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鸭猪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2017-04-04 11:10许强国
兽医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饲养场鸡鸭鸭群

许强国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阳江 529500)

浅谈鸡鸭猪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许强国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阳江 529500)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同时养殖业的参与者也非常多,鸡鸭猪是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象,每年的出栏量非常庞大,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各种病毒的影响也相当明显,尤其是一些存在传染性的病毒,会导致家禽出现群体性的生病甚至死亡,从而形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本文详细分析鸡鸭猪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鸡鸭猪;巴氏杆菌;防治措施

0 引言

巴氏杆菌病是鸡鸭猪等家禽感染发生率及较高的一种,其主要是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导致的急性败血症,巴氏杆菌病具备一定的传染性,是我国动物防疫法中二类动物疫病。近些年,巴氏杆菌病对于我国各种家禽养殖形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非常庞大。对此,探讨鸡鸭猪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具备显著意义。

1 鸡鸭猪感染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症状

鸡鸭猪感染并发病巴氏杆菌病并无明显的时间性,在全年内均有可能发生,但是一般在季节突变以及寒冷、炎热等季节中发病率较高[1]。下面详细分析鸡鸭猪感染巴氏杆菌病时的症状

对于鸭类而言,感染巴氏杆菌病时的发病状况一般非常快速,同时发病之后会快速爆发并传播。感染巴氏杆菌病的病鸭会导致鸭群出现鸭霍乱、鸭大肠杆菌病等,一旦出现这一些症状,鸭群的死亡率会显著提升,同时死亡率会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的鸭群。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鸭群基本上都是雏鸭,在感染巴氏杆菌病之后,病鸭的眼睛、鼻腔当中会流出浆液性的分泌物,同时眼睛周边的容貌会连在一起,并发生咳嗽、打喷嚏、精神不振、缩颈昏睡等症状。在发病之后,病鸭会出现瘫脚的现象,例如阵发性的痉挛或摇头点头等,感染巴氏杆菌病的病鸭一般会减少食量,所以病鸭会逐渐消瘦[2]。鸡与鸭感染巴氏杆菌病之后的症状基本类似,但是鸡本身感染巴氏杆菌病的可能性并不高,而在鸡鸭猪集群养殖的时候,群体感染的现象较为常见。

对于猪而言,大多数猪在发病之前就已经感染了巴氏杆菌病,大量的病菌会寄生在猪体内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当中,一旦应用外力因素导致猪的抵抗能力减弱时,便可以让巴氏杆菌病病毒进入到猪体内,从而引发内源性的感染症状。在感染巴氏杆菌病的初期,病猪一般会出现躁动不安的症状,同时伴随着体温的提升,精神状态会不断恶化,同时食欲会逐渐下降,并出现张口露舌的问题,甚至一部分的病猪会发生泡沫从口、鼻中流出的情况。在感染发生后期,病猪会逐渐停止进食,同时伴随着精神极度沉闷、行走摇摆以及卧地不起等症状,部分病猪会发生咳嗽、耳根、四肢、腹侧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红紫色的版块。感染的病猪一般会因为呼吸困难而发生窒息死亡的症状,这一种症状周期一般为一周以内,同时大多数的病猪会在1~3d内死亡。

2 鸡鸭猪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2.1 提高对家禽的管理工作

首先,需要从饲料的配方着手,合理的日粮能量可以减少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率。在日粮方面,应当以大豆、小麦等饲料为主,并适当的补充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国外相关报道显示,借助额外增加富含亚麻酸花生油的方式可以减轻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如果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现象或倾向,可以适当的在饲料当中添加亚麻酸花生油,从而实现症状的改善与预防;其次,在饲料当中适当的添加营养物质。相关资料显示,在饲料当中适当的添加肌醇、胆碱、甜菜碱、维生素E、维生素B12以及锰等元素可以一定程度的预防与控制巴氏杆菌病,在实际饲养当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添加;最后,应当强化对于饲养的管理,并且适当的控制光照的时间,确保环境本身的安静程度,控制温度。在饲养之前,需要先对饲料进行观察,如果存在发霉变质的情况必须做到合理处理,尽可能减少捕捉、噪音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的预防巴氏杆菌病的发生。

2.2 做好环境卫生,维护饲养环境

巴氏杆菌病的发病、传染和饲养家禽的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对此,在实行家禽饲养的过程中,需要先做好饲养场地内及其周边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规避巴氏杆菌病的传播以及感染。因为饲养场地的肮脏、潮湿、通风不良以及饲养密度过大的现象很容易提升发病的可能性。对此,饲养人员需要做好饲养场地的清洁保卫工作,并经常性的清理饲养场地的分辨,同时强化对饲养场地的通风条件,确保饲养场地的干燥、干净卫生,从而在确保家禽生长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可能性。

2.3 做好发病后的处理工作

对于已经因为感染巴氏杆菌病而病死的鸡鸭猪必须妥善处理,因为这一类病死的主体在传染的可能性方面相当高。对此,一旦饲养场地内发生了因为感染而病死的家禽,必须根据国家规定以及当地的动物防疫要求对传染源进行合理处理,一般情况下是采用深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规避传染源对于环境形成破坏或影响。对于因巴氏杆菌病病死的家禽,需要在其生活周边环境、舍圈以及使用过的饲养工具等进行彻底性的防疫消毒处理。应用药物进行防疫工作是主要的途径之一。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一旦家禽发病,需要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处理,例如采用5%的氟苯尼考注射液,根据0.5ml/kg·w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注射2d。

3 结语

综上所述,巴氏杆菌病不仅本身会对鸡鸭猪等家庭形成严重的病毒感染,同时因为病原体本身的广谱致病性微生物特性,还会在不同禽类之间发生较差感染,从而导致成片的禽类遭受疾病感染,为禽类养殖形成严重的经济影响。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做好禽类饲养空间的控制,最大程度阻断巴氏杆菌病的传播,并采用有效措施,减少巴氏杆菌的发生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1] 刘科,陈细浩.猪伪狂犬野毒与丹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综合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4(4):96-97.

[2] 李富祥,李华春,杨仕标,等.一株尿素酶阴性产气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7,39(3):240-243.

猜你喜欢
饲养场鸡鸭鸭群
鸡鸭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研究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鸭群中的鸵鸟
村妇
阿尔梅勒动物饲养场
猫和鸡
我在干校饲养场
我家的鸡鸭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