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防治

2017-04-04 12:15孟超王菲菲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动物检疫站
兽医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蓝耳耳病猪群

孟超 王菲菲/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动物检疫站

猪蓝耳病的防治

孟超 王菲菲/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动物检疫站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我国二类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道疾病等,该病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 接触传染性很高并且具有地方流行性等特性,每年该病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

PRRSV基因组具有很强的变异能力,是本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毒分为两个基因型,即欧洲型(代表株为LV株)和美洲型(代表株为ATCCVR-2332株)。我国出现的疫情为美洲型毒株感染所致。

二、流行病学

PRRSV唯一可感染的动物是猪,对其品种、年龄和性别等无限制,并且易感妊娠母猪和1月龄内的仔猪。本病的重要传染源是患病猪和携带蓝耳病病毒猪。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接触感染、精液传播和胎盘垂直传播。对于圈养方式,人为管理及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饲养密度大等成为本病的诱因,而且PRRSV 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

三、临床症状

蓝耳病没有明显的潜伏期,当病毒感染易感猪群后,潜伏期受病毒株、动物的免疫状态和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时期在3 d~37 d之间,所以临床症状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型。母猪表现为食欲降低、嗜睡不起、精神萎靡和体温升高(最高可升至41℃)。妊娠后期会有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情况。部分母猪还会出现产后无乳、胎衣不下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一周龄仔猪死亡率较高,存活的仔猪呼吸不畅、运动失调。幼猪呼吸道多发生呼吸困难和急促,成年猪可偶尔表现出腹式呼吸、过度呼吸和平衡功能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但精液质量会降低并且精子畸形可携带蓝耳病毒,性欲降低。

2.慢性型。与急性型相比的临床表现不严重,绝大多数慢性型病猪的繁殖能力可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统计表明,首次感染的猪群在六周后的繁殖参数可恢复到感染前的水平。慢性型病猪所产仔猪和急性型产仔猪具有相同临床症状,产胎率也会下降(10%~15%),所产正常的仔猪会逐渐受到病毒的感染而成为带毒猪。这也表明在保育栏和育肥出栏群中蓝耳病病毒传播活跃。

3.亚临床型。即血清检测呈 40%~50%的阳性率,但只有10%表现处临床症状。 目前对这种亚型的认识还不清楚。

四、防治措施

1.增强饲养管理。养殖模式应采用“全进全出”的封闭式管理,如需要引种,首先要调查所引猪场疫情,进行血清检测,防止阳性带毒猪。将引种猪分别放入隔离观测区,一般隔离检测4~5周,健康猪方可混群饲养。规模较小的养殖场,一定要具有较好饲养管理条件,对于饲养环境要做好圈舍卫生、通风干燥、灭菌消毒、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暖等条件。保证饮用水清洁,饲料营养充足,可添加适当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要与其他畜禽混养。

2. 预防免疫。对于蓝耳病的疫苗接种,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其中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具有增强现象,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蓝耳病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以考虑接种灭活疫苗。

猪场的防疫,不仅要接种蓝耳病毒的疫苗,还要接种其他疫病的疫苗,例如猪瘟、猪伪狂犬和气喘病等。免疫接种猪气喘病疫苗,可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

按季度进行监测可了解蓝耳病毒在猪场的活动状况,采取随机采样原则进行抗体监测,如4次监测实验中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变化,表明该病在猪群中稳定;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变化,说明部分环节存在问题,需及时处理。发现有蓝耳病毒感染的症状的应全力控制好,进行隔离处置,进一步观察。

避免病源传播,猪场人员和所有设备及器械都要经过好消毒灭菌环节。

3.疫情的紧急处理。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猪接触过的设施等要彻底进行消毒。

(略)

猜你喜欢
蓝耳耳病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中国蓝耳病疫苗市场情况调研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猪群亚健康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