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的国内文献综述

2017-04-05 15:20王建丰吕荣艳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王建丰 吕荣艳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在近几年呈现“井喷式”快速发展,国内相关学者对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各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概念及发展现状、国内学者发表文献的状况、研究内容关注点和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当前国内学者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模式;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3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 欧阳晓波(2014)、刘章发(2016)定义跨境电子商务为生产和贸易企业或者个人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数字化、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是把传统国际贸易加以网络化、电子化的新型国际贸易方式。张建芹和蒋凤娟(2014)指出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和快速演进等特征。鄂立彬和黄永稳(2014)认为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中小企业受创最为严重,我国迫切推动外贸导向型企业转型升级及各项技术的完善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鼓励与支持。

2.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分类 黄永江(2013)、李迟(2015)、张卉(2015)、徐艳和严怀旭(2015)对当前存在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类,认为主要包括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Business to Customer)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三种模式。李金芳等(2015)以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例,提出M2B2C(Manufacturer to Business to Customer)即前半段M2B是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后半段B2C是进口国国内电子商务过程相结合贸易模式以有利于做大跨境电商交易额、提高海外用户的体验感、破解跨境物流困境和规避海外法律政策风险的优势,是使我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商店”转变的有效途径。当前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分类如下:

3.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企业纷纷由大额贸易模式转向多批次、小批量、交易成本较低的跨境电商交易模式,为顺应这种新型外贸模式的发展潮流,近年来政府在全国逐步推行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综合保税区和自贸区的筹建工作,同时与跨境电商交易相关的行业比如物流业、网络信息行业、现代金融业等也在蓬勃发展。在201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49万亿,同比下降0.12%的情况下,跨境电商交易额仍达到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预计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8.8万亿。跨境电子商务因为具备中问环节少、价格低廉和利润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文献分析

1.研究时间分类。本文应用文献统计法对国内公开发表的论著进行检索,依据时间标准分类,说明有关跨境电子商务方面文献的年发表量趋势。虽然与其他数据库的统计存在数量上的偏差,但已经反映出跨境电子商务在近几年引起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数据来源:郑州大学学术搜递系统

根据每年所占百分比对跨境电子商务方面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共抽出与主题相关度最高的115篇(其中2012年2篇、2013年7篇、2014年22篇、2015年44篇、2016年40篇),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围绕跨境电子商务各个方面的研究进行分类整理,以期梳理出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资料文献。

2.研究内容分类。跨境电子商务研究在近几年逐渐起步,对抽取论文的主题观察,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有一个实证分析到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渐进过程,各学者运用模型说明问题的力度在逐步扩大。本文将研究主题按关键词分类得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跨境物流或物流(26篇)、支付(17篇)、电子商务(13篇)、网络平台(11篇)、对外贸易(10篇)、海关监管或监管(10篇)、外贸转型升级(8篇)、海外仓建设(8篇)、中小企业(6篇)、信用评价或信用(6篇)、网上争议解决(5篇)、供应链(5篇)、自贸区(5篇)、影响或制约因素(5篇)、因子分析(3篇)、贸易便利化(3篇)、协同(3篇)、博弈(3篇)、品牌(3篇)、“一带一路”(2篇)、新常态(2篇)、人才培养(2篇)等。

从内容和关注点的占比情况可以得出目前研究趋势:

第一 ,跨境物流是当前学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杨坚争等(2014)通过实证分析,提出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规则要求的瓶颈。李向阳(2014)认为邮政、国际快递与海外仓是三种较为常用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方式,通过建立海外仓、强化物流监控与预测、争取政府支持等措施能够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网络的建设。张夏恒和马天山(2015)提出海外仓的建设是解决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中存在的困境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二,针对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各个要素,不论是物流、支付、平台建设主要的还是品牌培养、政府的利好政策次要的要素,学者们都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寻找突破点和创新点。王林和杨坚争(2014)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对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营销、支付、通关、物流等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跨境营销能力、跨境物流、跨境交易活动规则需求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袁贵(2016)通过SPSS统计分析对问卷调查搜集的影响客户体验的因素进行说明,得出客户的年龄、职业以及国别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体验有明显的影响,企业要做到密切关注客户的不同需求。庄小兰(2015)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和交易平台对跨境电商的人才核心技能需求分析,提出了定向強化、工学结合、个性化培养电商人才满足其需求。

第三,贸易模式研究方面跨境电子商务B2C仍是研究的主流。针对跨境电商B2C发展现状以及在物流、报关、结汇方面存在一系列难题,学者作了充分研究。在解决跨境电商B2C存在的问题上,学者普遍认为寻求新的贸易模式或者加大海外仓建设是解决难题的有效途径。比如李金芳等(2015)对跨境电商B2C和M2B2C进行比较得出M2B2C是解决B2C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得到学者的重视。杨纳川等(2015)对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网络营销、国际电子支付、电子通关和跨境物流4个主要环节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每个环节的影响程度。陶海蓉(2015)对中小型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为中小型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提出对策。

第五,基于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互联网+”等战略举措和“新常态”客观状态下研究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当前的新热点。刘志中(2015)指出跨境电子商务是“新常态”下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力,“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李学军、齐道朋(2015)提出跨境电子商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用此次战略资源,政府大力帮扶引导、法律法规完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物流系统发展、金融支持引导能力增强等措施为跨境电商提供发展空间。

3.研究方法分类。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外语、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学者从事工作的不同以及对此问题的研究切入点不同,都会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根据有无使用模型分类得出:使用模型24篇(按研究方法分类有经济学方法1篇、计算机科学方法2篇、统计学方法3篇、社会科学方法4篇、管理学方法14篇),无模型91篇。

第一,从使用模型的占比情况可以得出,一方面,绝大部分文献未使用模型,使用模型的文献中采用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占多数,并且这些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大都存在普适性特点,导致对问题研究深度不够,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从2014-2016年文献模型使用量趋势来看,学者对于运用模型研究跨境电子商务问题的力度在逐步提高。贾珊(2015)运用PEST模型对影响X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进行测评,运用五力模型对X公司的竞争力分析,运用SWOT模型得出X公司适合采取OS增长型发展战略,为X公司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提供对策。

第二,在使用模型的文献中,运用模型主要研究外贸企业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高翔和贾亮亭(2016)利用结构模型对167家经营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企业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关键因素包括网络营销风险、跨境电子支付风险、电子通关风险、跨境物流风险和信用风险,法律法规间接对供应链产生影响。邹鹏(2016)对我国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进行界定,构造综合的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影响因素模型,首先通过聚类的方法根据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不同的采纳强度将样本数据分为两类,然后通过Logistic回归对不同采纳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Logistic的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哪些因素显著影响了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然后通过比较标准化系数、Wald卡方检验的P值以及伪偏相关系数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哪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三,模型也被用于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某一特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黄莉玲(2016)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选择模型并以东莞虎门一家服装公司A对跨境电商平台的选择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速卖通、e Bay、亚马逊、敦煌和Wish这5个平台进行选择和评价,经过模糊神经网络的计算,亚马逊的综合得分最高。李丛伟(2016)从交易主体双方的角度出发,运用博弈理论对跨境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跨境电商交易信用体系的若干建议。

三、结语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结合的一种新型贸易模式,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方面,无论是跨境物流、支付、信用、法规制度、网络平台等主要因素还是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网上争议的解决等次要因素都有所涉及,相关学者运用因子分析法或结构方程等模型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在外部效应方面,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国内自贸区、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影响学者也作了讨论。围绕当前政府实施的战略举措研究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是当前研究中的一大创新。运用模型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强。从对文献的梳理总结中發现,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仍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从研究内容方面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影响因素的罗列,目前对于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因素交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部分学者对当前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列述,然后提出对策和建议,没有数据和模型参与的定性分析往往会导致缺乏说服力;对策方面未能切实考虑到政府、企业、行业自身的因素,对策缺乏创新和可行性;贸易模式研究方面跨境电商B2C的关注度过高,学者应当将重点转移到新型贸易模式上或者针对不同模式的跨境电商提出具有针对性而且可行的对策;在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方面,运用模型、数据说明跨境电子商务的促进机制有待加强。

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学者运用模型的力度不够,并且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存在普适性的特点,导致专业性研究的深度不够。学者运用模型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于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影响因素上。在政府的战略举措下使用模型研究某一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提出可行性措施助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是研究的一大趋势。

第三,从文献整体来看,由于该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研究早期,故还未形成较为统一的研究方向,研究主题中每一种类所占比重都很小,对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有涉及,深度。

预计未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还将稳步增长,学者们的关注视角、研究研究和方法将不断开阔,应将更多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其中,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高翔,贾亮亭.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风险研究——以上海、广州、青岛等地167家跨境电商企业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6(05).

[2]邹鹏.我国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3]杨坚争,刘涵.我国不同规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4(1).

[4]杨坚争,郑碧霞,杨立钒.基于因子分析的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贸经济,2014(9).

[5]孙蕾,王芳.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03).

[6]王林,杨坚争.跨境电子商务规则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9).

[7]刘志中.外贸“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5(12).

第一作者简介:王建丰(1970-),男,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跨境电商、资本市场研究。

第二作者简介:吕荣艳(1992-),女,汉族,河南商丘人,郑州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境电商研究。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