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金线蛭繁殖关键技术

2017-04-05 14:10郭坤阮国良杨曼绮程时来罗鸣钟
农业与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繁殖关键技术

郭坤+阮国良+杨曼绮+程时来+罗鸣钟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过程中的技术要领,为批量生产其苗种提供参考,促进其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宽体金线蛭;繁殖;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73

宽体金线蛭俗称蚂蟥,性平、味咸苦,体内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通经、消肿之功效,主治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宽体金线蛭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但近年来由于野生水蛭自然生活环境被严重破坏,加上人们无节制的捕捉,自然资源严重缺乏,1984 年已被列入动物保护国际红皮书,水蛭的供需矛盾逐渐变大,使水蛭成为世界性的紧俏中药材之一。

人工养殖技术已有大量研究,但相关繁养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与人工繁殖孵化技术相关的研究报导很少。笔者从事宽体金线蛭研究,对宽体金线蛭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习性认真观察总结,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较好推广养殖水蛭技术,提高养殖户收入,现将繁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学习。

1 基础设施建设

繁殖场分为产卵床和孵化箱2部分,应建造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远离化工厂和高速公路的地方。产卵床为长方形的水泥池,大小为1m×2m×1m,以若干个小单元组成一个整体。池上应搭建棚子,防止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孵化箱为普通泡沫箱,规格为0.4m×0.5m×0.3m,放入未做产卵用的产卵池中,箱子四周应开若干小孔,增加孵化箱的透气性。繁殖基质为普通菜园土,应在前一年冬季采取备用,经过低温和暴晒,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使用前应晒干,粉碎,60目过筛。

2 种蛭投放

宽体金线蛭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交配时头端方向相反,雄孔正好对着对方的雌孔,但仅其中1条受精。交配后约1个月开始产茧,卵从雌孔产出,落在茧壁和身体之间的空腔内,并向茧中分泌一种蛋白液,身体逐渐向后方退出,整个产茧过程约半个小时。卵茧在泥土中数小时后,茧壁变硬,壁外的泡沫風干,壁破裂,只留下蜂窝状的保护层。

投放时间:在湖北地区,种蛭投放时间为3月下旬—4月上旬。若过早,由于天气极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极易导致种蛭大量死亡;若过晚,则错过水蛭产卵期。

种蛭选择:应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成一团的2a以上的成蛭为种蛭,个体重量为25g以上,这样的水蛭在繁殖过程中死亡率低,产茧量和茧质量大,生产效益高。

3 繁殖管理

种蛭投入产茧床时,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70%,这样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蛭钻进土壤中产茧。湿度太低,不利于水蛭钻入土壤中;湿度太高,又不利于种蛭在特定土壤深度下产卵。在种蛭投入产茧床5~8h后,应维持土壤湿度在50%~60%。水蛭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5℃左右,在生产上,可以通过在土壤表面覆盖稻草等材料以提高和保持土壤温度。在水蛭产茧过程中必须保持周围安静,否则会影响其繁殖,造成空茧现象。种蛭移到产茧床20d后,选择在晴天挖茧,如不及时挖出会影响卵茧的孵化,导致减产。卵茧挖出后,应及时放入孵化箱孵化。卵茧孵化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30%~40%,每个箱内铺上2 层卵茧,覆盖顺序从下到上依次为土壤→卵茧→土壤→卵茧→土壤,构成夹心结构。箱内的土壤为细土,底层土壤厚度为3cm左右,中间层土和顶层土壤厚度为1cm左右,刚好完全覆盖住卵茧。每层放卵茧0.4 kg,卵茧挨个排放,卵茧之间的空隙用土填满。孵化期间细心观察孵化情况,如细土湿度变小,应及时喷雾以保持湿度。大概15d左右,一部分幼苗孵出,此时加大土壤湿度,让幼苗有足够的水分。再过5d左右,幼苗基本上都会孵出,然后将其放入精养池精养。

4 幼蛭饲养

刚孵出的幼蛭,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水温宜保持在22~28℃,幼水蛭孵出后2~3d内主要靠卵黄囊维持营养,3d后开始取食。人工投喂水蚤和幼螺等饵料效果较好。幼蛭生长迅速,经1个月饲养后,即可转入大池养殖。

猜你喜欢
繁殖关键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成功育雏的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跨座式单轨与中低速磁浮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安阳市市花紫薇的养护管理
青桐的繁殖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