾,理气泄痰,补益而不滋腻,调气机升降,脾土健则能化生血气而滋补肾气,气血上腾,补益肺气

3 重剂黄芪以补脾肾 吕主任以脾肾亏虚为慢阻肺缓解期的基本病机,治疗的重点在培补脾肾,临床中使用大剂量黄芪补益中焦,顾护脾胃。《伤寒论翼》:“太阴为少阴之本”,《本草述钩元》:“脾合于肾之阴,乃为胃腑之合,而令胃阳得以行其化”,《类经》中指出:“肾气之源,本于水谷,水谷之化,处于脾胃”,均指出脾肾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补脾以滋肾。补益中焦,化生血气,充养后天之本,脾土健旺,自能运化痰湿而利肺气;脾肾相关,脾气健则能充养肾气,从而摄纳肺气。黄芪,《本草求真》:“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与熟地相配,以重剂黄芪补益脾气,助气血生化之源以充养肾精,黄芪走气分,熟地入肾而走血分,黄芪以升提为其性,防止熟地滋腻碍胃。张景岳认为“脾主湿,湿动则生痰”,“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王旭高临证医案》中指出:“夫熟地最能消虚痰,以其能填补肾气而化无形之痰也”[2],故配伍熟地补肾而治痰之本,二者相配共奏健脾补肾、纳气归元、强精消痰之功。

4 开郁纳气宜以轻剂 痰湿为慢阻肺的基本病理因素之一,脾气虚弱,津液不化,或肺气虚损,津液不布,或肾气亏虚,津液蒸腾气化不足,或火热炼灼津液,均可以产生痰湿。痰为阴邪,停滞中焦,碍于中焦运化及气机升腾,肺为华盖之脏,清虚而不耐邪扰,痰湿内阻,滞于肺脉则碍肺气宣通,胸膺清阳不得宣展。吕主任指出,在缓解期的治疗中当注意痰湿困阻气机的因素,在健脾化痰、补益肾精的同时,当宣展肺气之郁闭、畅达脾气之困,有“开窗透气”之功[3],亦即取吴鞠通“轻以去实”之意[4]。用药常如麻黄、杏仁、陈皮、蝉蜕、连翘、枇杷叶、紫菀等辛苦微轻、轻清灵动之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对于开郁理气之品用量宜轻,不可过重。开泄郁闭的思路旨在排除痰湿对于气机的困遏[5],宣展胸中气机,同时能够畅达外邪,给邪气以出路,从而发挥开泄豁痰、通络理气、肃肺止咳之功效。若下焦虚损,虚气上浮而犯肺者,治疗予以摄纳肾气之品,如肉桂、沉香、山萸肉、蛤蚧等味,用量宜小,少佐即可起到补益肾气、纳气归元之功,量大则伤及肺气而使其气下沉,不利于肺气宣发。且下元之气,本性偏于沉降,因虚损而内生湿浊或阴火而迫使虚气上逆,予以少量纳气之品收引即可。

5 黄芪常用的配伍药对 吕华主任医师临床中重用黄芪以补益脾肾,化生血气,补益肾精,配伍灵活,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发挥独特的作用,也体现了吕主任独到的治疗思路。

5.1 黄芪配枳实 黄芪主升提,枳实其性下降,导滞下行,二药相配,气机一升一降。豁痰导致为气机之升以行通路,清除困阻气机的障碍。往往以重剂黄芪配伍少量枳实,重在补益中宫,从而有益于肺肾。

5.2 黄芪配防风 防风为风药,其气轻清,主宣展气机,一则祛风散寒,肺脏清虚,不耐邪扰,防风清宣肺气以利气机。黄芪与少量防风相伍,升提气机以上达,宣展宗气,畅达胸中气机,防止气机郁滞,同时避免了方中熟地之滞腻。

5.3 黄芪配苏子 苏子,《药品化义》中载:“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若过于收敛肺气,则气上而不行,苏子其味辛能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配伍黄芪补气升提,豁痰而不伤脾肺之气。

5.4 黄芪配茯苓 《本草正义》谓:“黄芪具春令升发之性,味甘气温色黄,皆得和中之正,故能补益中土,温养脾胃”。茯苓,健脾而利湿,健脾之中有渗利之功,大剂量使用对于顽痰有泻下之力。健中焦以祛湿浊,培脾土以生肺金,先泄后补,补而不壅。

5.5 黄芪配半夏 半夏辛润而下气消痰,以除却胀满,常常配伍陈皮而为二陈汤之方义,理气化痰以除胸闷,配伍黄芪以健运中焦,健脾化痰以治其本,其辛润滑利之性,有助于升提清阳而利胸膺气机。

5.6 黄芪配丹参 痰湿之邪久停肺脉,或久病咳嗽而肺气虚损,导致瘀血阻滞,故以大剂量黄芪补益元气,鼓舞气血运行,配伍丹参,益气活血以通血脉。

6 小 结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在慢阻肺缓解期的治疗中时时以病机为念,补虚泄实。注重培补脾肾,顾护正气,祛痰理气,活血通脉。使用大剂量黄芪以顾护脾胃。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土旺盛,运化精微,可补肺填精。从中焦着手,补益元气,这种治疗顽疾的思路值得借鉴,注重辨证,提高临床疗效。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

[2] 王旭高.王旭高临证医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175.

[3] 刘永刚.张仲景从表求治思想浅析[J].江苏中医药,2015,47(4):8-9.

[4] 郭永胜,张思超.《温病条辨》 银翘散组方思想探析[J].新中医,2017,49(1):163-164.

[5] 臧焕焕,尹硕淼,史锁芳.史锁芳教授治疗胸闷变异性哮喘验案举隅[J].四川中医,2016,34(11):131-132.

(收稿:2017-04-02)

*青海省科技厅课题(2016-WJZDS-43)

△通讯作者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中医药疗法 黄芪/治疗应用 中医师 @吕华

R249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8.065

猜你喜欢
熟地补益中焦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辨证录》熟地用药特点分析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基于导数差异光谱及PCA分析当归-熟地药对的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
补肾益精话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