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再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17-04-05 17:21张建芳虞晓君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失地农民

张建芳 虞晓君

摘要:针对目前城镇化视角下失地农民数量剧增的情况,失地农民再就业成为提升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课题组在调研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在再就业质量提升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建立再就业组织机构,加大再就业质量提升的资金投入,加大地方企业吸纳失地农民再就业政策,建立新生代农民学历提升培训以及拓展失地农民培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等针对性强的再就业质量提升路径。

关键词:失地农民;再就业质量;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一、建立再就业组织机构,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

课题组在对灞桥区村组的失地农民进行调研,多数村民一年没有参加过培训,村组都没有失地农民再就业组织机构,目前调研统计结果显示培训的覆盖率不到5%,失地农民的培训由现有村委会的人负责,再就业方面的投入多数村没有财政经费或固定的经费支出。村委会在村里的其它方面经费中取出一些,做一两次简单的培训工作。由此可见,灞桥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处于无组织、无资金支持的状态。

课题组认为,建立村失地农民再就业组织机构,由专门的部门来进行再就业质量提升方面的工作,是失地农民再就业质量提升的首要任务。在再就业组织机构的带领下,政府需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再就业质量提升的资金投入,积极进行资金财政政策的支持,针对新一代的失地农民,积极进行再就业质量提升的人力资源价值提升投入。

二、地方企业积极吸纳失地农民再就业

由于失地农民的学历低,可选择的就业岗位又少,即使找到了工作岗位也多是重体力且报酬低的工作,失地农民由于身体原因不能长时间从事重体力活。而用人单位因有许多高学历的年轻人可供选择也不会录用学历低、年龄大的失地农民,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因此地方政府要采用奖励、支持政策,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对吸纳失地农民就业地方企业实行奖励。政府设立“创业就业岗位奖励”,地方企业如果吸纳本地失地农民就业数达到政府规定数目,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发生劳动违法违规行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把吸纳失地农民就业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考核内容,引导企业吸纳本地失地农民就业。

三、建立新生代失地农民学历提升机制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90后,年龄18岁到25岁他们中多数人初中毕业,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普遍偏低,缺少技能,再就业层次属于中低层短期雇佣职业层次。只能雇佣体力劳动大且收入较低的工作,年轻新生代农民又对自己生活质量以及就业有着更高的期望,因此处于不断就业和主动失业交替的状态。

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分析新生代农民特征,由于学历低,再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使得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为了抓住机遇,提升新生代农民再就业质量,依据调研访谈情况以及课题组的分析研究,政府在针对新生代农民,应该有区别于年龄较大的失地农民。尽快建立新生代农民学历提升机制,通过和社会机构联合培养等方式,建立适合地区特点的专业,提升新生代农民学历。比如对于灞桥区来说,可以将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联合培养学习,让新生代农民掌握电子商务特征,在农业电子商务方面发挥应用的作用。

学历提升培养适合新生代失地农民对自身文化水平需求的特征,也从根本上提升了新生代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价值。为新生代失地农民提升再就业职业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级就业机构需要通过大量的调研来确定建立适合新生代失地农民的学历提升机制,学历提升是持续提升失地农民再就业质量的根本保障。

四、改革失地农民培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家政服务来说,从最根本的家庭卫生打扫到做饭,而现在家庭保洁的标准不断提升,不是简单的卫生打扫,做饭也已经提升到健康饮食以及营养配餐方面。因此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需要不断进行广度和深度的改革拓宽。积极探索市场需求,改革培训内容,把提高失地农民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作为培训的长远规划,把培训和提高失地农民职业技能作为重点内容,将失地农民培养为具有科学知识、懂技术、会操作的高、中级职业技术人员。

课题组对灞桥区7个街道,15个村组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意向进行可调研,共统计再就业意向1974个,其中家政意向635份,占32%,可以得到,失地农民对家政以及烹饪的培训需求较大,烹饪再就业意向459份,占比23.6%。同时也可以看到创业培训需求341份,占比17.3%,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对再就业不再满足于职业层次较低的家政以及烹饪被雇佣劳动,而是在传统职业层次较低就业的基础上,逐渐提高了再就的职业层次。具有创业培训需求的比例占到了17.3%。企业管理知识需求的也占了2.3%。这个比例一方面与失地农民年轻化趋势有关系,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了失地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需求加强,因此对于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构来讲,需要进行大量的摸底调查,充分了解失地农民的根本培训需求,才能够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内容,提高再就业培训效果,进而提升失地农民再就业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糜婷.试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J].中国成人育,2014(21).

[2]葛天博.失地农民再就业困境的制度分析与能动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穆盼盼.社會互构论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基于湖北省武汉市三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1(03).

[4]黄晶梅,宋金泽.影响吉林省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因素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张建芳(1974-),女,汉族,陕西澄城人,西安思源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系主任,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失地农民再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西安市灞桥区失地农民调研为例”(课题编号:15JK2105)的阶段成果,课题主持人:张建芳。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失地农民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大英县人社局多举措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