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鲁特东北黑土水土保持监测分析

2017-04-06 05:05于文军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通辽市锅底黑土

于文军 刘 琦

(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防汛抗旱物资供应管理站,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建设管理

扎鲁特东北黑土水土保持监测分析

于文军1刘 琦2

(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防汛抗旱物资供应管理站,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通辽市扎鲁特旗国家农业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乌力吉木仁河流域锅底山项目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境内,项目区划分为锅底山、双龙镇和忠厚村三个小流域,总土地面积100.81km2。锅底山项目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耕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能力,恶化生态环境,加剧干旱、风沙危害,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本文对项目区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认为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9.21%,年保土10.28万t,年调水183.90万m3,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及补充地下水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监测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锅底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比较恶劣。依据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相关要求综合治理,能做到集中连片、大规模、高标准,能够充分发挥其重点工程规模效益及示范带动作用。

1 项目简介

扎鲁特旗国家农业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乌力吉木仁河流域锅底山项目,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境内,项目区划分为锅底山、双龙镇和忠厚村三个小流域,总土地面积100.81km2,涉及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1′03″~120°29′03″,北纬44°14′57″~44°25′28″。锅底山项目区地处大兴安岭南中段南麓,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地势起伏不大,最高点高程744.50m,最低点高程370.60m,相对高差373.90m。通辽市扎鲁特旗锅底山项目区从2012年开始治理,至2014年结束,完成治理面积71.67km2,其中:地埂植物带7.06km2,等高改垄29.91km2,营造经济林1.68km2,水土保持灌木林3.58km2,封育治理面积29.44km2,整修田间作业路23.40km,配套水源工程25套;完成治理投资1689.75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资金1171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68万元(内蒙古自治区和通辽市两级财政配套),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51.75万元。

2 项目区基本情况

2.1 社会经济情况

锅底山项目区位于扎鲁特旗中部巴彦塔拉苏木,涉及7个行政村,根据2012年统计资料,项目区内人口总数7187人,户数1794户,农业人口1547人,农业劳动力734个,人口密度71人/km2,人均耕地0.81hm2,人口自然增长率6‰。项目区农村产业以农业为主,农村各业总产值2390.2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553.67万元,占总产值65%;牧业产值478.05万元,占总产值的20%;林业产值119.51万元,占总产值的5%;副业产值239.03万元,占总产值的10%。农牧民人均年总产值4406元,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2810元。项目区以农业为主,但农业用地绝大多数是坡耕地,没有水源措施,经营方式为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年平均粮食单产为1500kg/hm2,且产量低而不稳。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高粱、豆类。年粮食作物总产量为765.38万kg,人均占有粮食1064.94kg。

2.2 气象资料

锅底山项目区属辽河流域西辽河水系。根据扎鲁特旗气象站1956—2011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6.4℃,年平均降水量为387mm,6h最大降雨量为66mm,3h最大降水量为53mm,年平均蒸发量为1138mm(E60型蒸发皿),年平均风速为3.40m/s,年平均不小于8级大风日数为3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54h,稳定通过不小于10℃积温为3059℃,最大冻土深度为194cm,平均无霜期147天(见表1)。

2.3 地形地质

锅底山项目区为构造剥蚀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项目区位于辽河沉降带上,含水层岩性主要以中粗砂、砂砾石、亚砂土为主,含水层厚度约5~65m,渗透系数K约1.50~48.23m/d,导水系数T约10~1179.35m2/d,给水度μ约0.01~0.12,单井涌水量多大于1000m3/d,大多在1200~1500m3/d之间。地下水为HCO3-Mg、HCO3-Ca+Mg型水,大部分地区矿化度小于1g/L。

地形与坡度组成是对1∶10000地形图等高线矢量化后量测出的小流域地面坡度。

2.4 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0080.63hm2,其中:耕地面积5094.46hm2;乔木林面积228.52hm2;灌木林面积2212.47hm2;天然草地面积1315.11hm2;疏林地面积11.96hm2;荒草地面积996.88hm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221.23hm2;人均土地面积1.40hm2。

表1 扎鲁特旗各年度气象资料

3 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实施前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1958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为16.89万t。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面积86.31km2,占项目区总土地面积的85.6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5.88km2;中度侵蚀面积24.19km2;强烈侵蚀面积17.03km2;极强烈侵蚀面积5.75hm2;剧烈侵蚀面积3.46hm2。

4 水土保持措施

项目分三年度实施,总计完成治理面积71.67km2。2012年度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6.67km2,其中:地埂植物带2.01km2,等高改垄10.25km2,营造经济林0.97km2,封育治理13.44km2,布设网围栏18.50km,整修田间作业路7.20km,配套水源工程(机电井)9套。2013年度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6km2,其中:地埂植物带3.55hm2,等高改垄11.66km2,营造经济林0.71km2,灌木林0.97km2,封育治理9.12km2,布设网围栏8.20km,整修田间作业路10.20km,配套水源工程(机电井)9套。2014年度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km2,其中:地埂植物带1.50km2,等高改垄8km2,营造水土保持灌木林2.62km2,封育治理6.88km2,布设网围栏8km,整修田间作业路6km,配套水源工程(机电井)6套。

5 水土保持监测情况

通辽市扎鲁特旗锅底山项目区实施单位扎鲁特旗水务局,委托监测单位根据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科技推广及效益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以综合调查为主的监测工作。监测任务主要是了解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情况,评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的防治效益。监测目的是了解综合治理前后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评价农发水保项目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所采取的保土减沙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效益,最终通过数据成果的汇总、分析和综合论证,对项目区治理成果进行科学而准确的评价,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调查、黑土区特征调查两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走访30户,调查90人。了解群众对我国水土保持法及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意见等。

6.1 黑土层厚度调查

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效益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方法,在荒坡地和坡耕地中分别选取一组进行了黑土层厚度调查。在荒坡地中取3个土壤剖面,分别为坡上、中、下。其中,坡脚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4′49.4″,北纬44°23′5.7″,黑土层厚度为48cm;坡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4′46.2″,北纬44°23′4.5″,黑土层厚度为38cm;坡上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4′44.5″,北纬44°23′3.9″,黑土层厚度为22cm。在坡耕地中取一个土壤剖面,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6′24″,北纬44°16′49″,黑土层厚度为54cm。

6.2 植被覆盖调查

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效益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和方法,植被覆盖度调查每月1次,在项目实施的三年中按照项目区中林地、天然草地和荒草地斑块逐一进行了现场实际量测。通过数据整理分析,项目区内林、草地经加权平均得出:4月测量小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度为36.24%,鲜草产量为288.88kg/hm2;5月测量小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度为37.24%,鲜草产量为301.26kg/hm2;6月测量小流域林草措施植被覆盖度为43.24%,鲜草产量为843.55kg/hm2;7月测量小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度为54.27%,鲜草产量为1523.56 kg/hm2;8月测量小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度为59.5%,鲜草产量为3386kg/hm2;9月测量小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度为60.62%,鲜草产量为2638.4kg/hm2;

6.3 土地利用调查

项目区通过三个年度治理,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按稳定农地、增加林草地、减少荒草地、控制其他用地的原则,把坡向向阳、退化严重或兼有沙化情况出现且有零星灌木分布的荒草地调整为林地,调整后荒地得到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

6.4 经济效益调查

经济效益调查主要采用典型农户监测和典型地块监测。

典型农户监测:在项目区内选择3户典型农户分好、中、差进行跟踪监测,监测其种植作物种类、面积、亩投入、亩产量、总产量、亩施肥量等,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典型农户的选定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填写一次粮食生产年度调查表(见表2)。

表2 经济效益调查结果

典型地块监测:在流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对监测地块的产品,按单打单收或样方测产的方法求得产量并计算单位产量,采用农户记录或农户调查的方法了解投入数量,分析增(减)产具体因素。每年定期调查投入状况,年终统一进行审核、分析、汇总、整编成册。

7 综合评价

该工程从设计、技术及建设过程看,均达到了预期效果,初见成效,为项目区带来了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9.21%,可提高项目区内水源涵养能力,保护水源,减沙效益明显。按照各项措施的蓄水保土定额计算,到规划措施全部生效时,年保土10.28万t,使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现实;年调水183.9万m3,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及补充地下水源起到积极的作用。

项目区通过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将由治理前的37.38%提高到46.34%,基本消灭了荒山荒坡,增强土地调水保土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入渗量,减少地表径流,消减了洪峰,减少了入河泥沙。工程建设改变了微地形,减少了水土及养分流失,土壤肥力增加,促进了植物生长。随着生态措施项目的实施,通过林草植被建设、地表植被增加,将提高蓄水保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减轻水土流失的危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将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项目年度工程实施后,流域内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流域内人均基本农田增加0.38亩,年均粮食产量增加34.12万kg,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0.38元,水土保持林保存率达到85%以上,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实施后,流域内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得到提高,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商品生产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植被覆盖率提高,可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坡面径流,变山洪为常流水,调节径流年内分配,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提供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可增强群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提高环境容量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Analysis of Northeast Black Soil in Jarud

YU Wenjun1, LIU Qi2

(1.TheInnerMongoliaAutonomousRegionTongliaoCityWaterProject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s,Tongliao028000,China; 2.TheInnerMongoliaAutonomousRegionTongliaoCityPhysicalSupplyManagementStation,Tongliao028000,China)

Tongliao City Jarud Banner nation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northeast black soil district water and soil loss key treatment project, Guodishan project on Uri Jimu Ren River locates at Bayan Talasumu, Jarud Banner, Tongliao City, the project zon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mall river basin, that is Guodishan, Shuanglong Town and Zhonghou Village, the total area of land is 100.81km2. The serious water and soil loss in Guodishan Project Zone damages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reduce land production capacity, worsen environment, aggravate hazards of sand storm and drought, and seriously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ic society. In order to know implementation condition of erosion and torrent control works for this project, the article analyze the monitoring result to this project zone,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hink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degree in this project zone reaches 89.21%, yearly soil conservation 10.28t, yearly water transferring 183.90m3, plays the active role in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s well as supplement of underground water source.

northeast black soil district;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monitoring

10.16617/j.cnki.11-5543/TK.2017.03.007

S157

A

1673- 8241(2017)03- 0022- 04

猜你喜欢
通辽市锅底黑土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锅底灰治仔猪白痢
洗完锅别忘擦锅底
数万市民逛展会感受“内蒙古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