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服药方法是错的

2017-04-06 19:52本刊编辑部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肠溶片血药浓度药效

这些服药方法是错的

错误1:搞混药名 看错包装

据统计,将近1/4错误用药是因搞混药名所致。一种情况是“听似”,药名往往发音相似。比如吲哚美辛栓(消炎痛)和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消炎痛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肌肉痛,而消心痛则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另一种是“看似”,药品包装相似,例如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可多华)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包装相似,但二者药效不同,前者是用来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后者是用来降血脂的,因此在服药之前一定要认真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准确无误后再吃药。

错误2:服药时间有偏差

比如一天吃3次药,不少人的理解就是在3餐时服药。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比如早晨6点、下午2点、晚上10点。简单地随三餐服用药物,会导致所服药物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晚间血药浓度过低,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错误3:服药剂量错误

对缺乏医学常识的人来说,弄混服药剂量再常见不过。比如,把1.0mL当作10mL服用,就会导致服药过量,给身体造成伤害。此外,有些人用药时不按规定剂量服用,病情重点就自行加量,病情好点就擅自减量。还有人治病心切,以为用药多多益善,多用药病就好得快些。这些都不对,服药时应当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或是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错误4:用饮品服药

一般来说,吃药最好用白开水。茶水或饮料中都含有不同种类的化学成分,用来服药可能会影响药效发挥。尤其是某些含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等)、含铝剂(如氢氧化铝等)、酶制剂(如胃蛋白酶等)的药物,遇到茶中多酚类物质会发生结合而沉淀,降低药效。另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不宜和中枢抑制剂同服。

一般来说,服药后2小时内也不宜喝茶、咖啡、可可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刺激胃酸分泌。

错误5:忘记吃,下次翻倍吃

当发现漏服药物时,应该计算下错过服药的时间,如果漏服时间处于两次服药间隔时间一半以内,可以按同等剂量补服就行;如果漏服时间超过了一半时间,一般不需再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服用当次剂量即可。比如长效降压药,一天服药一次,在之后的48小时,甚至72小时内仍然会在人体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血压可以维持稳定,完全没必要补服,下次按时间吃药即可。

错误6:服药姿势错误

对于大多数口服药物,适合站立姿势或者端坐姿势服用。保持上半身挺直,才能让药更快速地通过食道,进入胃中,发挥药效。卧床的患者最好也能稍稍抬起上半身,以避免药物贴附在食管壁,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

错误7:药片难下咽,掰开吃

有些单片药物剂量过大,儿童在服药时,往往需要将药物掰开吃。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有部分药品中间有刻痕,代表可掰开服用。然而,大部分的控释、缓释片剂是不能掰开吃的。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掰开或者碾碎服用会破坏其特殊工艺结构,药物剂量迅速释放,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药物中毒。此外,肠溶片也不可掰开服。因为肠溶片不仅可以保护药物不被胃酸分解,还可保护胃不受药物刺激,如果把肠溶片掰开,保护屏障就会被破坏,导致药效下降或是胃部不适,甚至引发溃疡。

错误8:药品使用期=有效期

注意,药品开封后的使用期并不等于包装上的有效期。药品在未开封之前保存得当,有效期内都可以用。但开封后,药品很容易变质,变质的药品非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而带来危害。药品若无法在短时间内服用完,最好在包装上注明开封时间,以便下次服用时知道药物是否超过使用期限。例如,滴眼液在首次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应当超过4周,除非另有说明。

常见的医学术语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空腹”:指饭前1小时或者饭后2小时;

“餐前”:指饭前30分钟~60分钟;

“餐中”:指与饭同服,在刚开始吃饭时和吃饭中间服用都是可以的;“餐后”:指饭后至少30分钟后服药;“顿服”:指将一天的药量一次性服下。

(李广润/文,据《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
肠溶片血药浓度药效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药效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肠溶片”该怎么服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绞痛效果观察
自制甲氨蝶吟质控血清在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中的应用
HPLC-MS-MS法测定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