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怎样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

2017-04-05 07:04
数位时尚(幼儿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霸王德国人暴力

德国人怎样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

德国人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引导孩子一心向善,他们认为,这比教孩子文化知识重要得多。

爱护动物

爱护小动物是很多德国幼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

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很多德国家庭都会特意为孩子喂养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让孩子在亲自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

幼儿园也不怕麻烦,饲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过程,有条件的还要做好“饲养记录”。

孩子正式入学后,他们的日记和作文里经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述,其中优秀的作文会被老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上发表。此外,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经常做的有意义的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经常开展关于“善待生命”的讨论会和作文比赛。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要受到批评或训导,重则要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责罚效果不明显,孩子还可能被送到心理医生那儿做进一步的治疗,因为德国人认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重要的品德问题,绝不能熟视无睹。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具有暴力倾向。

同情弱者

同情、帮助弱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宽以待人

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另一个侧面。

一个叫雪丽的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好朋友梅芙的无端抢白而大丢面子,她想报复梅芙,以泄心头之恨。后来,在妈妈的提示和启发下,她没有急着以牙还牙,而是通过和梅芙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一只小兔子突然病故,她心情很沮丧,所以才会对雪丽出言不逊。雪丽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比以前更加深厚了。

严惩“小霸王”

在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同时,德国人也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对中小学校园里出现的恃强凌弱的“小霸王”,校方反对态度之鲜明、打击力度之大,超过了其他西方国家。

据悉,凡是两次记过后仍然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会果断开除,接着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对其进行强制性管教。

一位小学校长严肃地指出,今天的“小霸王”,日后可能会成为又一个祸国殃民的希特勒!

对于影视节目里频频出现的血淋淋的暴力镜头,德国人并没有视之为洪水猛兽。他们认为,只要注意引导孩子不以欣赏的眼光而是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这类镜头,孩子不仅不会泯灭良知,反而会更为痛恨暴力、邪恶和阴谋。

反对“暴力玩具”

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世闻名,但时下德国人却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新一代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和玩具枪炮、玩具坦克为伴,因为一些研究者已经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一个人小时候如果经常用玩具来“模拟杀人”,那么,他长大后就不太可能成为爱好和平的人,至少不太可能成为慈善家。

猜你喜欢
小霸王德国人暴力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幽默
小霸王
“暴力”女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小霸王定江东
挑战“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