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营狮鼓 百年传奇

2017-04-08 08:20王妩明
文化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营村高新区

王妩明

(郑州高新区沟赵办事处社区办,河南 郑州 450000)

【文化遗产研究】

祥营狮鼓 百年传奇

王妩明

(郑州高新区沟赵办事处社区办,河南 郑州 450000)

祥营狮鼓,这一传统的表演形式持续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本文主要分析祥营狮鼓产生的背景,梳理其百年兴衰历史,查证其传承谱系,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以饲祥营狮鼓人,以期为续写“祥营狮鼓的百年传奇”做出微薄的贡献。

祥营狮鼓;历史文化;传承谱系;精神内核;文化符号

每逢春节、元宵节,祥营村民从各地赶回家乡,八方汇聚,退去职业装,换上金装,形成祥营狮鼓表演队。这一传统的表演形式至今已持续了百余年,一代又一代祥营人续写着狮鼓的“百年传奇”。

祥营狮鼓,队伍庞大,气势磅礴,鼓声震天;套路丰富,变幻多端;花式打鼓,粗中有精,百看不厌。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男女老幼各司其职,皆是祥营村民,实在令人瞠目,真可谓“远观气势听鼓声,近看花鼓多变幻!”狮鼓队只要参赛必拿重奖,在整个郑州市群众文艺届威名赫赫,已成为郑州高新区乃至郑州市的一张文化名牌。

带着对祥营狮鼓的极大兴趣,笔者查阅文献资料以探究祥营狮鼓的产生背景,走访了解其发展脉络,跟踪调研狮鼓队伍的发展变化,历时五年形成了一些基础性文字材料,希望能为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奠定基础。

一、祥营狮鼓的产生背景

(一)地理位置优越

祥营狮鼓所在地祥营村,现隶属于郑州市高新区沟赵办事处。位于郑州市西北的高新区乃黄河之滨、嵩山之畔,北接邙山、南临西流湖,交通发达,四季分明,风景宜人。祥营村现位于高新区索须河以东、西四环以西、科学大道以北;东眺郑州大学、眉湖,西望郑州轻工业学院、天健湖;占地2 200亩,含7个村民组,1 380余户,4 000多名村民。

祥营自古就占据着交通要道:原村中十字路曾是旧郑县(现郑州)、荥阳、荥泽(现古荥镇)三县的分界点,俗称“一步超三县”;2012年拆迁前,祥营村位于高新区两大主干道西四环和科学大道的交叉,几经拆迁实现了科学大道通车荥阳、西四环通车古荥。

(二)文化历史悠久

百年历史,有史有据。祥营狮鼓,得名于村名“祥营”。据村志记载,“祥营”这个名称最早可追溯至北宋真宗年间。因皇室每逢清明、十月初一往巩县(现巩义)宋陵祭祖,往返途中安营扎寨,后将此地划归祥符县(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即公元1009年,西汉置“浚仪县”改为“祥符县”)管辖[1],因此得名“祥符营镇”,后简称“祥营镇”。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始建土寨,东寨门内称“符营”,南、北、西三个寨门内称“祥营”[2],民间有俗语“东门大、西门小,北门赖、南门好”。反而是最“赖”的北门“祥营镇”石刻门匾(图1)存留最为完整,成为百年历史的见证。祥营狮鼓,正是在此时的祥营镇逐渐走上巅峰。

图1 北寨门“祥营镇”石刻门匾

敬神祭神,因庙而兴。与中原地区众多社火表演一样,祥营狮鼓也是因庙而兴,每逢庙会和重大节日便会组织表演进行祭祀、庆祝活动。祥营镇庙多、会多,有正月初七火神庙会、二月初二龙王会、四月初四开镰节、八月十五奶奶庙会、八月二十七灶王节、九月十三关帝庙会等大会。[3]其中,以村东的火神庙祭祀庆典最为壮观、热闹。每逢正月初七,镇里的会首、名流、会员身着盛装,给火神拜寿。庆寿仪式隆重而严肃,种类繁多的祭品可达百桌,由狮鼓、舞龙、旱船、小车、秧歌等热情澎湃的社火表演簇拥着抬到火神面前。①*《祥营镇村志》第174页火神庙会吸引了周边数以万计的群众前来观看,“从东庙门到西下坡”被堵得水泄不通。祥营狮鼓因其精彩绝伦的表现在众多社火表演中脱颖而出,声名鹊起。

(三)经济基础强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祥营狮鼓的百年传承离不开持续而强大的经济支撑。祥营镇以集市多、人气旺而闻名:“逢单日就集,不分大进小进”②*《祥营镇村志》第168页,每年有多达百余次集市,常年人流不断、川流不息。商业贸易鼎盛时期,主街两侧有“天芝堂”等中药店、饭店、草

帽行、铁货店、银货店、杂货店、粮油坊、照相馆等商铺近百家,是郑州市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心。这些都为以祥营狮鼓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丰沃的文化土壤。

二、发端黄河边,长在祥营镇

(一)起源北宋真宗

祥营狮鼓,据传起源于北宋真宗年间。祥营狮鼓中边行走边表演的“路鼓”,在《周礼·地官司徒》中就有记载:“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鼖鼓鼓军事,以鼛鼓鼓役事,以晋鼓鼓金奏。”[4]此文中还记载了“铜(金)器”对鼓的指挥作用:“以金錞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5]祥营狮鼓与此一脉相承,狮鼓表演中以锣、铙、镲等铜器指挥狮鼓的起止、强弱、变换等。

(二)兴于清末民初

祥营狮鼓据可考的确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出生在清道光初年的祥营村民郭丙仁、郭丙辰兄弟二人是目前已知可查的早期鼓手(祥营村《郭氏家谱》中有记载)。据传,兄弟二人一路向北,在黄河边学习打鼓技艺,学成归来,组建了鼓队。但具体表演人数以及当年的表演情况已无可考证。到了光绪年间,出现了以著名的“狮子头”表演者郭大栓为代表的一批鼓手舞狮艺人;民国年间,以著名鼓手郭太为代表的表演者已达三四十人。据村中老人回忆,祥营狮鼓通常逢庙会、祭祀、婚丧嫁娶时表演。表演者技艺高超,以狮鼓、锣、镲配乐造势,北方武狮上高台、上捞杆、真刀真枪舞之,场面宏大,观看者无不拍手叫绝。

清末民初是祥营狮鼓表演技艺的巅峰时期。这期间的祥营狮鼓表演者以郭姓艺人为主,他们水平较高,影响较深,坊间流传的故事也最多。生于清光绪年间的郭大栓既是祥营历史上著名的“狮子头”,也是当时队伍的组织者。狮鼓、狮子皮、铜器等表演器材都存放在他家,统一管理。据传,某年大年二十九的晚上,郭大栓家着了火。他听说以后急忙赶回家,进门不问一家老小是否平安,不问家中财物损失,开第一句便问“房着了,鼓着了么?”平日里,郭大栓总抱着狮子皮睡觉,生怕羊皮做的狮子皮被“虫打”,把祥营狮鼓看得比命重要。这就是老人们常讲的,在祥营人眼里“鼓比天大”。

(三)盛于改革开放以后

民国后期,祥营狮鼓开始逐渐没落,随着舞狮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绝技也逐渐消逝,祥营狮鼓的舞狮表演威风不如当年。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文艺工作被广受关注后,祥营狮鼓重新焕发活力,队伍也不断壮大。经过数代祥营人的努力,队伍人数由清末民初的二十人逐渐发展至四十人,直至今天的200余人。尤其在2012年祥营村进行城中村改造至今的五年间,人数增长迅速,队伍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2012-2016年祥营狮鼓队伍变化图

祥营狮鼓队伍的不断壮大,其现任负责人兼总教练焦东波功不可没。他长期致力于培养狮鼓继承人,号召并训练了一批又一批祥营村的青少年(图3)。他培养的大徒弟焦建锋自幼尚武,对祥营狮鼓有着深厚的感情,在20世纪90年代,曾逐个拜访祥营村的狮鼓老艺人,手相传,并结合武术收集、整理了狮鼓的路数,对祥营狮鼓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狮鼓队的管理层还注重“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为了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适时调整节目编排,不断增强表演的观赏性,为续写“百年传奇”注入新的活力。

图3 祥营狮鼓青少年表演

(四)成绩斐然,威名赫赫

一代代祥营人对狮鼓的热爱和尊崇,使得祥营狮鼓重振雄风,名声鹊起。祥营狮鼓也逐渐成为祥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每一代祥营人的印记乃至一种信仰,更逐渐幻化成当代祥营人不可替代的凝聚力。

如今,每逢春节、元宵节,平时上学、务农、经商……各行各业的祥营村民因对祥营狮鼓的热爱而齐聚一堂,穿上演出服,挎上狮鼓、披上狮皮、举起双龙和彩旗,变身祥营狮鼓队员,集中训练,参加表演,喜闹春节、元宵节,成为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线。祥营狮鼓,以祥营村为中心辐射整个高新区乃至郑州市,甚至影响到周边古荥、荥阳、上街等地,各地群众不断慕名前来观看、学艺。

近年来,祥营狮鼓曾多次受邀参加各地大型企业的开业、庆典等活动,广受好评;也曾应邀参加郑州市及各区组织的香港回归庆演、元宵节展演等文艺比赛,屡屡获奖;还曾受邀参加新郑市、中牟县、荥阳、洛阳等多个地市的演出,名声在外。

2014年、2016年的元宵节表演分别荣获郑州市华夏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展演优秀表演奖、一等奖;2015年1月成功入选郑州市高新区“非遗”项目;2016年9月成功入选第五批郑州市“非遗”代表性“传统音乐”项目。

三、祥营狮鼓的传承谱系

祥营狮鼓自发端起至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也有120余年。

已知传承人的列表如下。

一世传承人(人数不详)

郭丙仁,男,鼓手,清宣宗道光五年乙酉年(公元1825年)-光绪十六年庚寅年(公元1890年);

郭丙辰,男,鼓手,清宣宗道光七年丁亥年(公元1825年)-光绪二十年丙申年(公元1896年)。

二世传承人(20人左右)

郭大栓,男,著名“狮子头”,清德宗光绪三年丁丑年(公元1877年)-1968年;

郭同文,男,鼓手,清德宗光绪八年壬午年(公元1882年)-1960年,

以及张全喜、李有良、郭章保、郭长林等。

三世传承人(20余人)

郭太,男,领队、著名鼓手,祥营狮鼓代表人物,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年(公元1897年)-1975年,

以及郭和泰、孙小生、郭九聚、郭廷芳、郭秀生、李老丙等。

四世传承人(20余人)

郭大增,男,鼓手,民国2年(公元1913年)-1973年,

以及冯小顺、郭牛群、孙雪生、孙随云、孙坤山、魏茂园、楚老歪等二十多人。

五世传承人(40人左右)

郭国亮,男,1952年-1997年,领队;

郭廷宽,男,1947年-,组织者;

郭明福,男,1939年-,组织者;

郭明钟,男,1945年-,鼓手,

以及郭廷兰、李景斋、郭和喜等。

六世传承人(200余人)

郭孟政,男,1972年-,组织领导;

郭文杰,男,1964年-,组织领导;

焦东波,男,1965年-,队伍负责人兼总教练;

孙玉伟,男,1970年-,队伍指挥兼总教练;

李群正,男,1957年-,领队;

孙玉建,男,1968年-,教练;

焦建锋,男,1976年-,教练。

四、祥营狮鼓成为具有凝聚力的精神内核

祥营狮鼓恪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村中大部分男性都学习过击鼓,也有不少妇女参加了舞龙、跑旗、乐器等为狮鼓增色的表演。祥营狮鼓被数代祥营人传承,早已渗入村民的骨血,成为全民娱乐健身的重要形式,更成为全村男女老幼引以为傲的文化传统,成为祥营村的精神核心[6],凝聚着全村老小。

随着祥营村实现拆迁改造,新型的城市社区已于2015年5月建成交付并顺利回迁,祥营村转身变为“祥瑞社区”,“村民”变“市民”,农村文化转变为城市文化。但是,“祥营狮鼓”作为祥营人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其艺术本质和文化内涵没有改变,所承载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信仰也没有改变,祥营人将用群众表演继续书写狮鼓的历史,再续传奇。

[1]开封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开封市志(第一册)[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12.

[2][3]沟赵乡志编纂委员会.沟赵乡志[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140-142.318-321.

[4][5]韩路.四库全书荟要(第一卷)[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13.13.

[6]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5.

【责任编辑:周 丹】

2017-01-03

王妩明(1983-),女,河南郑州人,主要从事设计文化与民俗民艺研究。

TU2;K87

A

1673-7725(2017)03-0181-04

猜你喜欢
营村高新区
辛集市前营乡前营村
张秀林:从“虎书记”到“拓荒牛”
心系群众冷暖 助力重建家园
自贡市自流井区(高新区)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冬奥会迎宾大道384盏路灯绽放华光
一个村寨的“涅槃”
探根摸底 系统调查 全面呈现民族村庄风貌
——评何伟军教授主编的《小茅坡营村(苗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