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丹青路
——曾得标的胶彩人生

2017-04-05 07:29黄才郎台湾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3期
关键词:彩画画作协会

◆黄才郎(台湾)

漫漫丹青路
——曾得标的胶彩人生

◆黄才郎(台湾)

画家曾得标L I B I N G G U I

曾得标,1942年生于彰化市,台中师范、师专毕业,台湾师大国训班美术科第三期结业,师事《台湾胶彩画之父》林之助教授。作品获全省美展27届第一名,全省美展17届第二名,全省美展21、23、26届第三名;展出胶彩画个展多次;着有《胶彩画艺术入门与创作》《台湾胶彩画史流》。曾任国小、国中、高中美术及台湾省立美术馆胶彩画研习班讲师,全国美展、全省美展、全国公教美展、高雄市美展、南瀛美展、大墩美展、新竹美展、桃源美展、磺溪美展、云林美展评审委员;现任台阳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台湾胶彩画协会评议委员、台湾中部美术协会、彰化县美术协会理事、高雄市立美术馆典藏委员。

台湾胶彩艺术自林玉山、陈进、林之助以降,在诸多前辈画家毕生创作与致力推广下,发展出独特的地域色彩。其中林之助在胶彩的推广上,除致力于胶彩艺术之传授外,更为胶彩的正名奔走,使其从原本的“东洋画”及省展所称之“国画第二部”,终以“胶彩”一词成为独立一支且彰显媒材特色之艺术创作形式。而曾得标先生师承林之助,受老师的启发与影响甚深;除创作之外,亦成为林之助教授推动胶彩画的左右手,并参与组织台湾省胶彩画协会,终促使胶彩创作在台湾的稳定发展。

初识曾得标先生,多对他谦逊与和善的言谈留下深刻印象,正如其画作,看似朴实但底蕴深厚,此系来自曾先生多年创作所累积的功力,以及他发现、看待“美”的不同视角。一般人所谈之“美”,往往避开陈旧、破碎,或是不完美的比例等,但曾得标先生谨记恩师林之助要他画“最丑的画”之教诲,反而开拓独具特色的画风;不同于老师纯净、典雅的鲜明风格,曾先生的画作呈现一种朴实与拙趣,此外更勇于在技法及装裱方式上有所突破。在胶彩一词获得正名后,曾先生在创作上更不局限于中国水墨的技巧与成规,在主题选择与色彩的运用上,更是挥洒自如,自成一格。而打破胶彩以往遵循中国水墨画方式的裱褙法,改以夹板裱褙及装框的方式,除使曾得标先生在胶彩的厚涂技法上有新的发现与探讨,更在无意间影响了台湾胶彩创作的发展与装裱形式。

前辈及资深艺术家们倾其一生致力于创作之精神, 无疑为当今青年创作者的最佳典范;也因为这些艺术家的努力,才使我们能藉由艺术看见每个时代的精神。曾得标先生的胶彩作品皆呈现历年来所创作的精华,从画作当中能感受到艺术家本人对胶彩创作的执着、追求与突破,以及孜孜不倦推广胶彩艺术之精神,藉由曾先生的精彩画作,对于胶彩之美与特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大坡福德 胶彩 曾得标

庄园晨韵 胶彩 曾得标

猜你喜欢
彩画画作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赵丹娜作 岩彩画《忘却》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清 碧云寺菩萨殿天花彩画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中国岩彩画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