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材供应链管理研究

2017-04-09 01:03史玉敏李丽孙伟奇王玉海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年2期
关键词:航材库存供应链

史玉敏,李丽,孙伟奇,王玉海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山东青岛266041)

航材供应链管理研究

史玉敏,李丽,孙伟奇,王玉海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山东青岛26604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航材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有利于改善航材管理方式,提高飞机完好性、降低航材保障费用、增强部队战斗力。将供应链思想应用于航材管理中,并就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如何做好航材库存管理工作进行有益探讨。

航材保障;航材仓储;供应链;管理

0 引言

SCM即供应链管理,是英文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缩写,供应链指相互间通过提供产品与服务而使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组成的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SCM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分配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减少工作周期。

航材供应链(Air Materiel Supply Chain)是指航空器材经由订货、供应、运输、储存、补充供应等环节,最终抵达保障对象(主要是航空兵部队)而被使用、消耗的一个整体链式结构;对于可修复器材,还应包含这样一个支链:器材发生故障或到寿后,经修理、储存,再补充供应到保障对象使用,直到报废[1]。与企业供应链不同的是:航材供应链是通过航材物资在保障对象训练、作战所产生的需求驱动力的带动下,经历航材的供应(维修)厂商、后方仓库、场站等多级传输,最终在保障对象的使用完成增值过程——军事效益的增加。整个供应链上除流动着航材物流和信息流外,还存在着资金流。

航材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反馈的航材物流及信息流,将航材的供应与修理厂商、后方仓库、场站,直到最终的保障对象综合协调成体的新型航材保障模式,它以保障对象的需求为驱动,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强调战略管理,侧重于链节间的协调。航材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密切各级机关、各级保障实体间的协调合作关系,缩短航材供应时间,加快航材周转,降低航材保障费用,优化航材保障资源配置,对航材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使航材供应更加及时、准确、高效。

1 航材库存供应链管理

航材的库存是航材从生产部门到使用单位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库存是使航材不稳定的消耗率与较为稳定的生产率保障平衡的一种手段,库存过多或过少都将造成经济或军事上的损失[2]。如何确定合理的库存量,使航材的供应工作在各种条件下都能达到所要求的最佳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航材库存管理,就是引进现代物流的方法,追求航材库存的最佳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航材储备结构中,某些航材的购置和保管费用较高,而需求量较低,每个基层的航材部门都大量配置这类航材是一种浪费[3]。因此,应减少故障率低、重要度低、费用高的航材储备,将它们集中存放在某个基层仓库或后方仓库,减少存储和购置费用,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费。合理确定通用物资供应与实物经费的比例。对订货成本低、重要度和故障率高的通用机件,采取减少实物库存,尽量就地筹措,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附加费开支和各级库存周转数量。可从下面两个方面考虑。

(1)航材的库存成本。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后,由于供应商能够及时地了解航材的消耗情况,相应地提高航材的库存量,所以航材中心就无需储备大量航材,只需储备很小的最低库存量,这个量只需满足在运输期内的使用量,同时随着航材订货周期的缩短,此数量也可相应的减少。

(2)航材订货的运作费用。航材的运作费用主要指的是包装费用、运输费用、保险费用、手续费和跟踪监控所产生的费用等等,这是经常忽略的方面。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后,就可以减少合同的数量和运输、报关的次数,相应地减少上述费用。

库存航材虽然暂时退出了航材物流,但它仍旧占有流动资金,仍属于资本的投入和运用。在陆航航材仓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追求成本和效益问题。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后,由于航材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地了解航材的消耗情况,便可以相应地增加或减少航材的库存量,所以航材中心就无需储备大量航材,只需储备最低库存量以及战备储备,这个量只需满足日常使用和战备使用。这样就降低了航材库存水平,达到了降低航材库存占用资金的目的。同时随着航材订货周期的缩短,此数量也可相应的减少。

由于航材库存水平的降低,航材仓库的利用率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针对不同种类的航材,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的存储技术,如控制湿度和温度,加强防尘、防辐射、防磁化、防静电、防振动和防泄漏等措施,以减少和降低航材库存损耗。

2 航材保障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就在于企业间、部门间的有效合作,没有合作就谈不上供应链管理。陆航航材管理部门与航材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后有利于航材供应渠道效能的大幅提升,减少航材供应链上不确定因素。同时,可以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加强航材应急保障能力。在供应链环境下,陆航航材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掌握整个航材保障网络情况,根据部队航材供需情况变化,调整航材采购、仓储、配送策略,达到满足基层部队航材需求的目的。

(1)建立并完善直达保障机制。供应商与部队签订协议,负责某类航材的筹、供、储、管等各环节,直接保障部队的使用,即实行直达式保障在供应商选择合理、规章制度健全和监控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保障成本,分担保障部队的负担,提高保障的时效性。

(2)构建一体化信息保障网络。在航材保障各部门间,建立稳定可靠的航材保障信息网同时,在基层航材、维修部门间建设网络。机务部门向基层航材中位提供故障和维修需求信息,基层航材部门向机务中位提供航材库存信息,进一步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提高航材保障的时效性、准确性、主动性和维修保障的协调统一性。

(3)实现维修保障精确化。实现维修保障的精确化是维修保障发展的必然方向。航材保障作为维修保障的重要环节,也必然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供应链管理理念正迎合了维修保障精确化的需要。

(4)引入第三方物流,降低保障成本。航材保障部门可以选择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物流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和先进的信急系统,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航材保障整体最优的效果[4]。同时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广泛的网络结点实施共同配送,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费用等。

(5)实现信息共享基础上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传统航材保障中物流环节多,是提高保障效率的瓶颈所在。供应链环境下保障的最大特点在于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实现航材制造商与基层保障单位间的器材直接到达,消除物流的中间环节。物流的双向性代表可修复器材的返厂修理,有资料表明,美军可修复器材的修复再使用率达90%,修复品的使用在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双向物流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可实现器材在调运过程中的跟踪管理,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是航材供应链同步运作的基本条件之一。

3 结束语

美军航材保障的成功经验表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航材保障是未来航材保障的一个发展方向。航材保障是一个复杂的供应保障系统,要想实现航材保障的最优化,就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以系统化的思想统筹全局,通过团结协作、整体互动,实现保障效益“1+1>2”,达到航材保障的总体最优。

随着我军航空兵部队的不断壮大,航空兵部队担负任务的多元化,以及现代战争的突发性、高消耗性等特点,航材保障已成为影响海航部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适时地推进我军海航航材保障的变革,改进航材管理手段,更新航材管理观念已迫在眉睫。

[1]胡勇,郑金钟,高双峰.航材供应链保障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4,(11):113-114.

[2]张燕,庞景东,李庆新.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航材库存管理[J].江苏航空,2008,(1):35-36.

[3]侯轶,张志峰.基于供应链的航材保障体制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8,(6):51-52.

[4]杜明岗,王丰,宁永韬,等.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提高陆航航材保障水平[J].物流科技,2008,(6):108-110.

〔编辑 凌瑞〕

E953

B

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17.02.56

猜你喜欢
航材库存供应链
考虑航材共享的国产民机航材配置技术研究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从“人”的角度浅谈对航材管理的认识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浅谈我国通用航空航材共享业务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