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尔基狭叶荨麻林下栽培技术

2017-04-04 19:05许忠海
防护林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荨麻籽实床面

许忠海

(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12)

红花尔基狭叶荨麻林下栽培技术

许忠海

(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12)

狭叶荨麻(Urticaangustifolia) 别名螫麻子、哈拉海,是荨麻科荨麻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可食可药的野生植物。由于适应性强,极少受到病虫的危害,是理想的绿色食品,人工栽培集约程度要求不高,可充分利用林间空地进行栽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狭叶荨麻;林下栽培技术;利用价值

狭叶荨麻(Urticaangustifolia) 别名螫麻子、哈拉海,是荨麻科荨麻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可食可药的野生植物。荨麻可全草入药,是其他药用植物很好的替代品,有“百草之王”的美誉。狭叶荨麻在红花尔基分布广泛,由于抗性强,故极少感染病虫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当地牧民春季将其当作蔬菜食用,同时也是很好的饲料。

1 生物学特性

多年生草本,有木质化根状茎。茎高40~150 cm,下部粗达8 mm,四棱形,疏生刺毛和稀疏的细糙毛,分枝或不分枝。叶披针形至披针状条形,稀狭卵形,长4~15 cm,宽1~3.5 cm,先端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圆形,稀浅心形,边缘有粗牙齿 或锯齿,9~19枚,齿尖常前倾或稍内弯,上面粗糙,生细糙伏毛和具粗而密的缘毛,下面沿脉疏生细糙毛,基出脉3条,其侧生的一对直伸达上部齿尖或与侧脉网结,侧脉 2~3对;叶柄短,长0.5~2.0 cm,疏生刺毛和糙毛;托叶每节4枚,离生,条形,长6~12 mm。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长2~8 cm,序轴纤细;雄花近无梗,在芽时直径约0.2 mm,开放后径约2. 5 mm;退化雌蕊碗状,长约0.2 mm;雌花小,近无梗。瘦果卵形或宽卵形,双凸透镜状,长0.8~1 mm,近光滑或有不明显的细疣点。花期6—8月,果期8—9月。[1]

2 林地选择

由于狭叶荨麻喜湿,可选择郁闭度在0.8以下,土壤比较湿润、地势平坦、阳光充足、靠近水源、行距≥2 m的人工林地。土壤沙土至中壤质地均可,土层应>40 cm。

3 整地作床

于上一年秋季清除地表枯枝和石块,深耕30 cm以上。翌年春季,整地前每667 m2施2 000 kg腐熟农家肥,耙细整平,深度20 cm左右,整平耙细,做成床面宽1.2 m、深10~15 cm、步道宽40 cm的畦床。

4 栽培与管理

4.1 播种

狭叶荨麻的播种可在4月下旬进行。播种前用40~50 ℃温水将种子浸泡 48 h,捞出种子阴干,当种子表面无水时即可播种。每667 m2播种量500 g。播种分为条播和撒播两种方式。条播是沿着畦床每隔15 cm开一条1.8~2.0 cm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内,然后覆土1.0 cm。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在畦床表面,然后覆盖1.0 cm的细土。

4.2 苗期管理

一般播后15 d左右开始萌发。为了保持床面湿润,可用松针或草帘覆盖床面。每天向床面喷水1次,以浸透床面5 cm左右为宜。结合喷水向床面喷施25%辛硫磷1 000倍液,以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苗出齐后,撤去覆盖物,应及时除去床面上的杂草,保持畦面清洁。当幼苗长到3~5 cm高时应及时进行疏苗,防止幼苗相互干扰,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空间,同时应及时进行除草。当苗高5~8 cm时,应进行定苗和移栽,定苗和移栽的株行距为15 cm×15 cm,采取丛状方式定苗和移栽,每丛3~5株。

4.3 田间管理狭叶荨麻作为食用时以幼苗和嫩茎叶为主要产品,应经常保持畦床湿润,勤浇水,以使狭叶荨麻保持较高的含水量,使产品柔嫩。生长期内应经常进行松土除草作业,通常进行2~3次,待苗长高后可与少量杂草伴生。2年生以上的植株由于生长速度快,主要在生长前期进行1~2次的松土除草作业,以后不用特殊管理。

5 利用

5.1 食用

当狭叶荨麻幼苗长到16 cm 以上时,即可采收其嫩叶嫩茎,沸水焯后可供食用。

5.2 药用

7—8月采收全草,阴干后供药用。

5.3 饲料

如不做药用,可秋后放牧,在不啃食树木的前提下任其自由采食。如不留种在花期至果期间割晒贮存,供越冬及春季补饲弱畜或仔畜用。用于猪、禽粗饲料时,可将细嫩茎、叶、花序、籽实混合粉碎后饲用;用于青粗饲料时,可采集鲜嫩茎叶、花序、籽实,经沸水焯后,加拌糠麸、精料后饲用。秋季可采集籽实,冬季作为禽类饲料可促进产蛋。[2]

5.4 其他

狭叶荨麻的茎皮纤维韧性好,拉力强,光泽好,易染色,秋季可割取地上部分用作纺织原料,或制麻绳、编织地毯等,亦为重要纤维植物。同时茎皮还含有大量的长粗纤维,可用作纺织、造纸,做成的粗布类似于麻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狭叶荨麻幼苗长至15 cm以上时,其螫刺就开始有刺激功能,采摘时应戴上帆布或胶皮手套,避免皮肤外露。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三卷第二分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李成生.荨麻属植物可利用价值综述[J].河北林业科技,2013(6):73-74

1005-5215(2017)04-0125-01

2017-03-08

许忠海(1974-),男,大学,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与经营研究.

Q949.737.5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4.050

猜你喜欢
荨麻籽实床面
小荨麻
对瓦里安碳纤维治疗床面模型的评估
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籽实灌浆及油分积累的影响
激振力偏离质心的振动床面数值模拟与研究
可怕的“小白蛇”
改进的投影覆盖方法对辽河河道粗糙床面分维量化研究
岁末
狭叶荨麻总黄酮纯化工艺优化
黄秋葵籽实脂肪酸组成及其油用功能分析
籽实类饲料的贮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