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贷”监管和规范要趁早

2017-04-07 22:38罗尓豪
金融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育部门陷阱办学

罗尓豪

甚嚣尘上的“校园贷”因监管严厉几乎“倒掉”后,“培训贷”的陷阱又浮出水面。与“校园贷”面向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不同,“培训贷”主要面对有意学习职业技能的学生、找工作的毕业生群体以及部分刚刚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培训贷”产品设计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也满足了部分求职者自我充电、二次教育的需求。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一路走下来,几乎是跌跌撞撞,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和规范。

从培训贷的操作流程看,一个关键节点是培训机构的监管,这些所谓的培训机构基本是“三无”机构。一般来说,根据相关规定,正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门槛比较高,要办理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证、物价部门收费许可、工商登记等资料。“三无”机构自然无法达到这些条件,便开始钻制度的空子,而办学过程中,因为没有在教育部门备案,教育部门便拒绝监管。而招生资质、教学质量、师资来源、经营内容等应属于教育监管的内容,工商部门即使有心也会因为非专业性而无法履行职责。这样培训机构的监管就处于“两不管”地带,为其进行非法勾当提供了通道。

“培训贷”陷阱的另一个节点是放贷平台对“培训协议”的审核形同虚设。“培训贷”操作流程中,“培训贷”产品的开发者同时也是放贷平台,其在产品推广过程中的短视行为也让人吃惊,几乎是把“培训贷”变成了坑蒙拐骗的工具。如无证经营的培训机构轻易通过百度等金融产品的审核。不管怎么说,做市场和做产品千万不能短视。

第三个节点是对“培训贷”的监管。“培训贷”是“假招聘、真培训”,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假招聘、真骗錢”,但“培训贷”已滑落到欺诈的边缘。因此,对“培训贷”,监管部门还是要及早出手,出台管理指引或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规范,早一分投入,市场就会少一分伤害。

(作者单位:河南省淅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猜你喜欢
教育部门陷阱办学
浅谈内部控制在教育部门财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陷阱
陷阱2
陷阱1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甜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