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滩水库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浅谈

2017-04-07 10:57周晓刚
四川水利 2017年1期
关键词:龙滩漂浮物库区

周晓刚

(黑龙滩水库水资源保护管理办公室,四川 仁寿,620561)

水环境

黑龙滩水库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浅谈

周晓刚

(黑龙滩水库水资源保护管理办公室,四川 仁寿,620561)

黑龙滩水库是一座集农业灌溉、饮用水源为一体的多功能水库,水库水质和水环境保护备受全社会关注。本文在对该水库污染源回顾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多年来对污染源治理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并对水库水资源的保护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水资源保护 污染源治理 措施与对策 黑龙滩水库

1 黑龙滩水库概况

黑龙滩水库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距仁寿县城10km左右的龙泉山南麓,北距成都64km,南距乐山、峨眉山83km,西距三苏故里眉山30km,水库库区幅员186.4km2,南北长25km,东西宽13km,湖边长310km,湖面23.6km2。该水库是一座集农业灌溉、饮用水源、旅游、发电、渔业养殖为一体的多功能水库,是眉山市、仁寿县、井研县约300余万人的生活饮用水水源。

黑龙滩水库建成40多年来,随着用水基础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灌区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旅游、城镇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水库水源地污染却越来越严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安全、水资源和水质保护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保护黑龙滩水库水质和改善水环境,防治饮用水源污染,确保供水安全,近几年来经过多方努力和摸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体系。

2 黑龙滩水库污染源分析

2.1 网箱养鱼污染源

黑龙滩水库自1985年发展网箱养殖业至2004年取缔网箱养殖,历经了20余年的集约化规模养殖,最大规模为每年30余亩,网箱养鱼迅速扩大,养殖期间每年向水库投放鱼饲料4000余t,按鱼进食饲料重量的75%作为鱼粪计,每年有3000余t鱼粪进入水库,按5%的饲料损耗计算,每年有200余t饲料进入水库,这样每年有3200余t鱼粪和饲料直接进入水库水体,加上水库底部容氧较低,沉入水库底部的鱼饲料和鱼粪长时间进行无氧发酵,产生大量的发酵液体后出现甲烷和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时整个水库水体呈黑褐色,造成水库中的鱼出现大面积死亡,加重了水库水质污染。

2.2 库区居民生产生活污染源

东风渠进水口至杨柳场镇近5000余人的生活垃圾堆放在进水渠道边坡上和水库库岸边,下雨就全部被冲进黑龙滩水库。加上居民和学校及各单位的生活污水往水库排放,严重污染黑龙滩水库水源。

2.3 水库漂浮物污染源

黑龙滩水库是一座以引蓄水为主的大型水库,其引水渠道东风渠长达186.5km,从都江堰引水,经过成都市以及沿途几十个乡镇,涉及居民上百万人,每年通过东风渠引水带来漂浮物1000余t,死猪、死狗等动物漂尸1500余只;水库消落区农作物秸秆、景区内农家乐、游客、库区百姓和钓鱼人员带来的漂浮物等垃圾1700余t,给水库水质带来严重污染。

3 污染源治理措施及对策

3.1 取缔网箱养殖,减少内源污染源

2004年黑龙滩灌区管理处在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缔网箱养鱼,实行“人放天养”的渔业养殖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严禁向水库内投放有污染的任何物质;建立举报制度,设立现金奖励机制,彻底杜绝库区肥水养鱼。实行“人放天养”以来,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3.2 整治库区环境卫生,给水库水质创造良好环境

从黑龙滩水库取缔网箱养鱼开始,市县政府下决心整治杨柳场镇的环境卫生。对居民的旱厕全部进行改造,扩建并连接乱排乱放的场镇下水道,每户修建污水化粪池;统一设立垃圾桶,由环卫工人每天定时收集,并在场镇设立垃圾中转库,配置专用垃圾车,每天将杨柳、光相两个场镇、黑龙滩大坝各机关单位、宾馆饭店、农家乐和库区居民所产生的垃圾,全部运送到仁寿城区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对邻近库区的12个村,共3500余户居民修建沼气池,有效解决人畜粪水直接向水库排放的老问题。通过环境卫生整治,有效消减了库区居民生活污染源。

3.3 建立长期机制,打捞漂浮物污染源

3.3.1 成立漂浮物打捞队伍,对漂浮物污染源的治理不仅要考虑外源污染的控制,而且还要重视内源污染源的削减,从根本上降低漂浮物对水库水质的污染。黑龙滩水库水面漂浮物的打捞、处置工作,是由政府面向社会购买服务确定的两家清洁公司实施。其中仁寿县高盛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东风渠来水漂浮的打捞和处置工作;仁寿县华承保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黑龙滩水库水面漂浮物的打捞和岛屿、库岸垃圾的清除及处置工作;监督管理工作由黑龙滩灌区管理处负责。为使两个漂浮物打捞公司能做到全天候的作业,确保东风渠来水漂浮物零入库和水库水面无漂浮物,使水库水质达标,灌区管理处专门成立了黑龙滩水库水资源保护管理办公室——水资办,负责对两家清洁公司进行日常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

3.3.2 落实监督措施

为使工作达标,水资办建立健全水质保护管理工作制度20余项,并按照签订的打捞协议书、合同书和《黑龙滩水库库区漂浮物打捞管理及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对两家漂浮物打捞公司进行内务监督、现场跟踪监控、巡查、考核等管理。

3.3.2.1 内务监督管理。每月对两家清洁公司开展内务监督检查至少1次,每月10日结合水资办日常巡湖检查情况,对两家公司的内务和业务进行月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报黑龙滩灌区管理处,管理处根据考评结果拨付相关费用。

3.3.2.2 漂浮物打捞监督管理。水资办对黑龙滩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重点和一般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重点区域和一级水源保护区每日巡湖检查水面漂浮物的打捞和岛屿、库岸垃圾的清除等情况,其余区域常态化监督巡查,确保水面无漂浮物和岛屿、库岸无垃圾。

3.3.2.3 漂浮物和垃圾处置监督管理。对打捞上岸的漂浮物,水资办进行不定期跟踪检查,漂浮物等垃圾必须清运到指定垃圾场进行处理,严禁就地掩埋、焚烧垃圾,确保饮用水源保护地不被二次污染。

3.3.3 明确打捞公司主要职责

3.3.3.1 健全水质保护管理机制,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职责。

3.3.3.2 负责24h监控漂浮物动态,发现漂浮物第一时间进行打捞。

3.3.3.3 建立突发事件处置办法,一旦某水域出现大面积漂浮物,应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突击处理。

3.3.3.4 协助派出所、畜牧站、防疫站等部门做好人尸和动物漂尸的消毒、装袋封存入冻库的规范处置工作,严防漂尸疫病扩散。

(1)人尸第一时间报派出所,并由派出所处置。

(2)动物漂尸在畜牧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经过消毒处理、装袋封存入冻库,由无害化处理公司进行处置。

3.3.3.5 漂浮物打捞上岸后不能长时间堆放在原地,须及时转运到指定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3.3.3.6 做好清污机械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确保机械设备随时处于工作状态。

3.3.3.7 建立上报制度。每日17时前将当天漂浮物打捞、处置及垃圾清运数据上报水资办,水资办对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存档。

3.3.4 逗硬漂浮物打捞、处置考核及处罚

3.3.4.1 考核内容。包括:漂浮物打捞及垃圾清运、处置是否及时;垃圾清运是否转运到指定地点;动物漂尸是否经过消毒装袋后存放于冻库,再由无害化处理公司处置;漂浮物等垃圾和动物漂尸打捞数量是否每日登记和上报;是否被上级通报或被媒体曝光;是否按照安全要求生产作业,处理动物尸体的作业人员是否落实“三防”措施(戴防护手套、口罩、穿防护服)。

3.3.4.2 考核罚则。(1)水资办在巡湖检查中一旦发现有漂浮物时,清洁公司接到通知后须在1h内赶到现场并进行打捞处置。超过1h到达现场打捞漂浮物,扣抵押金1000元/次;3h未到现场进行打捞,扣抵押金20000元/次;(2)清洁公司对漂浮物打捞不及时,造成影响,受到相关部门通知,扣抵押金5000元/次;受到县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报,扣抵押金20000元/次;受到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报,扣抵押金50000元/次;1年内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两次以上通报,取消清洁公司打捞资格;(3)对漂浮物打捞不及时造成影响,被媒体、网络曝光,扣抵押金50000元/次,1年内出现两次被媒体、网络曝光,核实后,取消清洁公司打捞资格;(4)清洁公司不按时报送当日漂浮物等垃圾打捞、清运情况,扣抵押金500元/次;(5)因工作人员失职引发漂浮物堵塞引水渠拦污栅,造成渠道翻水、垮塌等水毁事件,除承担赔偿责任外,扣公司安全抵押金50000元/次;并承担由此带来的民事、刑事责任;(6)清洁公司工作人员作业时不穿戴救生衣,扣抵押金1000元/人·次。经查实处理动物尸体作业人员无“三防”措施,扣抵押金1000元/人·项·次。

4 水库水资源保护监控与宣传策略

4.1 设置监控点,使危害水质行为无处遁形

黑龙滩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面广、点多,为使水质保护做到无死角,对破坏水库水质的违法活动能进行及时、有效监控,灌区管理处在库区重点区域设置了水质保护监控点,设立了若干协管员和举报线人,对污染水质的违法活动,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处置和向有关部门报告。

4.2 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水资源保护意识,达到治污目的

通过广播、标语宣传《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眉山市黑龙滩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日常巡湖检查,对库区老百姓、旅游人员、钓鱼人员宣传讲解水质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全体公民树立保护水质、保护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5 结论与建议

多年来,通过对水库污染源的集中治理,建立有效的水资源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如今,黑龙滩水库水质长年达到国家地表水饮用水标准,水库水质大部分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确保了眉山中心城区、仁寿县和井研县300万余人的人畜饮用水安全。为巩固污染源治理成效,建立长效的水库水资源和水环境机制,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力争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水库水质的意识;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和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政策;

(2)在库区集雨范围内,特别是水库消落区尽量控制和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大力提倡退耕还林,尽可能减少农业带来的面源污染;

(3)加大水库消落区农作物收获后桔杆离库工作,严禁就地焚烧秸秆,强化谁搞生产、谁收获后的农作物桔杆,谁负责将桔杆搬离水库淹没区,减少农业对水库带来的漂浮物污染源;

(4)加大监测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水库水质的监测、检查和污染源的处罚力度,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监督保障和法律保障;

(5)黑龙滩水库污染源点多面广,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保证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清洁水;

(6)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责任,逗硬考核,确保污染源治理成效长期发挥作用。

周晓刚(1968.6-),男,汉族,四川仁寿人,大专,黑龙滩水库水资源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TV

C

2095-1809(2017)01-0073-03

猜你喜欢
龙滩漂浮物库区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神秘的海上漂浮物
天峨县龙滩珍珠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三峡水库水面漂浮物对近坝段水体重金属的影响初探
黑龙滩歌
七律·龙滩库湖景写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酷暑下的三峡清漂工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