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2017-04-05 16:04林青杨丽娜祁佳斌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传统文化

林青 杨丽娜 祁佳斌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把创新人才培养与优秀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的相互促进,是高校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分析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阐明了高校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推进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提出了构建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推进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总称。它是人类相互交流时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那些具有超越时代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它们不仅凝聚、保留和传递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也是人类的思想、才智和感情,是构成民族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競争力的重要内容。正如2013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优秀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探索高校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不可否认的是,当今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术轻道”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被边缘化,上大学就是为了学一项技能,谋一个“饭碗”,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被逐步变成了职业学校。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除了为社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之外,还具有研究学问、创新知识、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功能,因此,高校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处世之则和精神境界。“读书志在圣贤”,圣人和君子是中国人推崇的理想人格,所谓君子,就是有仁德之人,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义、诚、敬、孝”的思想,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具有跨时空的生命力。传承优秀文化,就是要让学生从传统文化感受到道德修养力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化感召,并努力成为敬业、诚信、友善、正直的人。“先有其心,然后才能有其行”,要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主要在于这个人能否刻意努力地修养他的道德,只有先注重并决心去培养自己,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在修养良好的道德上来,才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可能。

(二)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最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素养,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也主要是为了学习获得“饭碗”的技能,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是片面发展的人,人不是一种工具,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完善人才的人格个性,在培养人才的创造性、主动性的同时,要注意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具有协调能力、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自我有机体。它包括整体协调性、创造性、情感性、审美力等,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最好载体与媒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从儒家弘扬的刚健有为、勇毅力行的进取精神中,以及道家推崇的致虚守静、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精神中,吸取品格修养的正能量,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品格,实现对健康人格的塑造。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不只是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私德”,还要有良好的“公德”,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思想宝库。儒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从“修身”开始,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人生目标,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确立学生的责任主体性,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当代的学生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

(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不仅担负着传授科学技术、传播知识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也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价值评判标准,是在吸取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本意识和崇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内在必然联系,因此,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力

对于人文社科和理论性基础学科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等“有形”方面,而是体现在人才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担当等“无形”方面,但由于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实践活动很少,已无法满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通过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较好的分析能力、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较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一)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宽容的人文环境

中华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连绵不绝至今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博采众长学习意识和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历程中,总是以极大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华传统文化尊崇“君子和而不同”,这种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宽容性,不仅使儒释道三者能够得以长期并存,也让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这种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价值追求的文化气氛,能够促进思想的自由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宽松的人文环境。

(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批判性思维

创新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必要条件往往就是批判。只有对旧有事物或原有批判意识、批判思维,才能谈得上创新,批判性思维在创新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起到引领和护航的作用,它能够发散思维空间,疏通思想脉络,提高思维效率,提供思维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比如,儒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体现了一种质疑精神,要求人要善于思考,要有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质疑精神恰恰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特点;老子构建的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否定性思维方式,它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深含着怀疑和批判精神。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三)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教育理念

虽然近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应当承认,现行教育体系中,不论从小学到大学,还是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基本还是应试教育。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一直处于考试的沉重压力下,重分数轻素质、重技能技巧,学生的身心成长受到忽视。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下的高等教育忽略了对人的全面教育,变成职业培训所,这固然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是最突出的问题是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去借鉴,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再者,中国传统书院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格物致知,在师生中提倡论辩答疑,注重通过相互讨论,激发创造性,达到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而这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所应该具有的教育模式。

三、构建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推进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

大学的文化氛围是对各个大学独有的人文气息、学术氛围、学校精神与办学传统的总称。大学的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而言,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湖泊、花园、以及亭台楼阁等“硬件”的建设,让学生能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到校园文化;也要注重师资队伍、文化活动等“软件”的建设,让学生可以通过老师言传身教,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凝练独特的办学精神相结合,有文化内涵,又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努力形成深厚悠久而又包容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

(二)结合时代要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民族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民族文化永葆青春。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也要发展,没有传承,人才培养将失去文化“根基”,而没有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停滞不前,不能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和新形势。历史表明,文化的传承是与创新发展紧密相结合的,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高校要着重从创新入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这里说的从创新收入,指的既是指要对文化传承形式的创新,也是指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精神的继承。要在坚持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要敢于創新和发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这也是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利推动。

(三)完善教育形式,做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形式,一种是“填鸭”的灌输式,一种是调动学生自主性的启发式。灌输式是教育者通过系统的讲授,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受教育者;启发式是通过启发受教育者,使其通过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过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培育创新型人才要合理运用灌输式和启发式这两种教育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要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产生求知欲,并把求知欲转化为生活和学习中的创新欲,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创新的智力支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贺伟,李艳文.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8.

[2]杨胜宽.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3]袁川.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

[4]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宋向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的育人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研究课题“高校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推进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RS-2016-308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