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颗粒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观察

2017-04-06 03:22杨春旭任素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5期
关键词:缺乳催乳乳汁

杨春旭 任素华

八珍颗粒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观察

杨春旭 任素华

目的 观察八珍颗粒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般治疗, 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八珍颗粒, 对照组则采用催乳颗粒。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缺乳及相兼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头晕、失眠、乏力、汗出、大便苦难分别为17、12、16、10、15例, 治疗后上述症状分别为3、6、8、4、5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珍颗粒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八珍颗粒;产后缺乳;催乳颗粒

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 亦称“乳汁不行”, 或“乳汁不足”[1,2]。产后正常的哺乳不但可以增强母子感情, 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及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容易吸收, 在满足婴儿营养需要的同时, 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 产妇年龄的增高, 剖宫产率的上升,生活诸多压力的增加等因素, 造成了产后缺乳的上升, 严重影响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本文根据中医理论, 辨证论治应用八珍颗粒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产后门诊及住院部产后缺乳患者40例, 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治疗组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5.4岁, 病程2~40 d, 初产妇12例;对照组年龄24~32岁,平均年龄26.4岁, 病程3~45 d, 初产妇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2]诊断为缺乳, 辨证属气血亏虚证:临床表现产妇在哺乳期中乳汁甚少, 不足以喂养婴儿或全无乳汁;乳腺发育正常, 乳房柔软无胀痛, 或乳汁清稀, 可伴有神倦食少, 面色无华, 心悸, 头晕, 失眠, 多汗, 大便困难, 舌淡、苔薄白或少苔, 脉细弱者。

1.3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嘱患者注意休息, 畅情志, 避风寒, 睡眠充足, 忌食生冷或辛辣食物, 多喝汤水, 多食煮、炖食物, 并保持心情舒畅[3]。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八珍颗粒, 1袋/次, 2次/d, 连用4 d;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催乳颗粒, 1袋/次, 3次/d, 冲服, 连用4 d。

1.4 疗效判定标准[4]治愈:哺乳时间<15 min/次或哺乳后乳房仍有乳汁流出, 新生儿哺乳后除尿便外可以安睡3 h,尿次数>15次/d;有效:哺乳时间>15 min/次, 新生儿哺乳后除尿便外可以安睡>2 h, 尿次数>10次/d;无效:每次哺乳时间>30 min, 新生儿哺乳后安睡<2 h, 或尿量<10次/d,仍需添加人工哺乳。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治疗组患者伴随症状治疗前后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头晕、失眠、乏力、汗出、大便苦难分别为17、12、16、10、15例, 治疗后上述症状分别为3、6、8、4、5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前后上述症状有效率分别为82%、50%、50%、60%、67%。

表2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伴随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n, %)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产后缺乳原因复杂, 除少量是乳房发育不良外, 多数与产妇全身营养不良、产后失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 西医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 很多患者转而求助中医,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12]。传统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虚实之分, 虚者指产妇身体虚弱, 气血生化乏源不足, 无以化乳;实者指产妇肝郁气滞, 经脉阻滞, 乳汁运行不畅[13-16];《百灵妇科 产后缺乳》曾云:“产妇产后乳汁不通原因有二:一者平素气血不足, 产时耗气伤血, 气虚血少, 不能蒸化乳汁而致缺乳;二者性躁多怒, 肝失调达, 气滞血瘀, 脉络不畅而致乳汁不通”, 结合现代社会的发病因素, 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气血虚弱, 经络不畅[17]。《陈素庵妇科补解, 产后众疾门》云:“若乳汁不足, 多属血虚”;《灵枢 五音无味》说:“妇人之生, 有余于气, 不足于血, 以数脱其血也”证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原因, 故该病的发生以气血虚弱为本, 经络不畅为标;治以“补益气血, 通经活络”。八珍颗粒由经典补气明方四君子汤及补血明方四物汤组合而成,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当归、白芍滋养心肝,调经止痛, 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 活血通络, 可使当归、熟地补而不滞, 同时使肝经条达疏畅, 乳络畅通;全方配合可奏调理脾胃, 气血双补, 通经活络之效。

总之, 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 通过辨证论治应用八珍颗粒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且可明显改善头晕, 失眠, 乏力, 汗出等症状, 无明显不良反应, 使许多因产后缺乳而痛苦不堪的患者得到了满意疗效, 且患者服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张灿菊.通乳颗粒治疗产后缺乳300例.中西医杂志, 2009(22): 1431.

[2] 马宝璋, 齐聪.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222.

[3] 谷蓓蓓.自拟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56例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14):79.

[4] 万秀丽.自拟催乳汤加减治疗产后缺乳64例.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30):15.

[5] 程桂芳.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11):19.

[6] 王秀丽, 卢利娟.通乳饮口服液治疗产后缺乳260例临床疗效观察.四川中医, 2007, 25(10):82-83.

[7] 李敏.中药“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疗前沿, 2013, 8(6):55, 113.

[8] 成翔飞.自拟化痰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观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

[9] 付雪.补气养血方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观察.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10] 殷黎忠, 王文丽.通乳颗粒治疗产后缺乳70例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 2011(7):1404-1405.

[11] 陶素梅, 刘丽华, 张娜, 等.中药芪通催乳颗粒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观察.环球中医药, 2014(S1):54.

[12] 张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疗效观察.西部中医药, 2015, 28(8):121-122.

[13] 王志华.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50例疗效观察.西部中医药, 2012, 25(2):71-72.

[14] 张琦, 李芳, 黄文俊, 等.催乳汤治疗产后缺乳80例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8):89-90.

[15] 于庆影, 张杰, 石曾育, 等.通乳汤配合外治法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新中医, 2015(2):163-164.

[16] 许娟, 马丽灵.催乳汤口服配合少泽穴探按治疗产后缺乳60例疗效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7(1):79-81.

[17] 张改.自拟通乳方联合按需哺乳治疗产后缺乳60例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4(13):116-1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5.092

2016-11-11]

453000 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杨春旭);新乡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任素华)

猜你喜欢
缺乳催乳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中医体质辨别对产后缺乳、积乳等产后不良症的研究进展
产后穴位按摩对分娩后缺乳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研究
别迷信这些催乳食物!
吸吮可以催乳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缺乳、少乳、乳胀的效果观察
揉揉捏捏乳香来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催乳合剂对哺乳大鼠乳腺组织中AQP1和AQP3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