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有“官职”

2017-04-06 19:52本刊编辑部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官职中正水液

五脏六腑有“官职”

中医核心理论是关于五脏六腑的。所谓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的总称;而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有意思的是,古代中医给五脏六腑分配了“官职”,用社会现象来比喻人体。

肝为“将军之官”

将军的性格需要有冲劲。肝在五行中属木,对应于春天,象征着一股阳气向上冲破阴气的束缚,这就是肝的性格。肝能使气机畅通,表现在调节情志、促进脾胃消化等方面。

胆为“中正之官”

所谓“中正之官”,即决断者、裁判官。当人犹豫不决时,需要靠胆来拍板做决定。胆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决断能力,人们常说“胆大”、“胆小”,实际上说的就是胆的功能。胆功能良好时,人做事果断干脆;胆功能不好时,就会表现为胆小、没主见。

心为“君主之官”

心像君主一样主宰着人体的血脉运行,四肢百骸的营养都依赖心脏所泵出的血液供应。另外,心还统摄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它的功能状态决定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小肠为“受盛之官”

“受盛”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意指小肠是接受营养的器官,它能够帮助食物进一步被消化和吸收。如果小肠火力不足,人就比较容易受凉和腹泻。

脾为“谏议之官”

就是向君主反映问题的“谏官”。脾在身体的中央,负责机体的运化,布散精气。人体哪里出现问题,脾就会把信息传递出去。另外,脾秉性缓和、中正,不偏不倚,所以能公正地反映问题。

胃为“仓廪之官”

“仓廪”是储藏粮食的地方,胃的官职就类似于粮仓的管理员。胃负责接受和容纳食物,并经初步消化,转化成食糜,再下传于小肠,最终形成的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

肺为“相傅之官”

也就是辅佐君主的宰相。肺主呼吸,它的特点是节律性很强,能够把心脏泵出的能量有尺度地布洒到全身,这种性格就像造律的宰相萧何一样,因此把肺称作“相傅之官”。

大肠为“传导之官”

“传导”有接上传下的意思,指大肠能够接受身体上部传来的食物糟粕,并向下转化为粪便排出体外。

肾为“作强之官”

这是说肾内部储藏的精气能够发挥强大的作用,就像一个大力士。肾脏表面看起来静止不动,但里面蕴藏着生机,肾精充盛则筋骨强健,精力充沛。

膀胱为“州都之官”

膀胱为水府,是水液都会之处,故为“州都之官”。

三焦为“决渎之官”

三焦是六腑之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大致分布在人体的头面、胸、腹腔部位。三焦能运行水液,是人体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将三焦称为“决渎之官”,决渎是疏通水道的意思,“决渎之官”便是负责水利工程的官员了。

(仝丽芝/文,据《健康生活报》)

猜你喜欢
官职中正水液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背后七颠百病消
Investigation of the fast magnetosonic wave excited by the Alfvén wave phase mixing by using the Hall-MHD model in inhomogeneous plasma
宰相这一官职怎么来的?
古代的任免升迁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西夏佛经所见官职名人名述考
饮水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