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实施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思考

2017-04-04 11:35魏先瑜刘世蓉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绵竹市镇乡农业局

魏先瑜,刘世蓉

(四川省绵竹市农业局,四川 绵竹 618200)

绵竹市实施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思考

魏先瑜,刘世蓉

(四川省绵竹市农业局,四川 绵竹 618200)

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是我国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绵竹市于2015~2016年开展了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的探索,本文详细介绍了绵竹市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成效,并提出了下一步打算。

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东南部为成都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至东南逐渐倾斜,平均海拔高度从4405m下降至504m,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点。绵竹辖区内有耕地面积2.77万hm2,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陆季风性气候特点显著,被誉为“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2016年小麦播种面积1.48万hm2,水稻播种面积2.34万hm2,粮食总产为28.2万t。用于购买社会化服务的资金达708.7656万元。经过绵竹市2年实施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的探索,总结经验,为更好服务绵竹“三农”,为绵竹现代农业发展打下更坚实基础。

1 工作开展情况

1.1 根据项目要求,编制实施方案

2014年以来,全市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和四川农业厅下达的3个项目,编制了专项资金500万元的《绵竹市2014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专项资金400万元的《 2015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专项补贴资金200万元的《2015年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1.2 按照实施方案,结合农时分步推进

1.2.1 组织申报 2014年绵竹市根据省农业厅要求开始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试点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2015年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此项工作,农业局高度重视,召开会议讨论研究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撰写实施方案。通过召开镇乡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并在电视台、报社和网站分别发布公告,扩大宣传,组织申报。

1.2.2 确定实施主体 通过组织申报,审核申报者资料,召开了由农业局纪委牵头,局财务审计股、综合股、农技推广站、植保植检站、农机推广站、经济作物站和镇乡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申报者进行遴选和公示,共计遴选出82家业主作为服务主体。

1.2.3 签定服务合同 根据实施任务数量的统筹安排和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与确定的服务主体签订服务合同,购买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

1.2.4 任务认定 服务主体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向所在镇乡提交验收申请书,由镇乡人民政府对申请者进行项目验收,镇乡人民政府验收合格后,统一出具验收证明申请农业局进行终审。农业局在对服务项目主体提交的资料完整度和真实度进行确认后,组织验收组进行实地验收,包括作业地点,作业面积,作业质量,百姓评价等等。验收合格后,由农业局进行公示公告。

1.2.5 资金拨付 2015年度全程社会化服务实施项目结束后,根据验收公示后的补助面积和金额划拨补助资金到服务主体的账户内。

1.3 依照工作要求,及时总结,整理资料归档

当一个生产环节的补助资金全部到服务主体的帐户后,及时将服务主体申报资料、验收资料及其它材料全部装订成册,两年共装订68本资料。

2 工作成效

2.1 服务主体数量增加,服务质量更好

2014年遴选服务主体34户,包括33户专业合作社和1家农业龙头企业;2015年遴选服务主体83户,其中包括粮食产业57户专业合作社,5户家庭农场,6户大户,蔬菜产业14户,服务主体结构更加合理,参与度更加广泛。农户对服务质量更加满意,服务更加规范化。

2.2 服务项目增加,服务范围变广

2014年粮食作物涉及水稻产业,共4个生产环节。包括水稻集中育秧、水稻机插秧、水稻病虫害防治、水稻机械化烘干作业;2015年粮食作物涉及小麦产业和水稻产业,共8个生产环节,包括水稻集中育秧、水稻机械化插秧、水稻病虫害、湿谷烘干、秸秆集中处置,小麦机播、小麦病虫害防治、小麦秸秆集中处置。

2.3 服务面积增加,项目任务达标完成

2014年粮食产业除水稻病虫害防治超额完成外,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作业、湿谷烘干均未完成项目方案补助数量。2015年粮食产业小麦机播计划6000hm2,完成2293.33hm2;小麦病虫害计划补助2000hm2,实际补助3633.33hm2;水稻集中育秧计划补助2000hm2,核实面积4000万hm2,实际补助3373.33hm2;水稻机插秧计划补助1666.67hm2,核实 2013.33hm2,实际补助1666.67hm2;水稻病虫害防治计划2000hm2,核实4342.87hm2,实际补助2000hm2;湿谷烘干计划补助1.5万t,核实2.78万t,实际补助1.5万t;秸秆集中处置计划1万t,实际补助0.089万t,服务面积明显增加,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2.4 主管部门服务到位,项目各程序不断规范

根据编制的方案,制定台账表格,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科学的办法遴选服务主体,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实地核查和电话抽查进行监督检查,报账资料审核后,拨付补助资金。

2.5 三级联动,项目验收越来越规范。

采取三级审核,服务主体先自查,整改资料,镇乡对服务主体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核,再抽调人员进行实地验收,确认面积后,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申报面积进行实地验收或电话抽查,认定补助面积后进行公示。

3 下一步打算

3.1 加强绩效考评

强化基础管理,包括服务范围与承诺、服务工作内容及标准、日常工作台账记录、服务费用结算以及合同管理等情况,加强资料整理和归档。项目实施后邀请上级相关部门开展绩效评估。

3.2 细化验收措施

总结前2年的工作经验,就验收方法,按照生产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细化量化的操作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提出惩罚措施,如验收的准确度达不到95%,全部取消该生产环节的补助资金。

3.3 落实工作责任

加强服务主体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项目资料(土地流转材料、作业清单、村组证明材料、公示资料、作业照片)的完整度和及时性。列入基层考核,增强乡镇农业中心人员责任心,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4 争取工作经费

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多,任务重,涉及村组和镇乡工作人员,特别资料审核和验收环节,需要复印大量资料,进行电话抽查,实地核查,工作量大,缺乏工作经费,导致镇乡和村组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影响项目验收。努力争取工作经费,落实基层责任,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绵竹市镇乡农业局
绵竹市:设立维权举报信箱 拓宽欠薪投诉渠道
绵竹市:“二三四”工作法推进欠薪源头治理
宁波加快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龙城神话
——柳州农业巡礼
浅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并非“小题大作”
发挥镇乡作用深入推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十二五”期间,北京镇乡交通设施发展思路研究
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