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作犬追踪及战术专家讲学综述

2017-04-07 05:59张松,熊鹰,康庆生
中国工作犬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犬种工作犬幼犬

美国工作犬追踪及战术专家讲学综述

张 松 熊 鹰 康庆生 钟永杰

2016年12月1~2日,受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邀请,美国工作犬实战训练专家杰夫·史凯特勒(Jeff Schettler)在湖北武汉举办了一期培训班。他曾担任过美国加州Am ador县和Alam eda市警长职务,他的著作在CN N、ABC、CBSU Nsolved M ysteries、M ythbustersdeng等频道播出,杰夫还出版过警犬追踪的四本专著,在阿根廷、瑞士等国设有工作犬训练分校,也是警犬杂志讲师团成员。共有来自全国公安、部队、工作犬行业的14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杰夫围绕警犬踪迹(追踪)训练K-9 TRAILIN G(TRACKIN G)及战术追踪(TRACKIN G TACTICS)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与参训学员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还进行了现场演示,让学员对他的训练系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这是一次最直接、最触动心灵的课程,开拓了眼界、启发了思维、增长了知识。

一、讲课内容

(一)警犬踪迹(追踪)训练

1、概念解读:杰夫所指追踪是广义上的警犬气味作业,严格意义是警犬踪迹(Trailing),这是介于警犬搜索与警犬追踪之间的一种作业形式,警犬不只在地面寻找迹线气味,还可以在空气中捕获人体气味,不需要按照目标逃跑迹线严格把线,最终目的是找到“猎捕者”(失踪者、嫌疑人),是一种高效、实用的警犬作业形式。

2、受训犬

(1)犬种:寻血猎犬、马里努阿犬、德国牧羊犬等;

(2)训练时间:7~9周开始;

(3)受训犬选择方法:将发育正常的幼犬带离母犬,到陌生环境中进行测试。主要进行五方面测试:一是追逐意识。幼犬是否能主动追随陌生人,追随过程中是否出现摇尾、咬裤管等行为;二是平衡测试。双手将幼犬举高,看幼犬是否害怕、夹尾等;三是玩具欲望。将纸揉成团抛给犬,看犬是否追逐、衔取、玩耍;四是占有欲望。测试幼犬咬持、占有物品的强度;五是统治性。按压幼犬腹部,看其反抗程度。这些测试按表现程度1~5分计数。

3、训练程序

(1)清静环境初期训练。选择林地环境,助训员用食物和物品吸引犬的注意力,迅速离开,将吸附他(她)气味的物品放在迹线起点,犬不能看见助训员跑开的方向。待助训员躲藏好后,放犬自由搜索,由于在高草软质地面,气味留存浓,幼犬本能性探求了物品(嗅源)气味后,能够嗅找地面和空气中的气味,最终发现助训员并得到充分奖励(食物、抚摸、欢悦的声音)。距离从5米逐渐延长到数百米。

(2)城郊环境提高训练。当犬具备了使用嗅觉追踪助训员的能力和技巧,并对追踪建立强烈的作业积极性和专注性后,逐渐到城郊环境,加入少数行人、动物、复杂气味的干扰,变换地面为软质与硬质地面交互出现的条件,提高犬追踪的能力。这个阶段使用追踪绳,不约束犬、也不暗示犬,只是保证犬在这些环境追踪时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3)实战环境真实训练。尽可能贴近实战训练,嗅源、助训员、环境条件、迹线等都要多样化,让犬适应各种实战情景,充分激发警犬追踪的激情。逐渐延长迹线长度、延时时间,培养犬城市追踪的综合能力。

(二)警犬战术踪迹(追踪)

战术追踪是针对美国越来越严峻的暴力持枪犯罪、恐怖活动等,通过战术配合保证警犬追踪的安全有效。

1、会出现的错误:(1)独自追踪;(2)追踪速度过快;(3)没有计划性;(4)没有训练就进行战术追踪;(5)认为警犬扑咬可以解救人的生命;(6)使用灯光,或发出声响,暴露行动;(7)不理解警犬发出的临近警戒。

2、战术队形:战术组由队长(Coverm an)、带犬警察及警犬(handler and k-9)、侧翼(Flanker)、后卫(TailGunner)组成,队长统一指挥行动,侧翼负责两侧的警戒、防护和进攻,后卫负责后方的警戒。根据任务和接敌形势,可变换为错列队形、锲形队形、“Y”形队形、变线队形、左(右)梯队等,以达到配合警犬安全追踪、合理抓捕的效果。

3、警犬发出警戒行为时的应对:(1)停止前进,找地方隐藏;(2)占据防卫位置;(3)通讯交流,制定计划;(4)观察警犬的鼻子,耐心等待;(6)以应对高风险队形进行移动。

二、感受和启发

(一)美国式的训练,包容开放创新

“没有训练模式就是我的训练模式”,在训练中,杰夫体现出美国式的包容。欧洲国家许多带犬警察尊重传统,同时也受约束较多,如英国带犬警察在城市环境很少训练警犬追踪,原因之一是他们习惯在郊外、野地、林地追踪的传统训练方式,更关键的是他们多数不相信警犬在城市复杂环境中能够进行追踪,这是过去教材中说的,也是老训导员教给他们的。而杰夫的态度积极主动,他认为能为我所用的就是好的,他也相信犬有太多潜力是人类无法想象的,他愿意去尝试和挑战,也认为这是警犬技术不同于其他技术,常常给人意外最让人兴奋的地方。他坚信,我们所处的时代在高速发展,是警犬技术的“文艺复兴”时代,警犬可以发掘出难以想象的潜能来服务于人类社会。杰夫随时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时透露出东方哲学思想,还将孙子兵法“穷寇莫追”用在战术追踪中,来解释“兔子洞”战法。

(二)致敬牺牲警员,从痛苦中学会

在美国牺牲的带犬警察和警犬的故事令人扼腕,杰夫致敬美国优秀带犬警察JosonCrisp和他带的警犬M aros,在一次执行追捕任务中,他们和其他成员失去联系,牺牲在暴徒的枪下,几小时后才找到他们的尸体。这唤起了杰夫对战术追踪的不懈探索,他在美国、在其他国家,所到之处,都告诉大家用血泪换来的经验。

安全是一切的基础。在杰夫的战术训练中,面对高危嫌疑人,带犬警察必须专注于警犬的作业,观察警犬的鼻子和身体的微妙变化,不能独自工作,与其共同作业的战术队员要承担“鼻子”、“耳朵”、保护、攻击的角色,这种配合只有在反复磨合中才能形成默契,真正安全地完成高风险的任务。

在丛林追踪持枪人员练习中,杰夫往往亲自上阵充当“被猎捕者”,丰富的训练经验,使他对警犬的劣势非常清楚,加之自己受过各种专业训练,在丛林中是可怕的敌人。追踪的警犬、警员和战术后援人员只要出现失误,就会遭受致命打击,精准的射击、真实的子弹(唯一区别是里面为颜色染料),这种疼痛感和失败羞辱感,会让受训者记忆深刻,在下一次练习中不再犯错。

(三)真实情景训练,一切服务于实战

1、基础训练是关键。受训犬的初期训练主要在清静的林地环境中,选择容易留住气味的高草地进行,这个阶段是培养犬追踪欲望和追踪技巧的关键时期。当幼犬具备了基本追踪能力后,就要逐渐带到城市郊区、城市环境中,尽量真实的开展训练,让犬习惯各种干扰和外在刺激,以适应实战需要。

2、使用不同的人员来走线。杰夫强调尽量不要为了训练方便,让训导员或警察来走线,要尽可能的让警犬追踪不同人走的迹线,包括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外国人、残疾人、患心理疾病者等,尤其是行为异常的人员,如自闭症儿童、老年痴呆症老人等,甚至在治安问题多的社区,追踪躲藏起来避免警方发现的人员。

3、嫌疑人行为尽量真实。杰夫的训练系统中,嫌疑人可以走动、打手机、与人交谈、开车门、出商店等,表现要和正常人行为尽量一致,而不只是在追踪终点藏个网球,或者嫌疑人固定藏在建筑物后。

4、嗅源的选择贴近案件。训练中,不刻意训练指嗅和握鼻嗅,让犬学会自然主动的探求和嗅闻不同类型的嗅源,嗅源要符合案件现场实际,可能是遗留物,也可能是踩踏痕迹,也会是触摸留下的气味,这些嗅源种类多样、形式丰富,杰夫倾向于使用磨口瓶来保存,避免气味泄露和交叉污染。

这种针对性、实战化的训练便是杰夫能使用追踪犬破获四百多起案件的原因。

(四)理论指导实践,破除迷信讲科学

杰夫注重理论学习,花大量时间研究相关理论,涉及狼群理论、气味原理、军事战术、警务战术等,他先后编写了四部追踪方面的专著,其中,《警犬追踪K-9Trailing》一书中系统讲解了他的踪迹训练体系,从幼犬挑选到气味分化、硬质地面追踪,结合自己多年来训练教学使用的实践,将环境对气味的影响进行形象描述,绘制出气味在城市环境中呈现的复杂变化,还综合解释了时间、气温、风、水、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这些研究基于最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也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同时,这套理论也在指导着他们的训练,给其他警犬(工作犬)同行以启示和帮助。

杰夫归纳总结出一系列理论,主要有:

1.临近警示(Proxim ity Alert)。对追踪犬在靠近嫌疑人不同阶段的体语表现,以及各个阶段应对的方式;

2.气味“3P”理论(Produci ng,preservi ng,Presentation)。确定嗅源、保存嗅源、使用嗅源,与我国的警犬嗅源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3.自我发现(Self Discovery)。人为创造条件、控制环境,让犬通过主动学习、不断试错,自主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对所学会的经验记忆深刻。

4.气 味 池 和 气 味 锥(Scent Pool and Scent Cone)。人体气味由于周围环境,如墙、树、坡地、建筑、水等影响,在风的作用下,会形成气味聚集区域,也会出现源于气味源的气味椎体。在警犬追踪中要综合考虑这些规律,有助于正确判断警犬对气味的反应行为。

5.追踪五个训练点(Five Training Circles)。提高追踪动力、培养专注性、自我发现学习、采用丰富多变的训练资源、可控性阶段化推进,通过这些关键点的把握,有效提高警犬追踪的能力。

(五)自我发现激发欲望,在试错中进步

是什么驱使犬追踪?是追踪的欲望和冲动,是追踪作业的成就感。很多训导员认为犬是为了得到奖励而工作,杰夫相信根源性的是追踪的激情,期待猎捕的冲动。母狼给幼狼带来受伤的野兔,就是让幼狼学会追逐猎杀,培养他们的技能,以适应残酷的生存竞争。他会在犬7~9周时,开始追逐寻找游戏,激发犬的捕猎欲望,让他们脱开牵引带,无拘无束地去寻找躲藏的人。

在寻找中,幼犬会本能地开始使用嗅觉,通过一次次错误冲线、掉线,开始学会找到迹线,学会在丢失气味后重新回来寻找上线,也学会逐渐减慢速度、细致嗅闻气味的变化。训练中,允许犬犯错误,让犬在犯错中学会追踪的技巧。

(六)摒弃陈见框架,师从警犬,尊重专业

1.犬种与性别

杰夫认为寻血猎犬是一种优秀的追踪犬,在欧美有传统的使用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犬种培育和训练使用上出现退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呈现一定上升趋势,他所在的加州从起初的一头到目前的十六头。由于公众的偏好、媒体的渲染,对该犬种有不少误解,被描述成“世界上嗅觉最好”、“可追踪数周陈旧迹线”、“追踪结论作为法庭证据”等的神秘犬种。杰夫作为加州最早的寻血猎犬训导员,作为该犬种的培育机构负责人,他客观的说,该犬种有追踪的天赋、耐心好,但个体表现不同,需要专业训练,他和他的同行们正在努力将该犬种培育得更加科学、系统。他认为其他犬种,如马里努阿犬、德国牧羊犬,甚至其他一些不知名的犬种,也可培养成为合格的追踪犬。

在犬种选择上,杰夫个人更倾向挑选母犬进行追踪,原因是母犬具有更好的耐心,比公犬抗干扰能力更强。在训导员的性别上,他认为女性训导员更有爱心、更善于表达感情,她们温暖、高音调的鼓励更容易激发警犬的工作欲望。

2.师从警犬

在体语表达方面,没有人是全然知晓犬的体语,要师从警犬。犬种不同、个体不同,体语不同,只有通过认真细心观察,与犬朝夕相处,才能读懂犬的体语。要注意观察犬作业中头部、耳朵、尾巴、身体、步伐等变化,如:寻血猎犬靠近目标时头部会来回规律摇晃,马里努阿犬尾巴会像直升机旋转,德国牧羊犬尾巴位置比较低,会出现举高摇动。在耳朵表现上,德国牧羊犬和马里努阿犬在靠近目标时,都会出现靠拢的行为,寻血猎犬因为垂耳,表现不明显,但从耳根动作也能读到。他推荐最好的方法就是拍摄视频,研究琢磨犬的表达方式。

3.尊重专业

当问到是否用犬、怎么用犬时,杰夫回答是“训导员来做决定,警犬来做决定”,意思是在案件现场,训导员必须是好的现场调查员,是否用犬、怎么用,都要取决于现场的环境条件、案件性质、使用条件,同时,还要基于警犬训练水平和使用状态,即便现场指挥官要求使用警犬,也必须尊重警犬训导员的决定,这无疑对国内不少用犬部门在外行指挥下盲目用犬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作者单位:张松,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 650204;
熊鹰,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210012;
康庆生,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210012;
钟永杰,武汉新月山犬业管理有限公司,430000)

(本文照片由张松提供)

(编辑:黄 赛)

猜你喜欢
犬种工作犬幼犬
不同品牌幼犬粮的适口性比较分析
犬籍注册登记公告 [212]
什么狗最短命
中国本土犬种的分类探讨
积极做好我国原生犬的挖掘保护推动本土犬种的开发利用
俄海关限制工作犬加班时间
犬籍注册登记公告 [179]
论《忠犬八公物语》
搜救犬幼犬挑选测试
浅析幼犬的环境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