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及预防

2017-04-06 13:50黄纯珍
商业会计 2017年6期
关键词:信息流

黄纯珍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6-0108-02

摘要: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商品流通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商品流通行业结构优化、提高了行业发展效率,同时也给商品流通企业提出了更多挑战。与此同时,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更是迫在眉睫,充分利用商业数据,加深对信息流的认识是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在简述商品流通行业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目前我国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网络信息数据与信用风险评估的关系给出建议措施,这对提高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效率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商品流通企业 商业数据 信息流 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商品流通企业是从事商品流通的生产企业、经销商和零售商等,主要是通过低价购进高价售出的方式实现商品的流通,在支出流通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后,以获取最终差价作为公司的利润。商品流通过程主要包括商品购进、销售、调配、存储及运输等,其中购进和销售属于关键环节,所有流通过程都是围绕商品销售而展开。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商业流通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对行业流通链条上的信息沟通和管理要求更高,商业流通呈现多种发展态势。

一、商品流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网络信息化的普及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全球化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各种智能化产品的使用更是加速了信息传播和共享的速度,商业流通不仅仅受到社会生产力和发展水平的制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商业流通将不断改变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同时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商业流通行业逐渐被细化、深化,不仅金融、交通、物流等行业深刻地影响着商业流通行业,而且国际贸易环境、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水平都是商品流通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商业流通行业来说,公路、水路、铁路、高铁以及空运的发展使得流通成本日益降低,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了商品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因此,商业流通不仅具有全球化发展特征,而且还具有数据化、网络化发展特征。

就目前商品流通行业的发展来看:一方面,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商品流通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每个行业的主导流通公司将逐渐减少并稳定在一定的数量内;另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商品流通企业要适应发展就必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费用支出,压缩流通环节成了避免被淘汰的必经之路,许多商品流通企业正在从冗长的流通环节中挣脱出来,实现直接对终端环节的管理,中间商将逐渐被物流商代替,商业流通环节中各个分工更加明确。

二、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商品流通企业不仅经历了激烈的竞争,还逐渐形成了清晰的管理链条。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市场需求越来越细致,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暂,信用风险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信用风险评估系统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理念与时代脱节

信用风险是一种损失可能性和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不确定,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发生的原因不确定,造成的损失更不确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全网络和信息时代,需要进一步强化在商业流通市场中的信用风险理念,而许多商品流通企业还没有转变信用风险理念,信用风险评估依旧被当作一种“成本”,并且经营业务往往会受到信用风险理念的影响,也就是说商品流通企业没有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认为信用风险管理增加了管理成本,没有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在新的社会经济时代中转变信用风险理念,这直接影响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与信息数据的关联程度,更无法利用网络信息化带来的信息便利。总之,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商品流通企业还没有转变信用风险理念,这让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意识

在商业流通中,各个流通环节的信息会形成信息流,信息流是商品流通企业运行的辅助剂,是公司稳定运转的保障。商品流通企業由于本身经营管理意识的匮乏,对于信息流的收集和管理不够重视,更不能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信用风险可以说是违约风险,是交易双方一方不履行合约义务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风险,是一种金融风险,信用风险对商品流通企业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和作用。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需要考虑企业素质、资金信用状况、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而每个考察方面都必须制定定性和定量指标,所有评估和管理都离不开信息数据,而目前商品流通企业缺乏专业的信息流收集和管理。

(三)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缺乏有效匹配

我国市场容量随着社会发展变得越来越大,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更加复杂,商品流通企业针对不同消费需求,对市场的细分更是越来越细,针对不同的市场区域和利益相关体需要区别信用风险评估和预测体系,不同的管理对象有着不同的风险特点,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就必须具备个体特性,不同性质和利益关系的对象有不同的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方法。此外,市场需求越来越细,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商品流通企业不仅要加深研发和产品线的厚度,还要根据市场发展方向动态调整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而很多商品流通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对相关利益群体和消费市场没有进行细致的划分,因此没有建立针对性的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也就是说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缺乏匹配性。

(四)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不完善

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不仅涵盖了信用评估指标和要素、评估标准和等级,还需要信用评估方法和数据模型。其中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是最主要的内容,我国在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主要包含基本信息的综合评估、资金的周转、履约情况及资产质量和结构、资金使用情况及成本费用和销售等经营状况、利润的实现情况和前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执行目标等方面,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在指标和方法选择上没有严格区分信用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因此,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和方法在定量和定性指标结构上也没有进行具体的区分,在之后的预防措施构建和管理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说明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不完善。

三、建議与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流通领域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工作和社会环境不断改变,城市化程度也在加深,商品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需求和不同定位的终端渠道也相继出现,在这么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加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商品流通企业流通链条的认识,提高信用风险预防效率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市场竞争不仅仅只发生在生产企业之间,也包括经销商、零售商在内的整条流通价值链上。除了部分商品流通企业是直接经营终端和面对消费者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需要经过经销商和零售商与消费者达成交易。生产企业、经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形成了商业流通的完整价值链,链条间有着多方面不同的利益诉求,同时还处处存在矛盾,包括价值传递、利益分享等。商品流通企业在流通价值链上不同利益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生产企业要求出厂价能更高,而经销商和零售商则是要求进货价能更低,消费者则希望商品能够再便宜点。因此,愈来愈多的零售商都在试图压缩流通链条,减少价值链的环节,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一变化和利益趋势势必影响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商品流通企业要提高信用风险预防效率就必须认清流通链的发展趋势,流通价值链的变化对信用风险预防体系有着直接影响。

(二)重视商业数据信息,加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信息化水平

商业数据就是商品流通产业中各个价值链上重要环节的历史信息和当前信息的集合,它不仅是流通领域历史数据的综合,还是行业最新发展动向的一种反映,更是产业未来的一种预示信息。商品流通中,商业数据与物流信息、商流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商业数据是商品流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根本。而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信用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是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指标体系需要用系统工程建立的相关方法进行分析和选取,在指标选取中不仅要避免随意性,还要遵守科学性、客观性以及简洁性原则,提高评估指标的评估效率。因此,在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中要注重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提高评估指标体系的关联度,最终构建出完整的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三)提高商业数据认识,为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商业数据的范围非常广泛,只要是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属于商业数据范围内,在商业流通领域中,流通链中不同利益体有着不同方面的数据信息,就生产企业来看,商业数据应该包括宏观行业数据、内部信息数据、销售渠道数据、消费需求数据以及相关市场数据等。不同利益体的数据信息有所差异,商业数据的范畴可以根据利益体进行延伸,旨在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益,从而为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此外,在理清商业数据范畴外,还必须理解不同商业数据的特点以准确利用信息数据,商业数据是信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收集和处理的目的性更强,不仅具有系统性,还具有专业性,因此在商业数据收集和处理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为更好地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硬性条件。总之,商品流通企业要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就必须加深对商业数据的认识,不仅要从自身特点认识商业数据范围,还要根据商业数据特性提高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效率。Z

参考文献:

[1]蒋彧,高瑜.基于KMV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9).

[2]黄智杰.四大行业商业信用风险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5).

[3]郑明.商品流通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信息流
智能传媒发展及展望
110kV远方备自投在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企业ERP系统的构建
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
管理中资源要素的协同作用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社交媒体信息流广告发展模式
物流企业市场情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电力物资计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