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2017-04-05 16:25刘沙沙张晓会闫玉斌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育税务会计课堂改革

刘沙沙++张晓会++闫玉斌

摘要: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性的接收、灌输被视为常态。教师形成了上课“教”好即完成任务,学生养成了课堂“听”到即可的习惯。笔者认为,大学课堂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同时加大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本文以“税务会计与筹划”这门课程为例,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首先,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结合师生自身的实际条件,做出关于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兴趣、结合心理教育;再次,加大实践投入、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方法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改革;税务会计;学生主导;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民办高校是我国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补充。基于市场经济转型的压力,民办高校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学历教育的桎梏之中,多数民办高校开始由传统的学历教育转型为技能型人才教育。民办高校的灵活性,使得其在不断的探索“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落实课程建设,不仅应当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且应当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成效。

《税务会计与筹划》课程综合性极强,它结合税法、财务会计、会计实务、企业的筹划与发展等几个方面展开。在学生两年半的基础之上,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涉税实务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既懂会计、又精通税法的会计工作者,不仅能有效帮助企业进行账务的核算与处理,而且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做出有效的筹划策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营利润。本文以该课程为例,浅要剖析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课堂定位模糊

在大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多是20岁左右的,具有较大独立性与思想性的青年,课堂教学不能再延续初高中“满堂灌”的模式,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由于对自身在课堂中定位不足,产生了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教师教学时间设定与教学效果不一致。在每期的教学安排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偏重于形式。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赶进度,教师不得不加快讲解进度,教学内容讲解不够深入,甚至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时,就进行了下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更别说有效参与课堂讨论,使得教师难以达到教学预期。如《税务会计与筹划》内容一般分为七大块,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流转税等等,其中不论是实践中还是学生们考证的需求中,两大流转税“增值税”和“消费税”都应当是重点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多,难度大,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因此,使得剩余的税种的学习实践就受到限制,但在实务中,小税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对于小税种的合理避税,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在教学计划和实践需求中存在突出矛盾;

第二,教师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不匹配。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课堂教学形式还是以理论型内容为主,授课形式与“税务会计与筹划”这门课程的课程内容不相匹配。税务筹划逻辑性较强,很多相关的筹划形式以及计算方法比较繁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是仅讲某一种情况或者自己设定的某一个案例,很难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有时候由于片面追求教学形式,从而忽视了教学内容,不自觉的就变成了“他听不听没关系,只要我讲”的形式。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难以提起劲头学习,学习难以达到预定效果。

(二)课堂构建短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重要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得到的。

《税务会计与筹划》这门课程所学内容会涉及到较多的关于实务问题的处理,教师从理论上通过不同的学习渠道可以有较为充分的理论积累,但是在实践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本人参与的实践工作不多,实际案例在剖析的过程中也多种理论轻实务,使得学生感觉到“学难所用”。同时,本门课程会涉及到纳税核算、报税、缴税等实际税务问题的处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室、实验设备有限,很难动手实践,真实操作与体验到报税与纳税的操作流程与方法,使得部分学生难以体会到报税纳税的真实需求,难以设定真实的工作情境,将来在工作中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明确教师课堂定位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设定教学进度是,应当作出弹性安排,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以及接受能力。如《税务会计与筹划》课程,两大流转税是重点内容,但是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绝大多数基础理论在《税法》课程中已经有所讲解,因此,这两大税种可以直接以综合案例的形式进行应用性的理解。由于实际业务的处理具有综合性,小税种对于企业整体的经营效果也会有较大影响,因此,对小税种应当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讲解。具有弹性的教学计划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习需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构建课堂教学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铺垫非常重要,但是想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资源进行实际的操作,这样一方面另学生体会到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就感,为学校培养更多实践型人才。如本门课会涉及到报税、缴税等税务处理,由于缺少实践,如何根据可用的发票、单据进行实账处理,一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弱的一方面,也是学生们感到比较无趣的一方面,但这部分应当是学生们掌握的重点,要想成为实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因此增加实验室,增加实验设备与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做出良好铺垫。

三、结语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税务会计与筹划》这门课程,我们要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从自身出发,做好教学计划,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引进和利用高效實用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增加实践操作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冯永华.课堂教学变革的反思与重建——“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考[J].教师教育学报,2014,03:53-63.

[2]杨凯,安江英.探索大学教学方法改革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6(24).

猜你喜欢
实践教育税务会计课堂改革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