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黄瓜劣质瓜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2017-04-05 18:13程志超杨艳芹
上海蔬菜 2017年3期
关键词:瓜条尖嘴劣质

程志超杨艳芹 施 洁

(江苏省涟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涟水 223400)

保护地黄瓜劣质瓜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程志超*杨艳芹 施 洁

(江苏省涟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涟水 223400)

黄瓜正常瓜条为圆棒形,粗细均匀,顶端略尖,而在保护地生产中常由于病虫危害、环境条件不适宜、栽培管理不当等多种原因形成各种各样的劣质瓜,如煤污瓜、苦味瓜及弯曲瓜、尖嘴瓜等不同形状的畸形瓜等,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经济效益。现将黄瓜劣质瓜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瓜农参考。

1 病虫危害形成的劣质瓜

1.1 病毒病危害瓜

1.1.1 成因

黄瓜病毒病发生严重时,瓜表面出现浅绿色花斑,有时产生瘤状物,致果实畸形,影响商品性。

1.1.2 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黄瓜品种,如中农18号、津优48等;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再用清水冲洗2~ 3次后催芽播种;育苗棚与生产棚保持一定距离,育苗棚设置防虫网阻隔蚜虫,并加盖遮阳网进行遮光降温;增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性;田间农事操作时,尽量减少健株与病株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选用无虫苗定植,在蚜虫、白粉虱发生期及早用药防治,防止害虫传播病毒;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喷雾防治病毒病,定植后、初果期、盛果期各喷1次。

1.2 白粉虱危害瓜

1.2.1 成因

白粉虱发生密度较大时,黄瓜瓜条上积累一层蜜露,导致黄瓜表面覆盖一层煤灰状物,致黄瓜商品价值降低。

1.2.2 预防措施

前茬收获后收集残株彻底烧毁并熏烟杀虫;在通风口设置防虫网,控制外来虫源;合理安排茬口,避免在棚室混栽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秋延后蔬菜收获后的空闲期,气温在0℃以下时揭起两边棚膜进行大通风,冷冻2~3d;在虫口密度较低时开始悬挂黄色诱虫板,每667m2设置30~40块;白粉虱发生早期和密度较低时,可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500~600倍液或240g/L螺虫乙脂4000~5000倍液喷雾杀虫,也可用烯定虫胺加矿物油防治。

2 生理性原因形成的劣质瓜

2.1 成因

生理性原因形成的劣质瓜主要有弯曲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等各种各样的畸形瓜。(1)弯曲瓜:表现为瓜条向一侧弯曲,严重时弯曲成钩状。形成弯曲瓜的主要原因有雌花发育不良、瓜条生长过程中同化产物供应不足、营养生长过旺等,此外植株长势差、高温干旱、钾肥供应不足、留瓜过多以致互相争夺养分等都易产生弯曲瓜,瓜条生长时受到机械阻碍(如支架、吊绳、绑蔓、卷须缠绕等)不能垂直生长也可形成弯瓜。(2)尖嘴瓜:表现为瓜条基部正常、顶端小而尖。瓜条膨大期间同化产物和水分供应不足、土壤盐分浓度过高致使水分吸收受阻、光照不足、种植密度过大、病虫危害严重、摘叶过多、营养生长过旺、植株长势弱甚至衰老、膨瓜时水肥供应不足、植株挂果过多等都易形成尖嘴瓜。(3)大肚瓜:表现为瓜条基部和中间正常,顶部比较大,多数易同时形成弯曲瓜。受精不完全,只在顶部形成种子,养分集中供给顶部,使顶部明显膨大;因栽植过密、摘叶过多、高温等导致光合作用受阻;因缺钾、前半夜温度不适宜等导致光合产物转运受阻;瓜条膨大期间浇水过多、膨瓜后期缺水,都易形成大肚瓜。(4)蜂腰瓜:主要表现为瓜条中部有一处或几处变细,似蜂腰状,瓜条内部有空洞或褐色龟裂。生长势减弱、植株旺长、通风透光性差、高温多湿、缺硼都会形成蜂腰瓜。

2.2 预防措施

选用耐低温弱光、单性结实能力强、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品种,如津优35号等;根据品种特性掌握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667m2栽3000~3500株;改进栽培措施,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提高同化机能,使果实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而正常伸长生长;合理调控保护地内温湿度,白天保持28~30℃、夜间13~ 17℃,相对湿度在75%左右;选用透光率高的无滴膜,及时清除旧膜上的灰尘,在保证棚内温度的前提下,适当早揭晚盖保温覆盖材料,必要时在棚内悬挂反光幕,充分满足黄瓜生长对光照的需求;保持水分均衡供应,采用膜下滴灌,避免大水漫灌;严格按照黄瓜各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并结合土壤供肥状况进行施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化肥,切勿过量施用速效氮肥,合理补充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中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根外追肥;及时放开被吊绳缠住的瓜纽,摘除黄瓜卷须;正常生长的黄瓜,每株瓜秧留大、中、小、幼4条瓜,摘除多余雌花,达到商品瓜标准时及时采收。

3 苦味瓜

3.1 成因

黄瓜苦味瓜主要表现为苦味素在瓜条中积累过多。氮肥施用过多、地温长期低于13℃、土壤干旱或土壤盐溶液浓度过高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温度过高(特别是持续30℃以上高温)使植株同化能力减弱、营养失调,都会形成苦味瓜,部分品种相对容易产生苦味。

3.2 预防措施

选择无苦味的黄瓜品种;选择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强的土壤种植;合理密植,及时摘除下部黄叶,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温度、湿度、光照及水分管理,尽量使棚内温度保持在最适宜黄瓜生长的范围内,避免低于13℃或长期高于30℃;保持水分均衡供应,可采用滴灌设施,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

*通信作者,联系电话:0517-82380737。

猜你喜欢
瓜条尖嘴劣质
山地盛果期劣质枣树改接换优关键技术
昆钢2500m3高炉使用劣质焦炭生产实践
希望
西葫芦脯的加工工艺
希望
五香冬瓜加工方法
低产劣质枣园高接改优增效技术
冬防西葫芦短粗瓜
劣质眼镜对眼睛的伤害
西瓜皮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